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探索|深圳四大古市场
市场起源于史前的物物交换,但没有市场也会有市场,最多也就算个“地摊”。直到唐代才有了卖货的地方,才算有了市场。当时,官员被任命管理市场交易。电视剧《长安最长的一天》描述了长安热闹的集市景象,东市是商店,西城是饭馆,“购物”一词由此而来。唐代也有宗教庙会,位于寺庙内或寺庙附近,包括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它们也被称为“庙会”,也是一种市场。
到了宋代,市场更加发达。电视剧《清平乐》里,连皇帝都带着公主逛市场。此外,宋代还有夜市和早市。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场形式也变得多样,不仅有季节性市场,如春节的花市,还有专门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市场,如大米市场。现在不仅农村有市场,现代城市也有周末市场和夜市,比如台湾省的观光夜市。
?自古以来发达的市场都会形成城镇。不幸的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只有香港和广东保留了传统的市场名称。从深圳坐港铁去香港,必须经过大埔墟站,还有元朗墟。在香港的屯门,有新街市,也有旧街市。
深圳虽然建市很晚,但是古迹很多,自然也保留了很多市场,其中以四大古市场最为著名。它们中的一些从古至今仍在商业和贸易中得到发展,其中一些现在已被用于其他目的。?
位于沙头角盐田,在清代是一个繁荣的市场。“东方和,也就是东方和平的意思。因为这是市场,没有房子住。所有的建筑都是商店和作坊,其中六个是药店。类似的店大大小小有50家,非常密集。”(摘自《沙头角村文化研究》)
东河,原本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因为历史事件,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沙头角划入英租界,民众出行不便,市场已不在。
今天的沙头角,因为中英街的出现,重现了东河市场的繁华。“一街两制”的特点使其成为深圳少有的免税天堂。每到周末,这里都人山人海。也许它骨子里就有商业基因。
位于罗湖东门,是清代深圳最繁华的市场。后来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成为连接粤港的门户,交通的便利加速了博览会的繁荣。甚至深圳的城市名称也来自这个古老的市场。当时深圳市场有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四个门。由于战争的破坏,只剩下东门。因此,深圳市场也被称为“东大门”。
说到东门,深圳人都知道。毕竟有句话叫“到东门才算到过深圳”。曾经繁华的市场,如今的东门步行街也是深圳最早、最大的商圈。所以有人说东门市场“潮”了300多年!可以说,没有当年的东门市场,恐怕很难有罗湖这座老城。
提示:东门老街广场有一幅青铜壁画《老东门市场图》,是深圳本地画家潘锡良创作的。这幅画能让人感受到明清时期东门市场的繁荣。
以上两个古市场均已翻新重建,已看不到当年的面貌。而观澜古市场,建于清代,但基本没有修缮或破坏,仍保持着其兴盛时期的布局和风格。以至于当我第一次踏上这里的时候,我能感觉到破碎和荒凉。
入口处有官方介绍:观澜市场是目前深圳唯一完整保存的市场街区,堪称“深圳现代民俗文化第一街”。当时这里的车流量真的很大,是外地商品进入惠州和粤北,内地商品出口国外的中转站。如今,这里虽然还挂着曾经做生意的招牌,却抵挡不住时间的侵蚀,没落了。在里面的几栋历史建筑中,有一栋观澜红楼,在一群客家青灰色建筑中格外显眼。这是一栋四层的欧式建筑,当年是外商的酒店。中西合璧的设计,现代感十足。目前整个古市场已经停业整顿,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它可能是一个旅游景点。
它是四大古遗址中最远的,位于宝安沙井。当时有康熙年间修建的深圳唯一一座古代三孔石拱桥——永兴桥,还有占地1,000平方米的广安典当行,热闹非凡。一百年后的现在,商店都空了,只剩下几条安静的街道。
新桥离城市很远,但这个古老的市场变化最大。如今已经升级为影视小镇,经常有剧组进驻,还开了餐厅和酒吧。唯一与市场接触的是节假日举办的现代集市。
现在购物的便利性不言而喻,别说点开手机各种app,就连家里的超市便利店也越来越多。圩市的历史文化已经退去,希望圩市的历史遗迹能够保留下来,让后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