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昆明的地理特征和历史概况?告诉我

地理特征: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云南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接四川省,西北角是西藏自治区,西接缅甸,南接老挝和越南。从整个位置上看,它北临辽阔的亚洲大陆,南临浩瀚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恰好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控制之下,又受青藏高原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历史概述:

大约654.38+0.7万年前,原始人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人是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到了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和洱海附近的人们已经能够使用石斧等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在一些地方,人们也会建造简单的木屋,并逐渐形成更大的村庄。

大约在公元前286年,楚国的将军乔庄奉命率领他的军队退回沅江,进入云南。他征服了以“滇”为首的老金、Mimo,统一了滇池地区,成为云南王。他们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云南的发展,滇池地区进入了奴隶社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郡,开通“武赤路”,从四川宜宾到云南曲靖。因为这条路只有五英尺宽,所以被称为“五尺路”。并任命官员治理云南,使其成为秦帝国的一部分。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大将郭昶率巴蜀军队入滇,设益州郡,下属二十四郡。县衙设在滇池县(今晋宁县),云南是其中之一,县城设在今天的祥云县,叫“云南驿”。汉朝对郡县进行了调整,改变了部落并立,不属于同一家族的局面,带入了一些封建生产关系。。汉武帝还派唐萌扩建“武赤路”,改称“西南夷路”。汉朝还组织人力挖掘博南古道,频繁的商业往来促进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缅甸、印度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开云南。诸葛亮治南:三国时期,云南、黔西、川西南的部分地区统称为“华南”。平定华南后,云南成为蜀汉的一部分。东晋初年,从内地迁到云南的爨越来越强大。陈统治了滇池400多年。他将滇池称为昆船,并与隋唐保持着经济和文化联系。贞观年间,唐朝支持孟社诏统一“六诏”,建立以洱海为基地的“南诏国”。主圣旨皮洛格被封为“云南王”,南诏被传为13王。1117年,宋朝任命大理为“云南省使”,政治中心在洱海地区,定都大理。据说大理统治了316年。大理国统治时期,鄯善城(今昆明)逐渐成为滇中最繁华的理想城市。其间留下了著名的“孔雀胆”故事。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攻克云南,破大理。1267年立第五子胡格池为云南王,其子于1271年被杀。1274年,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出使云南。公元1276年,元朝正式确立云南为中国11行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命名为省级行政区。政治中心从大理转移到昆明。赛典赤到达云南后,在经济上制定税收,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在政治上,我们应该改变过去残酷屠杀的做法,代之以良好的民族关系、教育和政治稳定的政策。作为五百英里的滇池,它曾经被淹没。赛滇池招募民工,挖海口,疏浚螳螂河,使滇池水从海口经螳螂河流向金沙江。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于1381年派傅友德、蓝玉、木英三人西征平定云南,并于1382年设立云南政治部(相当于省政府),云南内地有府、州、县,主要由流官统治。偏远地区有宣慰司、绥靖司、长法司和“御州”,均属土司管辖。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云南使用的货币也开始废贝币,全国流行的银铜币开始代替贝币在云南流通。明末,孙可望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云南,拥立李咏为帝,开展了反清斗争。1658 65438+二月,清军进入云南,南明最后一个王朝覆灭。

清朝对云南的统治确立后,大量移民进入云南,实行“还乡”政策,客观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的发展。清代云南矿冶业大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鸦片战争后,云南与全国一起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到以英法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云南各族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856后,杜文秀、李领导的回、白、彝、哈尼族人民起义,有力地支持了民族反帝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侵滇的美梦。滇西各族人民在滇南1883至1885中法战争中,拦截了英国“远征”马佳丽,保卫了偏马、班洪,严惩了法国侵略者,在宣光、临洮和向崇周、杨子远领导的抗法斗争中取得了巨大胜利,谱写了感人至深的爱国诗篇。

在恶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环境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在资产阶级政党联盟诞生后逐步展开的。1907年,云南团成员和革命群众在河口举行起义。武昌起义后17天,同盟会成员张文广响应号召,在腾冲发动武装起义,成立滇西军都督府。65438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昆明起义发动,云南军政府成立,推翻了清政府在云南的统治。民国时期,云南地方政府出兵北伐,援川支援全国,同时初步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对云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1915年,袁世凯公开称帝,恢复封建帝制。在蔡锷、唐等人的组织下,云南各族人民于1915年2月25日首先发动起义保家卫国,并沿川桂一带派兵声讨复辟帝制。在全国各方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崩瓦解,袁世凯的皇帝梦彻底破灭。云南作为一个土地贫瘠、人民贫困的落后边疆省份,在中国民主共和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抗战1919“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云南传播。10月7日,1926 165438经过李新等官员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云南特科在昆明成立,在党的领导下,云南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由于国民党的残酷镇压,李新、王德三、刘平凯等同志相继死亡,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斗争转入低潮。1935-1936期间,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转战云南,途经33个县,攻克13个县,在威信县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长征途中,红军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播下了新的革命火种。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云南人民积极支持和配合长征,2000多人加入了红军。1929年,蒋介石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司令,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在云南的统治得以建立和巩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云南全力抗战。派出20万云南部队到台儿庄、武汉等抗战前线,投入65438+万民工修滇缅公路。而且在1942-1945期间支持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战。当日本侵略者践踏滇西、滇南领土时,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突然袭击,免去龙云云南省主席职务,先后在云南制造了“一二·一”惨案、“文立大屠杀”、“九九大清洗”,杀害* * *成员和爱国民主人士。国民党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中国共产党云南地方党组织开展了组织、发动民众、武力夺权的全面斗争,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1949年,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解放了61个县城,建立了14个根据地。与此同时,解放军野战军南下,党组织于1949、65438+2月9日在昆明取得鹿晗起义胜利,云南宣布和平解放。

近代以来,云南经济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曲折发展。1914-1919年,民族资本一度迎来短暂的春天。抗日战争前后,云南地方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战时期,一批工厂和学校从沿海和内地迁来,一度给了云南经济。但抗战胜利后,在西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下,云南经济几近崩溃。1949年,全省人口15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2%,农业总产值9.25亿元,人均粮食493斤,工业总产值186万元。商品经济极其落后。城市轻工业消费品大部分由沿海省市供应,农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