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例子。
泰勒斯的哲学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万物皆水生,万物归于水”。他认为世界本来就是水。古希腊七贤各有一句特别著名的格言,他的格言是:“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观察洪水,他有很多经验。他仔细阅读了尼罗河每年涨潮和落潮的记录,亲眼目睹了河水后退的现象。
他发现,每次洪水退去,不仅留下肥沃的淤泥,淤泥中还留下无数微小的病菌和幼虫。他将这一现象与原始的埃及神话上帝创造了宇宙相结合,得出了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结论。
对泰勒斯来说,水是世界最初的基本元素。埃及祭司声称地球是从海底升起的,而泰勒斯认为地球是浮在水面上的。
2.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远燃烧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主张火和万物可以相互转化,但没有解释这种转化是如何进行的。这反映了他哲学上的晦涩和神秘主义。他认为火的燃烧有一定的尺度和逻各斯思想。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起源是火,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这个有序的宇宙不是上帝或人类创造的。
宇宙本身就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是由它自己的逻各斯规定的。这是赫拉克利特理论的精髓,是对古代米利都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深入发展。
3.根据中国古代五行学说,金木的火、水、土是产生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宇宙万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五行的含义包括阴阳演变的五种基本趋势:水(润下)、火(灼上)、金(敛)、木(延)、土(中和)。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和变换关系。阴阳是古代对立统一的理论,五行是原始系统理论。
4.古代欧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德谟克里特斯讨论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观点。他认为万物的起源是原子和虚无。原子是物质最后不可分割的粒子。它们的基本属性是“饱满”,每个原子都没有空隙。虚空的本质是空,原子可以在其中运动,这就为原子运动提供了条件。
道尔顿?为了使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概念成为现实和有用的假设,他给元素赋予符号并把它们组合成化合物,做出了14个元素的原子尺度。
5.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
气一元论,即天地万物一口气而生,天地万物无非气一元论。而且还有一个关键,心气,心气对,心气感同身受。粗心是重的,冷心有冷气,精微心有精微气,浊气可使心浊,浮躁气可使心浮躁。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起源归结于一种或某种特定物质形式的局限,但它仍然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百度百科-古代朴素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