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忙了,写两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报告,需要更深刻的内容,三千多字。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本文简要分析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探索——注重教学方法、把握学科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阅读,以期为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能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基础学科一样,已经越来越被忽视。与80年代相比,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热情普遍降低。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有很多人不知道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大师的名著,不知道当代作家作品的也不少见,尤其是90年代以来。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通过阅读领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刻内涵,当然也无法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动了一些脑筋,在教学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注重依法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现象和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现象和知识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即把握文学发生发展的规律,从现象和知识到理论概括和思辨,给学生学习观察和解读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理论武器。在教学中尽量突出理论色彩,讲理论高度,力求用文艺规律贯穿历史的脉络,按规律融合文学史的建构。比如说,我们讲朦胧诗,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对某些诗人及其诗歌的详细分析上,而应该放在对朦胧诗整体性的理论阐释上,重点放在朦胧诗的成因、概念界定,特别是朦胧诗的审美和艺术特征上。诗人的诗在谈审美艺术特征时只是作为例子引用,印证了理论观点。最后,朦胧诗为什么美——模糊的认知,模糊的美,美与模糊的“血缘关系”。这样,学生将对这个新崛起的诗歌群体有一个宏观的理论认识。再比如,讲新时期的探索剧,首先要讲探索剧的概念、类型、审美艺术特征、价值评价,然后再讲代表作品《屋外有股热流》、《野人》、《狗爷聂亮》、《桑树平年谱》,让学生对戏剧探索的走向和成就有一个更完整、更全面的了解。再比如王蒙的小说。如果用更多的篇幅来分析他的作品,介绍他的“敏锐的感知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传统与现代技法并举的文体创新实验”、“矛盾与多向的价值判断”,这种论述是全面而完整的,但迄今为止,理论渗透还不够,王蒙最突出的特点还没有揭示出来。我在谈这个话题的时候,把王蒙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突出他借鉴国外现代派,在意识流小说创作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开创性贡献,着重介绍他的意识流小说的三种主要手法,即追求感官印象、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的基本手段、梦境描写和时空穿越的放射状心理结构。
在讲这些观点时,以王蒙的多部作品为例穿插组合,既回顾了王蒙的作品,又展示了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理论,让学生不仅了解一位作家和几部作品,还能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精髓,以便日后对其他作品举一反三。比如我们谈一部作品的主题,如果单谈作品的主题,那就单薄了。如果从主题学的角度去探源,去发掘文学史的母题,去审视作品的主题,会深刻得多。如《红高粱》以“童年视角”为本体,从当时13岁的父母——窦观的感情记忆中描写抗日斗争,从孙子“我”的回忆中叙说祖父母的浪漫生活和在扭曲中蓬勃发展的人性。这就引出了文学史上的父亲主题。从最早的原型——荷马史诗《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泊多年后回到家乡与妻儿团聚的父亲》入手,谈现代流浪汉小说中对父亲的寻找——斯汀小说中谄媚的父亲——司汤达小说中充满敌意的父亲——巴尔扎克小说中嘲讽的父亲——卡夫卡小说中顺从的父亲——乔伊斯小说中对父亲的呼唤,这与中国文学中的孝道主题有关。最后,我们将当代文学王愿坚的小说《亲戚》对父亲的错误认知,张承志的小说《北方的河》对父亲的思念,周克勤的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在黄河边找到父亲关爱的父亲的主人公,红枫的小说《伤逝》中冷漠的父亲联系起来,梳理父亲主题作为男权文化产物的发展线索,使学生了解文学主题本身的演变规律。
第二,把握学科动态,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学理论的拨乱反正,大量西方新潮文学理论被引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方法。实际上,很多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学、叙事学、女性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研究分析方法,都被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在学术研究中,人们正以全方位、多侧面、多视角的思维方式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但这些成果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描述和应用。在课堂上,我们充分吸收这些最新的学术成果,并根据课程情况向学生讲解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因为一种批评方法也代表了一种文学观念和批评视野。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丰富意蕴,还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批评方法之后,就有了不同的佳作,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也经常受到质疑。但是,随着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转变可以使人们重新发现它的价值。比如通俗文学,以前不做作,文学史几乎不涉及。但是现在,许多研究者认为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关系不是敌对的,而是互补的。再比如,热爱原始风俗的作家沈从文,往往被传统的分析方法排除在文学史之外。但换一个角度,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其作品中隐含的民间原型意象,体味《边城》《边城》等作品为何获得了超越时空限制的艺术魅力。张爱玲也是如此。她那带着苍凉的人生传奇小说,在崇尚写人生飞边的时代,往往被当作普通小说而被忽略。然而,如果我们按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观察和分析张爱玲的小说,我们就能发现她的小说的价值和意义。【LunWenNet。Com,纸网]
虽然她写的多是家庭和婚姻,不写重大政治题材,但绝不是所谓的街头小说。她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杰出的才华,对男权文化压迫下的女性进行了全面的描写,揭示了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可怜和令人厌恶的人格水平。余华、残雪、格非等先锋派作家的作品需要以存在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彰显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先锋作家大多醉心于在文本中书写暴力和死亡,但他们所书写的暴力和死亡与以往的文学描写有所不同。在先锋派文学中,暴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景观,死亡也是一种轻松的日常事件。先锋作家以这种方式描写暴力和死亡的最终目的是揭示存在的荒谬和虚无。这种旁白对学生来说很新鲜,课堂效果很好。当然,在讲述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要非常谨慎,不能一味地“推销”,而是尽量不去讲那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与中国现当代作品分析不密切相关的。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早在2002年,我们就尝试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一是可以简化复杂的事件叙述。比如小说《围城》的情节,就是以方鸿渐的人生轨迹为蓝本的。由于其经历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描述。而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它的经历绘制成图表,一目了然,避免了复杂的叙述。这不仅对一般复杂的叙事作品有效,对梳理文学史线索也特别实用。第二,相关背景材料的文字可以可视化。在介绍作者、引用资料、比较等方面。,涉及大量的书面板书,以课件的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辅以简单的旁白,可以节省有效的教学时间。比如老舍就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像他一样执着于对北京文化和在其中生老病死的中下层的欣赏。他用大部分小说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市民世界”,几乎涵盖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到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南方小城长大的,仅仅通过对小说文字的解读,确实很难深入全面地理解老舍作品中如此浓郁的京味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剪辑了电影《骆驼祥子》和《离婚》的部分片段,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增加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它可以形象化优美歌曲的诗意形象。在诗歌教学中,有些诗歌的意象模糊含蓄,甚至难以表达。利用多媒体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激发想象力,减少课堂语言。比如在教徐志摩的《告别剑桥》时,可以先给学生看几张不同调式的剑桥图片,并大声配音,引导学生感受诗中隐含的“离不开”的感情,然后推出《是否》,这首带有离别伤感的歌曲,不仅让学生感到悲伤,
第四,加强课外阅读,突出鉴赏能力的培养
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加深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的作家作品很多,仅仅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教授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用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那么,课外阅读如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做。首先,我们编写课外阅读书目和教学指南,对课外阅读内容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笔记。其次,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在每章教学内容的结尾,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教学之外的问题。专题教学课结束后,一般要求学生自己拟题目,查阅资料,写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评语和论文。例如,在“余散文”的讲座结束后,我们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对余散文的看法,学生们相当活跃。这种作业既能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教师的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章节中编写自己的教案。一般是“教师给章分组——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备课——学生写教案——教师检查指导(需要多媒体课件)——学生上台讲课——学生反馈教学感受——师生共同分析得失”。这种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受益,也有助于教师在听课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检讨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取长补短。总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课堂教学是深化、引导、解疑、答疑,课外阅读是拓展、补充、延伸思维和知识的源泉。
第二条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其文体特征是什么?通过历时性的考察,我们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差异来欣赏这种风格的变化和发展,从而辩证地理解和把握这个基本问题。
一、1930 s的代表性观点
(1)胡风:报告文学是杂文的姐妹。
胡风在1935二月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素描及其他》的短文。有评论认为,这是标志着中国报告文学理论从翻译报道转向独立研究的重要论文。“一些评论家对报告文学这种新文体有着独特的理解和阐释”m。在本文中,笔者将报告文学称为“小品”。“为什么《素描》能发展这么快?据说是因为作者和读者都处于一种很穷很忙乱的境地,这种风格最对应他们。”“近十年来剧烈的社会变革所引起的瞬息万变的涟漪,使得作家除了大规模地创造综合的模型外,还无法时不时地以特殊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解剖和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无法用自己的锋芒来抵御一切麻木和浑浊。”胡风把报告文学和现代杂文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是“姐妹”。当然,“姐妹”之间也有相似之处。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基础和相同的社会意义”。它们诞生于“戏剧性的社会生活”,是“战斗性的文学体裁”,是“更生动、更迅速地反映和批判社会上千变万化的日常事故”,这是两者相同的社会功能。他认为杂文是“一种文学杂文”,小品(报告文学)是“一种文学小品”。两者的区别在于‘杂文’从理论的一面反映那些活生生的社会现象,甚至能使人获得一种形象的理解,而‘小品’则从形象的一面传达或暗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社会批判”的意义在胡风对报告文学的理解中居于首位。他在很多地方用了意思相近的词,比如“解剖”、“战斗性”、“尖锐”、“反抗”。批评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不全面、没有想象力”的“形象方”的报道基础上。它有三个特点:
(1)它不写虚构的故事和综合的模型。它的主人公是现实人物,它的事件是真实事件。
(2)它的主人公不是古庙,不是风景,不是花花月月,而是一个处于社会现象中心的人。
(3)不要描述不相关的细节,抓住能表现本质的点。
胡风还对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论战争中一场战役的文学形式》中,他告诉报告文学的作者要“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特殊的点”,“从特殊的一面反映整体,在普遍的现象中注意特别使我们兴奋的事件”。他举例说,“与其详细描述车站堆积的行李,拥挤的人群,不如努力。这就是文学的表现视角和手段——典型性和特殊性,与人的情感有关(用“心画景”)。这自有“作品的表现力”。
概括起来,胡风对报告文学的理解是:(1)坚持社会批判;(2)以真实性、社会性和重要性为基础的新闻质量;(3)表现性文学素质。
(2)茅盾:“它和‘小说’一起是文学的部门之一”。
茅盾对“什么是报告文学”的回答,体现在《关于报告文学》一文中。本文发表于《中流》杂志65438-0937。
“报道”的主要性质是把生活中的一个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题材是发生过的事件,所以“报道”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但它不同于报纸新闻,因为它必须完全可视化。需要生动地描述“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让读者亲身体验,从这幅具体的生活图景中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一篇好的“报道”应该具备小说的全部艺术条件,如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气氛渲染等。但“报道”不同于“小说”。前者注重的是实际的“一个事件”和准时的“即时”报道,后者则是作家积累了多少生活经验,研究分析得出了结论,通过创造性想象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可视化。“小说”的故事多为虚构,但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报道”必须是真实事件。
在茅盾眼里,报告文学就是这样一种文体:有新闻价值——它即时报道生活中与“社会政治问题”相关的真实事件,不能虚构;它是文学性的——“它必须具备小说的所有艺术条件”;它坚持尖锐的批评——它把“解剖”和“正确而尖锐的批评和反思”作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新闻的获取使报告文学区别于一般的文学风格;文学性(形象)的设置使报告文学与新闻文体分离;批评的产生使报告文学从一般的新闻文体和文学文体中独立出来。这种风格是独特的报告文学。
回顾历史,对1930年代报告文学文体特征最突出、最一致的认识是其社会批判精神。季奚说,报告文学是“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危险”就来自这种无情的批判。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报告文学需要作者肩负使命感和责任感,也需要作者直接呈现现实,参与甚至干预生活。因此,报告文学作家也应该有勇气和洞察力。中国作家在介绍季奚的作品,把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文体推广时,首先认可了这种强烈的战斗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它已成为报告文学的价值取向和准则,也是报告文学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标准。其次是新闻,坚持真实,拒绝虚构;快速反应,注重时效性。但是,关于文学性,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胡风强调文学思维和文学表达。茅盾则要求用“小说”的规范来规范报告文学。在《关于报告文学》一文中,我三次强调了“小说必备”的“一切艺术条件”。茅盾是小说家,他这么说无可厚非(他和小说家高尔基持相同观点)。从理论上看,提升报告文学的艺术审美境界,使其尽快脱离纯粹的新闻文体,或许是有意义的,但其局限性在于,用“小说”规范取代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无疑会强制和弱化文学性的内涵,从而阻碍报告文学文学性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说明对报告文学的文体性质缺乏成熟的认识。
二、1970s的话语
根据王晖的观点,1950-7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处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强规范场域中,其发展受到政治文化的引导。前十七年有从战地报道(抗美援朝)向现场报道(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建设)和农村报道(生活变化)的转变,其中关于人物(先进集体和英雄)的报告文学兴盛,延续了延安文学传统,以“歌颂”为主。“干预生活”的报告文学曾经出现过,但也是昙花一现。随着反右斗争的到来,一大批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做出重要贡献的新老作家遭到迫害,报告文学的社会批判精神缺位。接着,大跃进的高潮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伪报告文学”泡沫;文革十年,报告文学甚至跌入低谷。除了三年没有作品,最后沦为“阴谋文学”的工具(如西沙之战、地球之翼等。).
这一时期以“革命话语”和“大一统”为主导,以“主旋律”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它不仅指导创作,而且指导总结创作的理论。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也不例外。《辞海》(1979)的解读可以表述为:“报告文学,文学体裁之一,是散文的一种。也是素描、特写等的统称。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人物和故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而及时地展现出来,为时政服务,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该条目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信息:
(1)报告文学固有的“社会批判精神”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为时政服务”的奴港意识。
(2)真实性减弱。如果“为时政服务”,就逃不过“适当的艺术加工”对客观真相的歪曲。有学者说,17年的报告文学“遵循了一个基本的典型性要求”,“典型性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取舍,一个是夸张。选择的标准自然只能是为其服务的“政治”,夸张是为其服务好的必要“修辞手段”。
(3)风格不独立。报告文学只是散文的一种,“小品、特写等的总称”报告文学的名称一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特写”(受苏联影响)。新闻传播和报告文学不分,同一作品分属各个门类的现象很多。比如,谁是六十一班最可爱的人,还有县委书记焦的例子等等。,被收录在《新闻传播选集》(新闻文体)和《散文特写选集》(文学文体)。
第三,20世纪末的认知
历史进入20世纪末,政治语境被改写。自哥德巴赫猜想以来,报告文学出现了一条鼓舞人心的“阳线”,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纪。创作现象体现在对报告文学文体特征的认识上,出现了三大变化:
文体独立。
65438-0979年在武汉师范大学召开的报告文学座谈会上,成果之一就是确认了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特而独立的文学样式”,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黄冈表示:“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特而独立的文学样式,极具战斗性,具有时代报道的特点,以具体的新闻内容为主题,以文字的形象为手段”——是现代文学中新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文学体裁”。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
独立的表现有三:一是定位为“边缘体裁”。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边缘体裁。"兼具新闻和文学特征的边缘文体兼具新闻和文学价值."现在我们看到不仅新闻和文学结合,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统计学等等也结合了。“边缘风格”是一个准确的定位。二是报告文学独立奖。1980期间,在全国举办了三次文学奖(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获奖作品80部,报告文学30部。这是报告文学的第一个奖项,标志着它与其他文学类别“并驾齐驱”。“它不再是徘徊在新闻和文学之间,常常找不到准确位置的东西,而是作为一种独立成熟的文学样式,在我们的文坛上蓬勃发展。完全有资格与小说、诗歌甚至戏剧等文学形式并驾齐驱,相互竞争。”第三,创作团队相对专业。自报告文学诞生以来,作者基本都是兼职,有记者、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客串。这一时期,虽然兼职队伍继续存在,但出现了专门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如鲁光、乔麦、陈祖芬、孟晓云、祖维、贾鲁生等。,都有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