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需要两个知识点,详细一点。
12、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①热分解法:适用于惰性金属,如汞、银等。
②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的金属,如铁、锡、铅等。
(3)电解法:适用于活性金属,如K、Na、Al (K、Ca、Na、Mg为电解氯化物,Al为电解Al2O3)。
13,铝及其化合物
Ⅰ.铝金属
①物理性质:银白色、软固体、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②化学性质:Al-3e-= = Al3+
a、和非金属:4Al+3O2==2Al2O3,2Al+3S==Al2S3,2Al+3Cl2==2AlCl3。
b、和酸: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在常温常压下,铝遇到浓硫酸或浓硝酸会钝化,所以可以用铝制容器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c,和强碱:2al+2noh+2h2o = = 2nalo2(偏铝酸钠)+3h 2 =(2al+2oh-+2h2o = = 2 alo 2-+3h 2 =)
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能。
d、铝热反应:2al+Fe2O3 = = 2fe+Al2O3,铝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
Ⅱ.铝化合物
①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a、用酸:Al2O3+6H+==2Al3++3H2O b、用碱:Al2O3+2OH-==2AlO2-+H2O。
②Al(OH)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性。
一、实验室配制:AlCl3+3NH3?H2O==Al(OH)3↓+3NH4Cl,Al3++3NH3?H2O==Al(OH)3↓+3NH4+
b、与酸碱反应:与酸性Al (OH) 3+3h+= Al3+3H2O和碱性Al(OH)3+OH-==AlO2-+2H2O反应。
③硫酸钾(硫酸铝钾)
硫酸氢钾?12H2O,十二水硫酸铝钾,俗名:明矾。
KAl(SO4)2==K++Al3++2SO42-,Al3+将被水解:Al3++3H2O Al(OH)3+3H+
明矾可以作为净水剂,因为Al(OH)3有很强的吸附型。
14,铁
物理性能:银白色光泽,密度高,熔点高,延展性好,导电导热性能好,可被磁铁吸引。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居第四位。
②化学性质:
a、和非金属:Fe+S==FeS,3fe+2o2 = = Fe3O4,2fe+3cl2 = = 2fecl3。
b、带水:3fe+4h2o (g) = = Fe3O4+4h2。
c、和酸(非氧化性酸):Fe+2h+= = Fe2+H2和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会被氧化成三价铁。
d、盐类:如氯化铜、硫酸铜等。,Fe+Cu2+==Fe2++Cu。
Fe2+和Fe3+离子的检测;
①溶液为浅绿色。
Fe2+ ②与KSCN溶液反应不变红,滴加氯水变红。
③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白灰绿红褐色。
(1)与无色KSCN溶液反应,变成红色。
Fe3+ ②溶液为黄色或棕黄色。
③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棕色沉淀。
15,硅及其化合物
一.硅
硅是一种爱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与氧结合,以高熔点的氧化物和硅酸盐形式存在。硅有两种:晶态和非晶态。晶体硅是一种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大,常温下不活泼。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它是一种很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伏电池等能源。
Ⅱ.硅的化合物
①二氧化硅
A.物理性质:二氧化硅有两种类型:结晶和无定形。高熔点和高硬度。
b、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SiO2+4HF==SiF4↑+2H2O
C.用途:是制造光纤的主要原料;应时生产应时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水晶经常被用来制造重要的零件、光学仪器、手工艺品等。在电子行业。石英砂通常用于制造玻璃和建筑材料。
2硅酸钠:硅酸钠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俗称硅酸钠固体和硅酸钠水溶液,常用作粘合剂、防腐剂和耐火材料。放在空气中会变质:na 2 SiO 3+CO2+H2O = = h2sio 3↓+na2co 3。实验室中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可制得硅酸盐:Na2SiO3+2HCl==2NaCl+H2SiO3↓
③硅酸盐:
一、它是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而且常常以氧化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它的表现
活性金属氧化物?更活泼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比如滑石Mg3(Si4O10)(OH)2可以表示为3MgO?4SiO2?H2O
b硅酸盐工业简介: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过加工生产硅酸盐产品的工业硅酸盐工业,主要包括陶瓷工业、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其反应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水泥的原料是粘土和石灰石;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应时,成分是Na2SiO3?卡西欧3?4SiO2陶瓷的原料是粘土。注:制备硅酸盐制品的三种传统原料中,只有陶瓷不使用石灰石。
16氯及其化合物
①物理性质:一般为黄绿色,密度大于空气,有刺激性,溶于水,有毒。
化学性质: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这使其成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反应。并且通常用作氧化剂。当它与水和碱溶液反应时,会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既作为氧化剂又作为还原剂。
分机1,氯水:氯水呈黄绿色,少量Cl2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
型存在,其主要溶质是Cl2。新鲜氯水含有Cl2、H2O、HClO、H+、Cl-、ClO-和OH-等颗粒。
资料片2。次氯酸:次氯酸(HClO)比H2CO3弱,在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漂白),易分解(生成HCl和O2)。
资料片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更稳定,更容易保存。工业上以二氧化氯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备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必须与酸(或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次氯酸,才能起到漂白作用。
17,溴和碘的特性和用途
溴碘
物理学
性质为深红褐色,密度大于水,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强腐蚀性的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气态碘在空气中呈紫红色,有刺激性气味。
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化学
能与氯反应的金属和非金属一般也能与溴和碘反应,但反应活性不如氯。
氯。氯、溴和碘的氧化强度是Cl2 > BR2 > I2。
18,二氧化硫
①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易液化,溶于水(1: 40),密度大于空气。
②化学性质:
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亚硫酸(中强酸):SO2+H2O H2SO4。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SO2+Na2SO3+H2O==2NaHSO3。
b、漂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这是暂时的漂白。
c、可还原:SO2+Cl2+2H2O==H2SO4+2HCl。
18,硫酸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密度大,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热量。
②化学性质:酸酐为SO3,在标准条件下为固体。
材料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组成特性
电离情况
H2SO4==2H++SO42-
主要颗粒H2SO4 H+、SO42-和(H2O)
颜色和状态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无色液体
四种特征酸的共性
浓硫酸的三个特性
a、吸水:带走物质中所含的水分子(它可以作为气体的干燥剂)
B.脱水性:其他物质中的H和O按照2: 1的原子数比去除,生成水。
c、强氧化:
Ⅰ.冷浓硫酸通过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来钝化铁、铝和其他金属的表面。
二。h之后有活性的金属也能与之反应(Pt和Au除外):Cu+2H2SO4(浓)= = CuSO4+SO2 ↑+2h2o。
Ⅲ.与非金属反应:C+2H2SO4(浓硫酸)= = = CO2 =+2SO2 =+2H2O。
Ⅳ.与更活泼的金属反应,但不产生H2。
d、不挥发:浓硫酸不挥发,可配制挥发性酸,如HCl: NaCl+H2SO4(浓)==NaHSO4+HCl。
三种强酸中,盐酸和硝酸是挥发性酸,硫酸是不挥发性酸。
③酸雨的形成和预防
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雾等降水过程,是雨水吸收了大量的硫和氮氧化物而形成的。
形式。硫酸雨的形成是由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造成的。
原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SO2 H2SO4 3H2SO4。在防治上,可以发展新能源,含硫燃料脱硫,提高环保意识。
19,氮及其化合物
Ⅰ.氮气(N2)
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分子结构:分子式-N2,电子-,结构式-n ≡ n
c、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很强,很难破坏,所以性质很稳定。
①与H2的反应:N2+3h 2 NH3
②与氧气反应:N2+O2 = = = = = 2NO(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2NO+O2 = = 2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水溶性气体,有毒)
3NO2+H2O = = 2HNO3+NO,所以NO中的NO2可以用水除去。
两个关系:4NO+3O2+2H2O = = 4NO3,4NO2+O2+2H2O = = 4NO3。
Ⅱ.氨气(NH3)
a、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热量,故常用作制冷剂。
b、分子结构:分子式-NH3,电子-,结构式-H-N-H。
c、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一水合氨)NH4++OH-,所以氨溶液是碱性的。
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现象:白烟。
d、氨气的制备:原理:铵盐和碱受热生成氨气。
方程式:2 NH4Cl+ca(oh)2 = = 2 NH3 ↑+ 2h2o+CaCl 2。
装置:与制氧装置相同。
收集:向下排气法(不能用排水法,因为氨极易溶于水)。
(注: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纯氨)
验证氨气是否完全收集:在试管口附近使用湿红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氨气收集完全。
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Ⅲ.铵盐
A.定义:铵离子(NH4+)和酸离子(如Cl-、SO42-和CO32-)形成的化合物,如NH4Cl和NH4HCO3。
物理性质:所有晶体,均可溶于水。
c、化学性质:
①热分解:NH4Cl = = NH3 ↑+ HCl ↑, nh4co 3 = = NH3 ↑+ CO2 ↑+ H2O。
②与碱反应:氨气,铵盐与碱加热能产生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用于检验铵离子的存在,如:NH4NO3+NaOH = = NH3 =+H2O+NaCl,离子方程式:NH4++OH-= = NH3 =+H2O,这是实验室检验铵离子的原理。
D.检验NH4+: NH4++OH-===NH3↑+H2O。操作方法是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是否变蓝。如果变成蓝色,说明有铵离子。
20.硝酸
①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的液体。浓硝酸之所以叫发烟硝酸,是因为它挥发HNO3,产生发烟现象。
②化学性质:a、酸的一般性:与碱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b、不稳定性:4hno3 = = 4no2+2h2o+O2 =,由于hno3分解生成的no2易溶于水,放置时间长了硝酸会呈黄色,只有向其中吹入空气才能消除黄色。
c、强氧化:I、与金属反应:3Cu+8HNO3(稀)= = 3cu (NO3) 2+2no =+4h2o。
Cu+4HNO3(浓)= = Cu (NO3) 2+2NO2 =+2H2O
铝和铁在室温下会在浓硝酸中钝化,所以浓硝酸可以储存在铝制或铁质的容器中。
二。与非金属反应:C+4HNO3(浓)= = CO2 = 4no2 =+2h2o。
d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按3: 1的体积比混合,能溶解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Pt、Au等。
2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组成:
原子核中的中子原子不带电荷:中子不带电荷,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组成质子数= =原子序数= =原子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数
(2)原子表示法:
a:质量数z:质子数n:中子数a = z+n。
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质子数。通过确定质子数,我们可以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③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如16O和18O、12C和14C、35Cl和37Cl。
④电子数与质子数的关系:不带电粒子:电子数= =质子数。
正粒子:电子数= =质子数-电荷数。
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数= =质子数+电荷数
⑤元素1—18(请按下图显示内存)。
何
我是一个好朋友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⑥周期表结构
短周期(周期1、2和3,元素类型分别为2、8和8)
元周期(7行)长周期(第4、5、6期,元素类型分别为18、18、32)。
质数不完全期(第七期,元素类型26,满了就是32)
周氏族(7)(ⅰA—ⅶA—ⅶA)
周期科(18行,16科)亚科(7科)(ⅰB—ⅶB—ⅶB)
表0族(稀有气体族:氦、氖、氩、氪、氙、氡)
第八组(3排)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数= =电子层数,主族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价。
⑧元素周期律:
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加(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小),非金属逐渐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小)。
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大(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小)。
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Fr是金属性最强的(自然界中的Cs,因为Fr是放射性元素)。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四个标准:
a、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和释放氢的难易程度,越剧烈越容易释放出H2,金属感越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碱性,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c、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置换(如Fe+CuSO4==FeSO4+Cu)
d、一次电池的正负极(负极活性>正极)
判断非金属强度的三个标准:
一、与H2结合的困难和产生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容易结合,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
C.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替代(如Cl2+H2S==2HCl+S↓)
注:“互证”——实力可以由依据证明,依据可以由实力推导。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 * *价键极性键
化学键的非极性键
离子键
价键:原子之间通过* * *,以电子对的形式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
非极性键:A-A型中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如H2、Cl2、O2和N2。
极性键:A-B中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有极性键,如NH3、HCl、H2O和CO2。
离子键:原子间通过获得和失去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一般形成于活性金属(1A、IIA)和活性非金属元素(ⅵ A、ⅶ A)之间。例如,离子键存在于NaCl、MgO、KOH、Na2O2和NaNO3中。
注意:有NH4+离子的一定是形成了离子键;AlCl3中没有离子键,是典型的价键。
* * *价化合物:仅由* *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如HCl、H2SO4、CO2、H2O等。
离子化合物: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如NaCl、Mg(NO3)2、KBr、NaOH和NH4Cl。
22、化学反应速率
①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降低或产物浓度的增加,v = = △ C/△ T。
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随着浓度的增加,速率也增加。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速率增加。
压力:压力增加,速率增加(只影响气体参与的反应)。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他:反应物的粒径,溶剂的性质。
23.原电池
负极(锌):Zn-2e-= = Zn2+
正极(铜):2h++2e-= = H2 =
①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的状况:
a、有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是碳棒)作为电极,其中活性较高的金属。
是负极,活性较低的金属是正极。
b、电解质溶液
c、形成闭环
24、碳氢化合物
①有机物
一个概念:含碳的化合物,除了co、CO2、碳酸盐等无机物。
b、结构特征:I、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必须形成四个价键。
二。碳原子可以和碳原子结合形成碳链,也可以和其他原子结合。
三。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
Ⅳ.碳可以形成链或环。
c、一般性质:I、大部分有机物都可以燃烧(除了四氯化碳,它不仅可以燃烧,还可以用来灭火)。
Ⅱ.大多数有机物质不溶于水(乙醇、乙酸、葡萄糖等。).
(2)碳氢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见表)。
③烷烃:
A.定义:碳与碳以单键结合,所有其他价键与氢结合形成的链状碳氢化合物称为烷烃。因为碳的所有价键都被充分利用了,所以也叫饱和烃。
b、通式:CnH2n+2,如甲烷(CH4)、乙烷(C2H6)、丁烷(C4H10)。
c、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状态由气态(1-4)变为液态(5-16),再变为固态(17及以上)。
d、化学性质(氧化反应):能燃烧,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甲烷相同。
CnH2n+2+(3n+1)/2o 2·NCO 2+(n+1)H2O
E命名(习惯命名法):碳原子数小于10的,由甲、乙、丙、丁、戊、乙、庚、甲、乙、丙命名。
(4)同分异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被称为同分异构的物质。
例如,C4H10有两种异构体:CH3 CH2 CH3(正丁烷)和CH3CHCH3(异丁烷)。
甲烷乙烯基苯
分子式CH4 C2H4 C6H6
结构式
不提出要求
结构
简单甲烷
CH2=CH2或
电子式
不提出要求
空间
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平面型平面型(无单键、无双键、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大∏键)
物理学
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密度较小的气体,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煤坑气的主要成分,无色微臭,不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有毒。
化学
性质①氧化反应:
CH4+2O2 CO2+2H2O
②取代反应:
CH4+Cl2 CH3Cl+HCl
①氧化反应:
A.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C2H4+3O2 2CO2+2H2O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
③加成聚合:
nCH2=CH2 —CH2—CH2—
产品是塑料的主要成分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①的氧化反应:
A.酸性高锰酸钾不能变色。
b . 2c6h 6+15o 2 12co 2+6H2O
②取代反应:
A.与液态溴反应:
+Br2 +HBr
B.与硝酸反应:
+HO-NO2 +H2O
③加成反应:
+3H2(环己烷)
用途可用作燃料,也可作为原料制备氯仿(CH3Cl,麻醉剂)、四氯化碳、炭黑等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和符号,水果催熟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制造塑料的有机溶剂,合成纤维等化工原料。
注:取代反应——有机分子中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有机分子中一个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直接相连的加成反应:只有原子上不去。
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烃(易取代但难添加)。
25、烃类衍生物
①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挥发性液体,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良好的溶剂。
b、分子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CH3C2OH或C2H5OH,官能团-羟基,-OH。
C.化学性质:I .与活性金属(Na)的反应:
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Ⅱ.氧化反应:燃烧:C2H5OH+3O2CO2+3H2O。
催化氧化:2CH3CH2OH+O2 2CH3CHO+2H2O
三。酯化反应:ch 3c ooh+ch 3c H2 oh ch 3c ooch 2ch 3+H2O。
乙醇的用途:燃料、医疗消毒(体积比75%)、有机溶剂和酿酒。
②醋酸: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纯醋酸叫冰醋酸。
b、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O2,结构式-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
c、化学性质:I、酸性(具有酸的一般性):比碳酸强。
2ch 3 cooh+na2co 3 = 2ch 3 coona+H2O+CO2,CH3COOH+NaOH=CH3COONa+H2O
Ⅱ.酯化反应(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有三种功能)
醋酸的使用:醋的成分(3%-5%)
③酯类:
a物理性质:密度小于水,几乎不溶于水。低级酯有特殊的香味。
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I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ch 3c ooch 2ch 3+H2O ch 3c ooh+ch 3c H2 oh
Ⅱ.碱性条件下水解:ch 3c ooch 2ch 3+NaOH ch 3c oona+ch 3c H2 oh。
26.煤、石油和天然气
①煤: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可通过干馏、气化、液化等综合利用。
蒸馏:通过沸点的差异(差异在20℃以上)将物质分离出来,经过物理变化后产品纯净。
分馏:通过沸点的差异(差异在5℃以内)将物质分离出来,产物是物理变化后的混合物。
干馏: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物质受热强烈分解,发生化学变化。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加热可分解生成炭黑和H2)。
③石油:各种烃类(烷烃、环烷烃、芳烃)的混合物,可通过分馏、裂化、裂解、催化重整等综合利用。
分馏的目的是得到各种不同碳原子的油,如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
裂解的目的是将重油裂解得到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等。),而乘积必须是一个烷烃分子加一个烯烃分子。
热解的目的是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三烯”(乙烯、丙烯、1,3-丁二烯)。
催化重整的目的是获得芳烃(苯及其同系物)。
27、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离子)方法和现象
Cl-先用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SO42-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CO32-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当Al3+加入到NaOH溶液中时,产生白色沉淀。当加入NaOH溶液时,沉淀消失。
当在KSCN溶液中加入Fe3+(★)时,溶液立即变成血红色。
NH4+(★)与NaOH溶液一起加热,释放出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a+火焰反应呈黄色。
K+火焰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I2遇到淀粉溶液能把淀粉溶液变成蓝色。
蛋白质燃烧和烧焦羽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