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建筑设计的思考?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国家和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步入了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同时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这种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实力支撑下,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文化设施的快速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大型当代文化设施的开业,各地文化建筑(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观念和方法极大地影响着实践的方向。在获得宝贵经验的同时,有必要对这次大规模实践在规划、建筑等领域触及的诸多问题进行梳理和思考。

1融入城市,催化区域活力。

文化建筑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收集和展示地方文化资源的平台,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媒介,也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必要场所。文化建筑的选址和布局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性,对城市活力的塑造及其自身的利用效率具有双重影响。

1.1集中或分散,各地文化设施有演出、展览、科教、群艺等。不同的功能类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属性和不同的客户,其分布策略大致可分为集权和分权两种基本倾向。首先,从共时维度看,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在宏观层面上与城市的规模和空间形态有关,在微观层面上与周边环境有关。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局基本上是分级的。城市越大,阶梯差越明显。另一方面,土地利用规划仍然基于城市功能区划布局的理念。

梯级化和分区化是城市文化设施集中布局的重要原因。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城市现有文化设施的区位分布必然会影响新建设施的区位选择,城市空间的发展也会对新建文化设施的布局构成牵引。从整体上看,几十年来,由于文化设施不同程度的匮乏,中国大部分城市长期负债。这种普遍的饥渴一旦遇到大规模城市扩张的机遇,就很可能产生文化设施在新城区的时空集聚现象。而政府主导的这类公共设施建设,也有望快速推动城市空间的扩张。

第二,从建设成效来看,集权或分权各有利弊。集中模式显然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吸引眼球,从而可以快速、完整地展示一个地区文化建设的成效。但也可能导致文化集聚区的服务半径过大,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距离太远会造成客观的服务不平衡。在空间上的过度集中,也会导致不同属性的文化建筑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矛盾,因惯常的“一步到位”的诉求而失去随机调整应变的机会。分散布局由于其相对的灵活性,易于整合和带动所在地的土地价值和环境活力,便于适时适度的改造和扩张,也有利于它们充分展示各自的个性特色。而分散的布局很难形成相互的互补和呼应,也相对难以形成宏大的影响力。上述分析表明,城市文化设施的分布格局受多种时空因素的影响。

从空间格局来看,城市规模及其整体形态特征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和城市空间的拓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可避免地走向多核形态。而这样的城市往往相对拥有更多的现有文化设施。因此,其市级文化设施的布局应表现为对现有文化设施的升级和填充。所以可以采取不同文化主题和建筑类型相对分散的分布策略,也有利于服务区域的统一。比如南京主城区的文化设施是基于不同时期已有文化建筑的利用,新建的图书馆、美术馆采用类似但不集中的沿长江路分布策略(图1)。由于大城市各类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的规模规划和功能配置相对完善,不同类型的公益性文化建筑空间集中带来的集约效应并不明显。

借助城市轨道交通等快速交通系统,使不同文化设施之间、文化设施与居住区之间形成新的网络体系成为可能。相反,在中小城市,由于规模和距离的相对压缩,公益性文化设施的相对集中显然具有功能互补、设施共享、空间整合、服务增值、节约成本等更大优势。特别是在广大的县、市、镇,这种集中布局可以进一步表现为典型的文化建筑综合体模式。四川绵竹文化馆作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以综合体的形式实现了多图书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2)。

1.2整合与联动促进充满活力的城市中的文化设施不是孤立的,而是置于更大的功能体系和空间结构中。在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转型的过程中,针对土地资源的混合利用,将文化设施与相关公共设施、产业的联动效率翻倍,通过鼓励城市公共活动的整合,促进地段环境的持续活力。深圳市蔡屋围中心区城市更新规划以深圳大剧院为核心,与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和以创意设计为主题的文化产业空间形成连续或相邻的街区结构,通过有序混搭,打造休闲与生产融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交流中心(图3)。

文化设施的布局和城市绿地、商业、交通等公共设施的融合,正在创造新的活力。山西省临汾市即将建设的博物馆、图书馆与汾河滨河绿地的整合规划,既增强了景观绿地的环境活力,又有利于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图4)。天津文化中心的整体设计在地面上下空间的利用、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道路沉陷留下的地面开放空间等方面呈现出精细的整合与联动形式。文化设施在城市功能空间和形态尺度层面的一体化建设,体现了其回归城市生活的健康取向。这种整体性思维凸显了文化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密切关系,对建筑师提出了更宏观的思维视野和更复杂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

2 .注重策划,加强内容建设

与一般建筑类型相比,文化设施的建设往往被赋予更高的文化象征意义,文化建筑的设计相对更具主观性和灵活性。在当代信息快速互动和建筑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近年来新建的文化建筑整体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特征。设计领域,从环境设计、外部造型、建筑材料到室内空间,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理念探索和方法创新的激情。而新的创作理念客观上带来了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不断突破。但在形式创新的热情之外,内涵和内容建设的拷问和探索依然面临挑战。有些项目建成后难以正常使用,华丽的外表掩盖着空洞的内容。显然,内容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关注。当代文化设施的内容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学科参与、相互互动和融合的时代。

2.1因地制宜,规划第一个项目规划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从项目选址、用地策略到功能构成、规模,从建设资金投入、方案规划到后期使用维护,都是项目规划必不可少的内容。一个完整的项目规划对文化设施设计和建设的科学合理性有着前提性的影响,尤其是集中建设的大型文化项目。从近年来国内文化中心项目的实践来看,以下现象在规划过程中值得深入观察和探讨。一种是土地混合使用模式。基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区域活力的塑造,一些综合性文化项目正在尝试与城市商业服务功能相结合。

天津文化中心采用的策略是,在地块内,文化建筑和商业建筑相邻布置。常州文化中心采用地上文化综合体和地下商业设施的垂直分区策略。两种模式都有助于提升区域活力,前者更有利于实现不同投资者的诉求,后者更适合鼓励和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1)。二是文化服务功能的兼容与融合。不同文化类型的空间集聚带来了功能和空间集约组织的可能。比如博物馆、图书馆的学术交流报告厅可以合并成组,群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各种培训单元、多功能活动厅可以一起使用。这种空间的兼容集约利用,不仅会带来设计策略的调整,客观上也会挑战部门垂直管理的传统,需要整合后期的物业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设施整合是建立在功能和空间的兼容基础上的,其集约效率往往与项目规模的增加成反比。

所以更适合小型的综合性文化设施。三是资金投入计划。基于科学规划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方案阶段难以成型,项目会因为设计后期的成本约束而陷入两难的局面。由于公益性文化设施更多由政府投入,文化建筑在形态设计上有更灵活丰富的可能性,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成本对于文化建筑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约束力具有更突出的意义。

2.2功能导向,塑造场所建筑的存在首先是因为使用需求,文化建筑也不例外。文化建筑的历史演变总是伴随着对行为需求的理解及其应对策略的变化。所谓功能形态,就是建筑中对人的使用需求的研究和表达。不同类型的观演关系导致了不同的厅堂空间形态;博物馆从单一的收藏转变为展示,再发展为参与式体验,促进了其空间格局的根本转变。辅助空间和主要功能空间应保持适当的规模平衡和连续的秩序。虽然文化建筑中公共空间的塑造具有服务、交流、仪式等多重意义,也是设计趣味表达的重要环节,但规模过大的大堂并不值得一走。

与基本需求相对应的主体功能空间的不断研究和设计,是文化建筑设计中最关键的内在焦点。文化建筑的核心空间形态总是随着文化观念的演变、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而更新。比如图书馆藏书与阅读关系的变化,带来了开架书库和开架阅读的新形式。20世纪初,射频识别技术(RFID)首次被引入北美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推动了新一代图书馆空间形态的诞生。深圳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RFID技术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其最大空间开放度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阅读空间平行模式,为读者创造了最大限度的自由选择机会(图5)。

另一方面,核心功能设计的合理性要以因地制宜为理念,不盲目追求最高配置,或者所谓的几十年落后。剧院观影设施的空间形式和舞台设备要适合当地最常见的典型演出形式,不一定是主舞台加背景,平台转盘加升降台。一些剧场的舞台设备长期闲置,不仅占用空间,而且难以持续维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进一步说明了完整的项目规划的重要性,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寓教于乐的文化体验之旅是文化建筑的本质内涵,这种持续的体验是通过系统的场所创造来实现的。中国很多地方的古院落、剧院、茶馆、书店等传统文化设施,为塑造存在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场所创造突破了建筑对象的狭隘概念,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这个特定的地方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植根于当地的文化习俗,并融入日常的城镇景观和街道生活。建设一个地方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对特定人群的充分尊重和关怀。在宁波帮博物馆的设计中,风、光、院、廊、室外与室内、空间与设施构成了一种持续互动的人文体验,处处体现着对使用者行为心理的理解、支持和引导。当代美术馆中的互动行为艺术、科技馆中的参与式活动空间以及基于多媒体电子技术的互动触摸展示,展现了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理念的文化建筑新的发展方向。文化设施不应该仅仅是封闭的黑盒子的排列组合,更应该是一种景观的标志,或者是一种宏伟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它们应该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公民场所,以鼓励和引导人们进入并参与活力重建。

三路集成的集成设计

由于特定的文化属性和相对复杂的功能空间构成,文化建筑往往具有突出的技术复杂性,建筑设计、结构技术和设备技术乃至施工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近代以来,科技实力的不断进步和日益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得几乎所有的奇思妙想都能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建构,但也可能助长了一种违背科学理性甚至矫揉造作的设计氛围。这种虚荣心往往以文化为名,更要警惕。价值观的判断和理性的方法思考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建筑形式的有机性不仅包括建筑与环境、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还包括物理空间系统和结构设备系统的有机整合。

在建筑史上,那些闪耀着人文光辉和科技创造力的不朽经典时刻提醒我们,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合作角色,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造力往往成为推动建筑创新的不竭动力。相反,所谓的眼镜造型一旦缺乏技术逻辑,就很难掩饰其内部结构的混乱和尴尬。在建筑学面临越来越复杂的人文和科学拷问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接受一种基于目标整合的系统整合思想。设计方法论学者乔治?乔治·埃尔文在《建筑中的整合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整体性、联系性、共享性、连续性和适应性的整合原则,为建筑的整合设计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方法。作者认为建筑以空间需求为目标,其功能、结构、设备、陈设也以自身系统网络特征表现为不同的空间占有和建造方式。

因此,可以认为空间是建筑内部各系统相互支撑和协调的基本集成平台。这种整合的设计思想及其策略也可以应用于地段环境的持续整合,其本质是通过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环境的和谐与资源的节约。集成设计不仅表现为内部要素通过紧密的集成和交互达到系统功能倍增的状态,也意味着相关专业工作之间传统的线性设计过程转变为网络化的交互过程。例如,中国博物馆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和展览设计早已习惯了传统的交接程序。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甚至在对藏品不甚了解的前提下就已经开始,展览的设计与土建同时开始。

这种程序模式必然导致建筑空间设计与展示格局的冲突和矛盾。建筑空间设计应以展示为目标,展示设计的本质是以人和展品的最佳体验为目的,深化空间的设计过程。只有通过建筑与会展专业的综合整合过程,才有可能最终形成适合展品和观众的整体展览环境。专业互动与融合是未来文化建筑设计组织整合的重要方向。作为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程的突出标志,文化建筑的物质构成复杂程度和建造维护成本明显高于普通建筑,其固有的公共性往往使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积极健康的文化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具有更加突出的示范意义。

文化设施从规划布局到建筑设计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而是要植根于特定的环境和需求。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城市规模和形态的差异、历史文化的特点、经济发展的不同条件、具体的建设和运营策略交织在一起,决定了文化建筑设计和建设的多元化路径和表现形式。从封闭的单一设施到开放的城市功能结构环节,从华丽的造型到关怀公共环境,从狭隘的工程设计到持续的全过程整合,文化建筑的内涵和外延正在经历新的洗礼,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