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饭的历史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做饭都是用煤炉和柴炉。因为煤炉的温度比较低,用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大部分人都是用柴炉来煮煲仔饭。用柴灶煮出来的煲仔饭有一种难以忘怀的味道,锅巴会又厚又脆。上世纪80年代,好吃的煲仔饭被认为除了材料之外,还有对柴火的要求。用荔枝柴煮的煲仔饭,可以让米饭有一股荔枝的香味,是淡淡的荔枝味。

1.将大米洗净,放入1.5倍的水中。2.放在准备好的柴炉里,大火煮。3.控制柴火的火力很重要。收水大概需要10分钟。4.从锅边多放一勺油(猪油)。5.放入腌好的肉。6.盖上锅盖,柴火减半。开始改变砂锅的热点,让砂锅的整个底部和边缘向不同的方向加热。大概需要5-10分钟(取决于个人对锅巴的喜爱程度,时间越长,锅巴越会过礁)。

这样,一锅柴火煲仔饭就做好了。吃之前可以加小葱和酱油,也可以加一个生鸡蛋搅拌一下,这样味道更好。最常见的方法是用煤气炉煮。一个炉子有4-8个燃烧器,可以同时烹饪。因为燃烧器多,产量的增加无法保证对温度的控制,而且煮出来的味道不一样,外皮也不一样。

1.将准备好的米饭(用食用油腌制)放入砂锅中,加入热水。

2.在煤气炉上用最大火煮7分钟。3.加入腌好的肉4分钟。4.用文火煮3分钟。如果喜欢吃锅巴,可以用大火把锅底加热均匀。5.吃之前加小葱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