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旅行——建水十七孔桥

跟随旅行——建水十七孔桥

20200316

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几张照片,上面写着“明水十七跨桥”,还有点味道。我想知道更多,所以我去百度了一下。真的很好,但是我看到了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桥段不亮,但是很清晰。建于乾隆年间,后于道光年间扩建。

其实我也没有改错的意思,但是我真的知道的比较多。

建水,地处南疆,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红河北岸,少数民族聚居。

大尺度上,建水位于云贵高原,小尺度上,位于滇东高原南缘,所以这里的平均海拔在1300米左右。感觉和其他高原城市一样,建水所在地也是山区的洼地。在谷歌地图上,东边有一个山系,西边有两个山系。三个山系之间形成一个T型,建水就在这个交汇处。

东西方向横穿建水,是济石高速G323,由北向南止于建水。就是通建高速,这里交通还是方便的。

建水周边,有熟悉的地方。不管你是谁,随便拿出一个,就出名了。对于烟民来说,红河、玉溪在建水附近,对于喝茶的人来说,普洱并不远,对于游客来说,就更不好细说了,比如昆明的石林,元阳的梯田等等。

就说水筑十七孔桥,无论从建制还是规模,都不如北京的,但从独有的特色来说,是难得的。

建水下的十七孔桥,也叫双龙桥,不是单体建筑,也不是原来的形式,而是一种变化后的妥协结果。网上说双龙桥是冲河和潞河垮塌而得名。关于两河的进一步信息没有详细的搜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双龙桥应该位于潞河上。

早些年,庐江可能很细长,可以用小竹桥,也可以用木桥。但由于庐江水量增大或山洪暴发,人们开始用石头造桥,即石桥。也是因为庐江江面不宽,原来的石桥只有三个洞。这座桥的建造时间是在乾隆年间。

现在庐江上也有很多三孔石桥,应该和以前双龙桥的状态是一致的。这一点在《黎明新视野》“云南建水庐江古桥”中有详细描述。同时也可以看出,修建石桥是当地的常态。

如果一切照旧,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双龙桥,但变化发生在道光初年。当时,双龙桥附近的水面因山洪和垮塌的河流改道流入庐江而突然变宽了100多米,使得原本的三孔石桥成了摆设,无法使用。为此,当地居民只能另建一座14孔桥,与原有的三孔石桥融为一体,成为今天的样子。

如果资料属实,是否可以判断原来的栾冲河和潞江是两条独立的河流,至少汇合点不是建水,而是道光初年的山洪,使得原本分流的两条河流过早汇合?

在现在的地图上,还能看到一点点原貌。

很明显,东西方向是庐江,流经的区域在两山之间,在高营和白家营之间,应该是崩江,是支流。

现在在谷歌地图上看双龙桥,隐约能看到一些老影子。

可见,现有的双龙桥更多的是一种景观,而不是必要的存在。同时,也可以设想,双龙大桥穿越的一片水域西侧,到与溃口河交汇处之间的区域,是溃口河流入庐江的原河道。但由于溃河减少,河道变窄,使得这片区域被人占据。毕竟这个地方土地不多。现在双龙桥所在的水域与其说是河流,不如说是湖泊,横跨水面的双龙桥也成了其中的一个景点。

双龙桥的鸟瞰图显示,上部较宽的部分是原来的三孔石桥,桥下像岛一样的土地应该是原来河流的南岸,也就是说,这里和上部土地之间,就是原来河流的位置。从那里往下,狭窄的部分,一直到现在的南岸,就是新建的部分,两部分共同构成了现在的双龙桥,也就是十七孔桥。

双龙桥的具体细节就不描述了,可以看附图。

在建水,有许多景观和文化遗迹。建水朝阳塔,即东城门塔,建于明代天安门广场之前,其形式可与天安门广场媲美。还有建水的文庙,我想去看看。可惜我只能在地图上看。有资料显示,建水陶也很有名,我们也不太了解,只能提一提,带在身边。

关于建水和双龙桥就这些了。

附录:建水旅游形象研究节选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红河中游北岸,滇东高原南缘,面积3789KM。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94和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因城依水而建,故称建水。明(1368-1644)、清(1644-1911)为临安第一城,故又称临安。

早在汉唐时期,建水就已成为滇南交通要道,与“安通天竺路”的沟通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又一通道。如今,建水在昆明通往云南南部和东南部的交通要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水县地质构造复杂,具有典型的云南地质特征,主要构造体系为云南山墙构造。建水县位于滇东高原南缘,两个地形区的交界处。县城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多样,以高原喀斯特地貌为主,县内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有丘陵、盆地、中低山、河谷等。县城最高点在南部的五老峰,海拔2515米;最低点是红河谷的阿图寨,海拔只有230米,相对高差2285米。这些立体景观为建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建水县境内河流呈棕榈叶状,境内主要河流26条,流量363.8公里,属南盘江水系和红河水系。南盘江流经县城36公里,一级支流有沪江、曲江、大清河、查克河等。其中,沪江注入著名景点建水坝子、棉甸冲的岩洞、燕子洞,两次成为地下河,流量约3km,呈现典型的喀斯特特征,构筑了建水溶洞旅游的水景观。红河流经建水县南缘,成为建水与元阳的界河。建水地处低纬度地带,北回归线穿越南疆。太阳一年四季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热量条件好。夏天没有冬天,秋天和春天相连。这些气候特征为全年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建水的自然植被主要是针叶林(云南松)、常绿灌木和常绿阔叶林。由于地形的影响,植被的分布呈垂直地带性,这也为各种生物的生存,特别是鸟类和动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县森林覆盖率约为33.1%,经济林木以核桃、油菜、柿子、枣、板栗、棕榈树和各种果树为主,为发展建水绿色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建水历史悠久。会理城建于唐、元时期(公元806-820年),临安府位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建水自元代以来一直是云南南部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交通中心。1994也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①朝阳塔,即建水东门塔,位于县城中心,是建水县的象征。朝阳塔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距今600多年。是滇南悠久建水历史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祖国边陲古镇的标志。唐元时期,南诏政权在此建会理城,是一座土城。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军平定云南后,设林,建林,并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将土地扩建为砖城。城内有四个城门,分别是东门应晖、南门福安、西门清源门和北门永贞门。明末西北、南、北三楼毁于战乱,只剩下东楼。

(2)建水文庙,完全按照曲阜孔庙的风格建造,采用南北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有主体建筑37座,包括一池、二堂、二厅、三亭、四门、五亭、五庙、八坊。现除杏坛、社稷、尊敬亭、文兴亭、敬一亭、翟亭被毁外,其余31建筑保存完好。整个建筑气势恢宏,结构严谨,给人以庄重感,为建水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3)贾珠园林,在建水古城建新街,有一组规模较大的清代民居,是有“滇南大观园”美誉的贾珠园林。贾珠园是清末富绅朱的家宅和祠堂。它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前后耗时约30年,最终于宣彤年间完工。建筑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四纵三横”布局,是建水典型的并排组合式住宅建筑群。

①燕子洞靠近鸡街到建水的路。洞前古木参天,地披绿荫,石芽丛生,石骨磷。“到了山中不知门在何处,洞口白云呼呼出入。”这是古人对洞口景色的描写,至今还保留着过去的风格。沿着新建的水泥石阶前行,沿着有林字头的小路掉头,就可以到达燕子洞的入口。洞如厅堂,四面通透,宽敞明亮。洞壁上镌刻着“天下无双”、“风景无双”、“古灵韩春”等铭文。其中“洞锁三日”一词颇有意思。在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地下水和雨水的溶解造成了这里石灰岩的奇特变化。这个洞穴不仅曲折幽深,而且神奇美丽。而且洞里有洞,外面有天;站在洞内三个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三种不同形状的天空。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荟萃、钟乳石挂匾、燕窝采摘技艺闻名于世。

②岩洞景区位于县城以东约八公里的山脚下的盲谷,是建水大坝的出水口,面积约十平方公里。有巨大的石灰岩溶洞,有内涵深刻的天柱塔,有天然的地漏天坑,有清代建造的东山古寺,是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宝库。

岩洞是一个喀斯特溶洞群,发育于明代。历史上被誉为“西南第一洞”,也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区域。分为前、中、后洞,贯穿山野。前一个洞叫云水洞,庐江在这里流入洞中,成为暗流。洞口刻有明清地方名人题写的墨家岩,洞内钟乳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洞口悬崖峡谷一侧,建水人纪念清朝大官鄂尔泰治理庐江的少宝寺遗址。中间的洞穴叫云锦洞,距离前一个洞穴约1.5 km。在山涧的一处悬崖下,入口处有数不清的摩崖石刻。它巨大的气势让徐霞客仰慕了几十年,他曾经在其中漫步,留下了古老的溶洞游记。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科学研究和探险的首选。

汉族祭祀孔子的乐舞和洞经的音乐,哈尼族的“鼓舞”和“长街宴”,哈尼族的刀,彝族的灯笼和烟盒舞,苗族的踩华山,傣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都是丰富多彩的,展示了建水浓郁的民族风情。

参考资料:

黎明的新视野:云南建水庐江古桥

高伟,建水旅游形象研究,研究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