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与绿地规划》一书中提到的卫星城理论实践的三个阶段是指大伦敦计划吗?
有一些联系,但不在一个系统内。
伯克龙爵士在1944年所做的《大伦敦规划》中,大伦敦的规划是由内城、郊区、绿化带、外圈组成的圆形结构。其中,外环是在距离伦敦市中心40-50公里的地方新建一个新城,以容纳从中心城区疏散的人口。
第一代卫星城市是以农村城市理论为基础的。卫星城是沉睡的城市,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分离,长途往返形成的“钟摆交通”增加了郊区和市区的交通压力,所以并不成功。如1912~1920,计划在距离巴黎16公里范围内建设28个居住城市。
第二代卫星城基于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主张卫星城内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以就地办公。也就是说,在疏散人口的同时,疏散了部分产业,但仍有一部分人要往返母城,所以不完全。比如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就有Willingby。距母城16公里,通过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干线与母城相连,人口24000人,土地面积170公顷。
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生活和就业独立平衡。大伦敦规划中的新城建设就属于这种代表,但40年代初和50年代建设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城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对主城区的依赖,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第三代新城真正实现了最初的目标,比如米尔顿·凯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