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泉州吗?

你好,有。泉州唐代历史事件概述;

唐朝

唐太宗继位后,对全国各省县进行了大合并,根据山川和地理区域的情况,将全国分为十路。福建属岭南道,辖丰州(今泉州)、泉州(今福州)、建州(今建瓯)。

武德五年(622),凤州设南安旧县,州治在南安凤州镇。分为南安和莆田两县,隶属丰州。丰州领南安、莆田、陇西三县。

贞观元年(627年),废除凤州,南安、莆田、陇西三县并入泉州(今福州)。

黑圣元年(684),分析全州(今福州)的南安、莆田、陇西三县,均属吴荣府,府属南安市丰州镇。不久,武荣州被废,三郡仍属泉州。

九世元年(700年),泉州市鲤城区设立五榕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远四县。在北面的角落里,在易云亭建一座官邸,并建一座曹六都殿和一座参军殿。官邸前,使南街为市。不久开始在知止建城,为唐成。

景云二年(711),五榕州更名为全州,隶属周敏巡抚公署管辖。泉州建制从此开始。以后凡是提到“泉州”,都是指今天的泉州。莆田、清远两县归泉州管辖。

开元六年(718),泉州刺史冯仁之,以州治无县。请分析一下,晋江县位于南安县东南部。到目前为止,泉州有五个县。

开元年间(713 ~ 741),泉州辖南安、莆田、陇西、清远、晋江五县,37054户,约24.95万人。

天宝元年(742年),唐朝廷改州为县,泉州改名清苑县,属岭南道,统领南安、莆田、仙游(清苑县因同名改为仙游县)、晋江四郡,为中州。

天宝间(742 ~ 755),清苑县23806户,160295人。

甘源元年(758),清苑县恢复为全州。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福州升为节度使府,泉州等六州属之。

大历六年(771年),泉州仍属之。

贞元八年(792),泉州刺史重建北楼。次年,欧阳詹写了《北楼的故事》。

贞元十九年(803)、长庆二年(822)、咸通五年(864),先后对南安县的大同场(今同安县)、桃林场(今永春县)、小溪场(今安溪县)进行了分析。

贞元二十年(804)七月,由于福建观察员刘冕的表现,万剑在全州设立。涠洲岛(现在的金门)有一个牧马区。陈渊带领十二姓牧马,种植业、渔业、盐业开始兴起,人口日益繁盛。

贞元年间(785 ~ 804),永泰县归义乡归德德田(今德化)。

元和年间(806 ~ 820),泉州有35571户,238400人,由中州升为商州。

大和年间(827 ~ 835),全州刺史赵白开了人凤门和苏静两个门,合并为四个门。北墙上建了一座等候楼。东街和西街连接东西门。

大中十一年(857年)建立嘉禾里(今厦门),隶属泉州。

光启二年,王超为泉州刺史,任内建泉州子城。周三,他又走了160步,东开春门,西开苏晴门,南开重阳门,北开山门。

/view/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