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皇帝都是无情的。中国历史上最忠诚的皇帝是谁?

知人善任是一个政治家应该具备的起码素质。在这方面,前秦皇帝苻坚有喜有悔。他把自己的“好工作”做到了极致,一生爱才,坚持“以政为体,以德为先”,拉拢各方英雄,让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头面人物都崇拜他。十六国时期,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苻坚。但是,他没能“识人”。

前秦最美的皇帝,结局悲惨。淝水战败后,帐前听命的老亲信纷纷造反,苻坚最终死在了他最信任的人手中。真可惜。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吕光,侯亮政权的创始人。他始终追随苻坚,用真诚、忠诚、孝顺展现了苻坚的人格魅力。这可能是对傅坚死后灵魂最大的安慰。

事实上,苻坚对吕光的忠诚和孝顺深信不疑。起初,吕光是周宇刺史傅钟的部下。傅钟造反,傅坚说:“吕光忠孝,必有分别。”谁背叛吕光同志,谁也不会背叛他,这表明了他对吕光的信任。因此,吕光被提升为太子的右侍卫长,成为苻坚信任的大臣。

吕光出使西域时,在福建被姚苌杀害。消息传来,那是第二年的九月,吕光“暴怒哀号,哀悼武装部队的死亡”。他伤心欲绝,差点哭死。他下令凉州所有官员“三月取斩,庶人哭三日”,全城哀悼的场面空前。这是吕光对他的前任君主和恩人的感激之情,也是他内心情感的彻底释放。

付建说,他不理解别人,也不能怪他。人心复杂,尤其是在战乱铁马的乱世,人性更是难以判断。出轨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你甚至控制不了自己。所以,傅坚在“识人”上有所偏颇是很正常的。就像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总是不愿意把别人想得太坏一样,在鲁看来,傅坚是一个有不同见解的人,他对任何人都没有偏见。

比如前来投票的燕国前将军王蒙,说他是“龙兽”,“不如除掉”。留着是灾难。傅坚说:“我们党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今天,人们会怎么称呼我!”,不但没有杀他,还委托他一个重要的任务。在苻坚最尴尬的时候,他找了个理由向苻坚请假,想回颜倩老地方重建政权。苻坚仍然相信他,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

最终慕容垂造反,既验证了王蒙生前的准确判断,也验证了傅坚在“识人”上的疏忽。最后,他失明了。他最信任的姚畅,最后成了他的掘墓人。所以,苻坚说吕光忠孝,并不能说明苻坚的洞察力有多强。这只能说明吕光自身的素质是优秀的,经得起考验的,而且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和苻坚一样,吕光也是略阳的隐士。当然,同源并不是他忠孝的基础。上面提到的傅钟,以及后来的傅柳、双福、傅玉、吴宓、罗敷,都是傅坚的血亲。他们比更亲近,所以他们反对傅坚!大浪淘沙,最后才是真金。

可以说,吕光的忠诚轨迹从来都不是波浪式的重复,而是一条向上升起的直线。这条直线是由无数个他为苻坚和前秦帝国而战的点组成的。苻坚的北归之路,除了对外开疆拓土,还要消除内忧,可谓艰辛。而这些,都记录了一个强大的吕光。

吕光是一位足智多谋、勇敢的将军。他名字的由来很有趣。他一出生就以光命名,因为“夜不同于神光”。当我十几岁的时候,当

长大后的吕光是“沈懿端庄,豪爽大方,看不出喜怒哀乐”,和个性很强的王蒙有些相似。两人都遭遇了“知人知面”的尴尬。也许正是他们* * *的特质,让王蒙非常欣赏他,把他推荐给了傅剑。吕光不负众望,为福建帝国的扩张做出了巨大贡献。

消灭前燕是苻坚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步。其中,王蒙自然是关键人物,而吕光也开始在这场战争中崭露头角。由于他出色的军事成就,他被提升为市政官员。使吕光在朝鲜成名并确立其地位的是平定前秦的内忧。公元380年,幽州刺史郑备将军依仗政绩灭代,伸手要傅坚做官。他想当开复仪三师,但傅坚拒绝了。他只安排了一个郑南将军和一个益州牧羊人。

罗敷“愤懑”,对这个干部的任命不满。再加上幽州平桂等人的鼓动,打着造反的旗号,自称将军、总督、秦王,率领七万大军南下。而之前未被苻坚赦免的苻忠却在镇守吉祥城。Flo一造反,就“认识季承和罗惠所有的人”,调动季承所有的军队来响应Flo。叛军人数达到65438+万。这时,步兵上尉吕光自告奋勇,“骑帅四万步”,大获全胜。他活捉了傅钟,并追捕到他,很快就消除了这场灾难。

但要说吕光最有气势,在护路人眼里,那是后来的西域之行。苻坚平定中原后,军事达到顶峰,“遂有西域之志”。苻坚的志向是统一中国,南下灭金是他一生的心愿,而西征西域是他宏伟蓝图中的关键一环。苻坚的想法是开拓西域,“秀中国之力,导王华之法”,以恢复其帝国的汉武雄风,而这一重任就落在了卢屠身上。应该说,当时的苻坚并没有攻打金的打算,或者说还没有定型的思想。

因此,征服西域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决策,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军事行动。将这一重任交给吕光,充分体现了傅坚对他的信任。苻坚亲自为吕光送行,这也表明了吕光在苻坚心中的地位。于是吕光“有了7万名连长和5000名士兵”,开始了他漫长的下西洋之旅。吕光征讨焉耆,灭龟兹,“征讨西域三十六国,获珍宝千万”。皇城边塞气势磅礴,极大地扩张了前秦的西域疆域,吕光晋升为安西将军、西域都尉。

与此同时,苻坚正在实施他的另一个宏伟计划,进攻山西南部。然而,随着淝水之战的失败,西吕光的胜利变得毫无意义。于是,原本想留在西域的吕光,在高僧鸠摩罗什的建议下,率军回到凉州,向苻坚表示敬意。在士兵的支持下,吕光自称凉州牧、酒泉公、建元泰安。

鲁光先是攻打凉州刺史梁Xi,说“四山湖广,蛮夷皆附光”,后又打败了想借机复辟国家的钱良玉,基本统一了整个凉州。公元389年,吕光自称三江之王,“百官由他任命”,改国号为林嘉。1996年,他当上了天王,在国内获得大赦,改国号为蜻蜓,做了一个正经皇帝。

征服西秦是侯亮对外战争的开始,也是侯亮走向繁荣的转折点。当初,西秦被吕光的势力逼迫,国主苦苦哀求,不得不向吕光投降。后来随着西秦的日益强大,也没有了。

吕光听信谣言,把陆埮的死归罪于陆埮大臣罗秋。罗丘被斩首,“宗阴诸部万余人将葬。”最后,罗丘的侄子居曲孟勋被迫折返,建立段野,建立北梁政权。一直不相信吕光的地方势力是光头和孤独的,他们也借此机会建立了南梁政权。一时间,一向风平浪静、强敌环伺的凉州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战争世界。然而,吕光死后,侯亮国内外,萧强横行,吕光苦心经营的侯亮政权濒临灭亡。

傅坚也是一个想干大事的人,但在得到王蒙之前,总是很难找到自己的路。他得到王蒙之后,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另一个例子是刘玄德与孔明的会面,孔明很自信,方向感很强。

傅坚要求王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战行政,整肃内部,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模式。因此,傅坚放弃了原办公室主任程卓,让王蒙接替了他的位置。

在苻坚的支持下,王蒙上台后立即着手改革。他的改革是渐进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为七个步骤:

1.精简现有公务员,裁撤无用岗位;2.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公务员;3.大力发展农业和蚕桑业;4.建立信仰和道德标准;5.发展教育,建设学校;6.建立新道德,褒扬忠义道德;7.帮助绝对牺牲者传承香火,让家族道德体系在基层传承下去。

改革必须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王蒙的改革也必须如此。当他的改革遇到阻力时,傅坚挺身而出。他杀死了一名高级官员,以表明他在为改革保驾护航。改革顺利,整个国家走上良性轨道,开始富民强国。

有了以上七步,王蒙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国家取得了实效,他也赢得了苻坚和这个国家大多数人的支持。他马上趁热打铁,把改革推进到第二阶段,也就是攻坚阶段,也就是法治的建立。

法治的建立不在于法律条文的准确,而在于法律的实施,而法律的实施必然涉及到人。所以,法治最大的障碍是“人”,只有官员和强人才有资格做这个“人”。因此,第二阶段的法治实际上是针对官员的。这一轮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人头落地。王蒙的改革触及了对手的身体,而不是灵魂。

他是王萌黎的一名道士。他没有儒家的温情。他认为“圣人无情,人不如狗。”唯一的标准是法律。

历史:王蒙以苻坚叔叔强德为突破口。他当街杀了强德,死在了城里。傅剑救不了他,因为他先打后打。

这是张飞和李悝jy的风格,不是王蒙。没有苻坚的同意,王蒙连仇人慕容垂都杀不了,更别说瞒着苻坚杀了他叔叔。99.9%的时间可能是和王蒙、傅剑的二重唱。

然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20多人被强大的贵族杀害和惩罚。”一连串的动作之后,整个王朝都震惊了,官场风气也因此改变到了现在。官场风气变了,民风立马好转,民风从狡诈变得淳朴。在路上,没有拾穗,晚上房子也不关门。

看到这里,苻坚大大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世界上从开始到现在都是有规律的!”

结果,王蒙一年内连升五级,当上了国防部长、总理。他已经36岁了。

内政明朗,国家富强,苻坚野心勃勃,于是开始武力作战。

内政靠王蒙,外交靠王蒙。

在苻坚的支持下,王蒙首先在n年破匈奴。

秦国人民崇拜慕容垂父子。当他们看到慕容垂和他的儿子来投票时,他们都兴高采烈。

王蒙自然知道慕容垂对苻坚的杀伤力,所以他坚持要铲除慕容垂父子。但无论他怎么劝傅坚,平时听话的傅坚都一反常态坚决不采纳。

傅坚的行为很可能是因为他出生在边疆的坏习惯,以及对中国文化莫名的崇拜。他知道在中国文化中,君主主要具有宽以待人的性格,所以他把这个条款用到教条的地步,慕容垂最后成了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