大荔县周边县旅游景点介绍大荔县周边县旅游景点介绍图片

大荔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1.当地仓库

澧县朝义镇,原为朝义县旧址,地处黄河、洛河、渭河金三角,东临黄河滩地,西接秦川八百里。该镇景观资源丰富,建筑独特,保存完好。受保护的古迹多达七处,其中“唐塔、宋词、关”最为著名。

2.赵都四景

朝邑县赵都镇是春秋战国时期郭蕊的都城。1929瑞国鼎出土于此。这个镇是潮汕县的名镇,人杰地灵。清代内阁秀才、军部尚书阎敬铭,民国著名绅士、社会活动家徐绍南,都是赵都镇人。

3.文殊塔

位于大荔县城北街与环城北路交汇处,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殊宝塔,原名文殊宝塔,因文殊亭而得名。“文殊阁”是“铜鼓星文殊记”的主体建筑。北宋淳化五年,由杨公所建,三层楼,高100余尺。以文殊菩萨塑像命名。

4.代慈岑楼

岱庙,又名东岳兴祠、兴公庙,有四位信众和五座东岳庙。位于大理朝邑镇大寨村东,县城东16.3km。黛丝庙的建造时间不详,只知道是唐贞观元年重修,秦六年所建。之后被彻底破坏,只有岱慈岑楼保存完好。

5.通州湖风景区

以通州湖为核心,南至官池科技产业园,北至县城凤仪路,西至通州湖西路休闲景观大道,东至漯河。景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通州湖核心区占地约2000亩,水面面积1,000亩。

大荔县风景区

大荔县的景点有风土驿仓、通州湖景区、东灶镇、巴渝石墓博物馆、金铭民俗博物馆等。

1、丰图一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朝义粮站大院内。丰土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私人仓库,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清代大型粮仓。

2.通州湖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理市,已成为集文化、民俗、休闲、体验、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景区。以通州湖为核心,南依官池镇,北依凤仪路,西依商业大道,建设通州湖4A级景区。

3.冬枣镇:位于“中国红枣之乡”大荔县安仁镇,总面积5万亩,辐射带动黄河滩区65438+万亩。2016年,园区获得陕西省首张冬枣有机认证证书。

4.巴渝石墓博物馆:大荔县巴渝石墓博物馆是根据石墓原址而建,紧靠原址北面,坐北朝南。新建的石墓博物馆,大气恢弘,四面高墙,更显神秘。

5.金铭民俗博物馆:雷金铭,大荔县城关镇南七村农民,从1995开始从事古玩收藏工作,从古钱币到各种石刻,应有尽有,收藏秦汉以来的民俗文物9600余件。

陕西省大荔县旅游景点

大理,原名通州,位于黄河岸边,华山脚下。全县辖18个镇,415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全县面积1800平方公里,耕地150万亩。从商朝开始,大理就建立了国、县、州、府。有着三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被誉为“三秦要道”、“三辅重镇”。它是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陕西省大荔县的旅游景点。请参考他们~

风土一仓粮仓

位于大荔县朝邑镇阳胜堡(南寨子)村,巍然屹立在黄河西岸的老悬崖上。这是一个储存粮食的私人仓库,占地约20亩。外城建在仓库外,高7.7米。西边有大门,东边有小门。建一座城,城外挖一条沟,固若金汤。仓库就像一座古老的军事城堡,壁垒森严,沧桑无比。它坐北朝南,高14.89米,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仓库的墙用大砖围起来,南面开着东仓和西仓。中墙镶嵌着“风土一仓”四个石字。1877年(清光绪三年)期间,关中大旱,饿死了很多人,尤其是朝义。1882(光绪八年)由东葛大学士、民政部长、军机大臣阎敬铭发起,完成于1885(光绪十一年)。建成后用了三万多两白银,并绘制了详细图纸上报朝廷。慈禧太后朱批其为“天下第一仓”。这个仓库建成十几年后,遇到了65433。

丰土义仓是中国古粮仓的典范工程,也是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古粮仓。该仓库自建立以来,一直作为粮站使用,是大荔县朝邑粮站。朝代更迭,多少人化为浮云,风土一仓不朽。

戴祠岑楼

又叫代慈楼,俗称东岳庙戏楼。始建于宋正和八年(公元1118),位于岱祠南面,高17.5米。明代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增建,清代多次重修。解放后,党和政府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将岑楼从1963重新整修为1964。岑楼三重檐,竖柱,覆玻璃管瓦,嵌珠龙,斗拱挑角,雕梁画栋,下层北面为戏台。桌子宽敞,在台上唱歌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平台内原有的楼梯地板可以爬上去。登楼远眺,北有蜿蜒的铁镰山,南有雄伟的太华三峰和俯瞰的黄河、洛河、渭河,让人感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气势磅礴。古有诗云:“黛慈柔芮城,黛楼强宋”,“华远高耸黛慈超,白螭岑楼连紫霄”。岑楼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想法。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人遗址。1978 3月21日,陕西省水利厅刘顺堂在段家乡(原名王家村)东崖洛河第三阶地砾石层(第三层)中发现一件较为完整的古头骨化石。根据多国古人类学家的研究,确定为早期智人的早期类型,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具体时间约为20万年。它是旧石器时代中国从猿人向古人过渡的代表。因为是在大理发现的,所以它的化石被命名为“大理人”,具体发现地址是“大理人”遗址,在县城西北23公里处。

1978至1984,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Xi安半坡博物馆、县文化馆、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班进行了两次发掘和一次实地调查。“大理人”遗址至于洪村一带有12石器遗址,相当于或略晚于“大理人”文化层。站点代码为:南区d1、d2、d3、d4、d5、d6、D7;北部地区为d8、d9、d10、d11、d12、d13。南区在天水沟以北,北区在于洪村周围。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动物骨骼。大理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向人过渡的代表。“大理人”头骨化石的总体特征是厚、厚、头长、眼低。其眉脊较粗,略低于北京人,明显高于马坝人;额骨低平,倾斜度甚至比北京人还要小。骨板较厚,有的骨板与爪哇人、北京人相近或更厚;顶骨比较大,顶骨结节发达,枕隆位置下移,顶枕部较高,脑容量较大。这些都是比北京先进很多,和马坝人特点差不多的地方。脊之间的眉骨部分最为宽厚,面骨极低,与其他人类化石不同。

通过“大理人”的发现,我们了解到了许多过去古人类学难以获得的形态细节,从而填补了我国古人类学研究的一大空白,对于研究我国古人类学的演变,为我国古人类学增添新的资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就其完整性而言,不仅国内罕见,目前世界上也不多见。

大理魏长城位于大荔县西北部,距大荔县城约15公里,洛河东岸附近。勘探表明,从大荔县西北的党川村到长城村,即从南到北,从党川村、党家窑、东高峰村到长城村南北,全长7公里,已发现魏长城遗迹。大理魏长城大部分遗存于地面,现地面有12处,其中最长的是长城村至东西北的一段长城,全长2100米,墙宽16.25米,高2.2-11.4米。长城村东北长城段长120,宽0.75-9.35,高1-3.1 m。东高峰西北部的长城长100米,宽0.4-1米,高0.3-2.5米。东高峰以南的长城长1170,宽9.5-20米,高1-2米。党家窑以南长城段长110米。荡洲村西北长城段长115,宽3.5,高1.85 m。大理魏长城夯土黄色坚硬,夯层4-7厘米。夯窝直径5-7厘米。基于地形条件,大理的魏长城形状规则,南北略呈直线。

虽然这个城墙在帝制秦朝的时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秦魏边境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公元前354年,秦在渭城攻取少梁;公元前352年,秦攻魏河东,取安邑(山西夏县);公元前351年,秦攻魏固阳;公元前340年,秦威阳攻魏,打败魏军,俘获公子茂,魏逐渐衰落。以至于公元前332年,魏惠王为了和平,把银金城献给了秦国,秦方把银金城改为秦宁郡。从这个遗址可以看到当年魏长城的雄伟气势,在中国长城史上是不可磨灭的。而且比北长城早144年。魏长城遗址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可靠资料和凭证,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沙园文物

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南部的沙丘地带,1955年冬被中国科学院黄河水库考古队发现。当时只发现了石器,1973年第二次调查发现了人类头骨化石。几经调查,除大量石器外,未发现地层关系。这些石器散落在地上,主要是石屑和细石器。石屑工具包括石屑、尖器、刮刀等。有石核、小石屑、利器、石镞、刮刀等。

石制石器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产物,在细石器文化中很少见。根据国家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研究,石器属于中世纪的遗物,人类头骨化石属于同一时期的遗迹,具体时间约为一万年。今后,这里将被称为“沙园文化”遗址。

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渭南市关中平原东端,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北起大荔县花垣乡,南接老西公路,东临黄河,与山西、河南接壤,西至华阴、潼关两县与渭河接壤。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46700公顷。三河湿地平坦宽阔,河漫滩和一级阶地被渭河和洛河切割成三块。沿黄河南北带状,沿渭河东西带状。受黄河泥沙影响,滩地高于内滩,常年积水,形成沼泽、草甸和盐碱地带。保护区内有六条支流汇入黄河和渭河。汛期黄河水经常倒灌渭河、洛河,成为该地区湿地的主要成因。自然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干燥半湿润季风气候,海拔330 -335米,地势低于周边。受秦岭和中条山形成的潼关风口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春季干燥快,夏季热日照长,秋季多雨降温,冬季寒冷少雪。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湿地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这里的森林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群落包括芦苇群落、盐冠群落、柳树群落、草甸群落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大量水生动物的存在,为水禽栖息、觅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形成了三河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

据初步调查,该区共有脊椎动物27目53科1140属140种,其中包括虾、螺、蚌等贝类20余种。蛇、青蛙等爬行动物以藻类、小型昆虫和微生物为食,这些生物本身成为野生水禽的食物来源,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物链。

王墓位于大荔县羌白镇。当地人称之为“老冢”“冢结”,墓主人是唐玄宗的岳父——齐桓公王。坟墓朝南。墓的南面曾经有四座小墓,北面散落着几座小墓。就在墓的南面,曾经矗立着一块大约四五十英尺高的石碑,石碑位于一只巨大的石龟上。碑文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张硕之手,唐玄宗所撰。与石碑一起的,还有一对对的石羊和马等建筑。王是陕西渭南人。据《子简》记载,王(公元651-719)字(今临渭区)人,曾任开福义统三秘,谥号,其女为之妻,后为王皇后。王墓是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珍贵价值主要体现在墓的形制和墓前的文物上。作为一个享有特权的官员,他和皇陵一起被埋葬。这座墓的起始墓高三尺多,巨大的圆丘在平地上很显眼。墓室坐北朝南,神道宽而长,两侧有多处石像和猛兽,最宏伟的是东西两侧顶部巨大的方形土柱,人工而更为自然,高度足以媲美甘陵的“乳峰”。

一件宝物叫“三绝碑”,就是墓前神道里陈列的石碑。墓碑的全称是“开封府伊通司赠唐代益州公齐桓公碑”,又称齐桓公碑、唐公碑、齐桓公碑、齐桓公墓碑、齐桓公碑。此碑刻于唐代开元七年(719),高11.5尺,宽5尺7寸。这是玄宗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张硕写的碑文。书法出自御制隶书,22行54字,记录了唐代社会、经济、文化及王生平等诸多珍贵史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块碑收录在后来的《金石录》、《金石续编》、《汉唐碑跋》、《世界各地访碑录》、《通州府志》等书名中。、王、都是唐代名人,故称“三绝碑”。

鲍尔被称为“乞讨石”,当地人俗称“溜_石”。这个物体的下部是圆的,比喻圆形的地方的意思。底部中上部用土扎牢,呈月牙形。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方圆百里的人们都会来到这里,观光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完成乞讨的神圣使命。渴望生儿育女的女青年先在墓前烧三柱高香,然后从左至右绕墓三周,再历尽艰辛爬到高耸的墓顶,从怀中取出体温较轻的“乞豆”(一种用面粉做成的食物),向东西南北四面投掷,以示对四神的敬意。乞讨仪式并没有就此停止,它真正的高潮是在晚上。月高星亮的时候,白天已经祭拜完毕的女青年来到乞食石前,脱去衣服仰卧在乞食石顶端的月牙石道上滑下,乞食程序宣告完成。当然,已经完成的是上帝的愿望。三宝被称为“金头”和“徐马头”。这其实源于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相传一位公主的徐是山西人,两人患难与共,十分真挚。有一次,徐回首都长安,路过羌白,被豪强杀死。不仅他所有的金银被俘虏,而且他的生命也失去了。公主听到这个坏消息非常震惊,日夜哭泣。皇帝的女儿伤心欲绝,立即派人去找她,结果只看到了尸体,没有看到头。于是,珍贵的许被当场用金头埋了。传说归传说,与王无关,但当地人宁愿相信这是事实。千百年来,它赚了无数征婚的眼泪,也吸引了众多盗墓贼的光顾。

大荔县通州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洛河大理市区段,面积4平方公里。这个风景区是按照4A标准建造的,投资了3亿元。完成河道两岸堤防6.3公里、中间段1.75公里、生态景观工程360亩、湖泊蓄水工程1万亩、环湖自行车绿道5公里、自行车站点1万个、生态停车场1万个等配套工程,建设音乐喷泉、福寿桥、康等20多个景点6月将全面对外开放,填补大荔县历史上没有公园的空白,成为集文化、民俗、休闲、体验、旅游为一体的新景区。

大荔县旅游景点

1、通州湖:通州湖风景区位于大理市南段,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休闲旅游胜地。走在通州湖边,听着音乐,一阵微风把空气吹得那么清新,还带着一丝泥土的气息,让人心情舒畅。

有的踩着四轮游览车,有的在湖中划船,远处的摩天轮在空中回荡,给美丽的湖面增添了几分浪漫。我觉得饿了。古武丰登广场对面是“通州里”美食街。有上百种美食供你选择,一定能满足你躁动不安的心和胃。

2.南湖:南湖,位于通州湖景区6公里处,走202省道到创业大道路口右转。进入景区,可以看到水库两岸的八角桥穿过湖中央,矗立在八角亭的最高点。湖边几棵高大的椰子树和柔软的沙滩仿佛让你置身于海滨城市三亚。现在游客们亲切地称南湖为“三亚”。

3.沙漠公园:位于中国最大的内陆沙漠苏村镇,位于罗威河的沟带。沙园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已初具规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有滑沙、沙摩托、沙园休闲营、汽车沙漠冲浪、汽车越野等沙地运动。体验沙漠风情,感受快感。

4.官池鸵鸟园:位于大荔县城南13公里处,官池鸵鸟观光园鸵鸟种类繁多,游客可吃、可玩、可赏、可摘,集观光、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

5.朝邑湿地公园:位于大荔县朝邑镇,这里的湿地原始原始,盐池洼湿地郁郁葱葱,鸟语花香,野鸭遍地,芦苇荡漾,鸟语花香。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资源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