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吴哥古迹的历史演变
吴哥古迹有600多处,分布在面积45平方公里的森林中。大吴哥窟和小吴哥窟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精致的宝塔和众多的石雕,非常壮观。这些宝塔都是用巨大的石头建造的,其中一些重达8吨以上。佛塔上雕刻着各种形状的雕像,有的高达数米,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吴哥窟的五座莲花花蕾般的佛塔高耸入云,是高棉人引以为豪的精美建筑。除了吴哥窟,吴哥窟和三个首都中心,Banteay Srei和天空宫殿也是吴哥窟著名的景点。天宫是一座全石结构建筑,建于11世纪。宫殿建在12米高的高台上,呈金字塔形,分三层。台中市中心有一座塔,漆成金色,光芒四射。高台被石头回廊环绕着。因平台较高,给人一种悬在空中的感觉,故名。
被称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的班迭雷(Banteay Srei),原名希瓦宫(Shiva Palace),位于吴哥东部东北约25公里处。建于吴哥王朝叶巴马五世元年(公元968年)。它长200米,宽100米,中间有三个平行的塔形神龛和对称的附属大厅。红塔建在一米多高的基座上,中间最高的一座,约10米。中间的神殿是供奉湿婆的,南边的神殿是供奉梵天的,北边的神殿是供奉毗湿奴的。每座宝塔的东、南、北各有一扇门,门的高度只有1.2米,朝拜者要屈膝才能进入。每扇门前都有一对守护神的石雕,两侧墙上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和仙女的浮雕。佛塔寺外围有三座环绕塔。内外墙之间有牌坊、雕刻石柱、石碑。整个塔群雄伟壮观,建筑独特,雕刻精美。每座宝塔都刻有各种鬼神罗刹的雕像。塔基和两侧的神龛、门楼也是各种浮雕,大多记录了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抗击外敌侵略的战斗场面。1431年吴哥窟被暹罗攻陷时,班迭斯雷也被灭。
吴哥的大部分建筑已经坍塌成废墟,但吴哥古迹的规模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艺术仍然令人惊叹。考古学家将其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作为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整个吴哥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