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是什么时候建的?
中南海和北海共同构成西苑三海,又称太爷池。西苑三海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其中辽金时期开放的中海和明代修建的南海,自清代以来就被列为皇室的禁园。康熙年间,部分政务在离宫处理,中南海随即成为清朝的政治中心。
中南海从民国开始就曾经作为公园对外开放。中南海一直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地。
秦征厅曾是中南海的主厅,坐北朝南,有五个开间。康熙帝将该寺封为“勤”。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在此办公,处理与改革改良有关的国家事务。现在秦征大厅已被拆除,另一所房子已在原址上建成。
丰泽园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二组四合院建筑。那时候,园子里有好几亩稻田。按照雍正以后的规矩,在位皇帝来这里执行农耕,然后去先农坛耕种。丰泽园的主体建筑是颐年堂,东面的聚祥书店是毛泽东主席故居。
景谷位于丰泽园西侧,是一座自成一体的园林。公园内主要建筑有长廊、春鸥斋、桂秀轩。
怀仁堂,位于丰泽园东北,原为义鸾堂旧址。易銮殿建于光绪三年。慈禧太后迁入,在此殿召见大臣,处理政务。1898年政变后,慈禧太后将一直从事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并亲自在颐鸾殿讲学,使颐鸾殿取代紫禁城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政治中心。后来义鸾殿毁于大火,重建的宫殿名为佛照楼。袁世凯当政时,将其改名为怀仁堂,供办公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国务院在这里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
紫光阁位于中央海西北岸,建于明代,由一个几十尺高的小平台改建而成,作为皇帝巡游和选拔顶级武学状元的场所。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初五,同治皇帝在紫光阁接见日、俄、美、法、荷、英等国使节,接受国书。这是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接待外国使节。
万山堂原为明代崇智殿,清顺治年间修缮后更名为万山堂。殿额为“普渡慈航”,殿内供奉佛像。传说顺治皇帝体弱多病,被国家大事纠缠,于是迷上了佛教,有出家的念头,但被孝庄皇太后劝阻。万山堂是顺治皇帝,一个佛教徒,为他崇拜的一个著名的和尚建造的。
顺治皇帝英年早逝,康熙皇帝奉其母之命多次进香五台山,由此产生了顺治皇帝其实并没有死,而是在五台山出家为僧的传说,并由此产生了许多精彩的文学作品。
水云榭,位于万山堂西面,是一座水上楼阁。在亭子里看水云亭台四周的景色,视野开阔,云与水、亭与阁相互辉映。亭子里的石碑上刻着乾隆皇帝的书法,是燕京著名的八景之一。
南海位于中国南海,以蜈蚣草大桥为界。南海的主要建筑集中在瀛台。瀛台上有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和宫殿,是清代康熙、乾隆、光绪、慈禧的主要议事场所。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在瀛台,这座繁华的水中孤岛日渐荒芜。后来光绪皇帝死在瀛台汉元殿。
香鸾阁,位于瀛台北部,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瀛台的正门。香鸾阁,朝北,高两层,上下各14间,左右各38间。
汉元殿,位于香鸾阁后面,是瀛台的正殿。这是清朝皇室在瀛台游玩和举行宴会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它也是皇帝宴请皇室成员和大臣的地方。汉元寺热闹的景色随着光绪皇帝在这里的去世而消失。
布童书店是太湖之石上的小院。院内南屋名卜通书屋,北屋名绥安室。雍正年间,作为太子,乾隆曾在此求学。当时院内有两棵老油桐,其中一棵病死了,后来又种了一棵。枯树是用它的材料做的,存放在房子里。北屋的无忧无虑的室的名字意思是无忧无虑的室。
新华门原为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皇帝还为宝月楼题写了匾,楼上下有七个房间。
传说宝月铁塔是乾隆皇帝为了赢得费翔的青睐而建造的。费翔入宫后,终日思念家乡,于是乾隆皇帝修建了宝月楼,还在楼对面修建了惠英、清真寺等供人居住的集市,让费翔上楼就能看到家乡的风景。后来,当慈禧太后知道这件事后,她偷偷绞死了费翔。这个传说中有很多虚构的成分,但即便如此,后人还是从中衍生出了一些感人的故事。
宝月大楼与外界没有联系。民国初年袁世凯任总统时,中南海作为他的总统府,宝月楼改造成总统府大门,改名为新华门。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为中南海的正门。
现在,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室。
小数据
第一次文学代表大会于1947年7月7日在北平(北京)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国文艺工作者联合全国委员会,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任副主席。毛泽东总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朱德总司令代表中共中央出席会议并讲话。周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大会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确定了繁荣文艺的总方针,是我国文艺界一次空前的盛会。
中南海位于北京西城区故宫西侧。始建于辽金时期,后在各个朝代不断扩建,占地约1.500亩。历史上,它是皇帝宫殿和宴会的地方。清朝时,这里也举行过隆重盛大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一直是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驻地,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居住和经常会见外宾的地方。它是中国的最高领导中心。从1984开始,中南海的一部分对外开放。
政务院是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的前身。1954年9月,中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将政务局改为国务院,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