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雨花石的记载?
三百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强烈上升,长江流域西部进一步上升。唐古拉格拉丹冬雪岭冰川形成的冰融水,由于阳光、风化、融水,最后汇成汹涌的波涛,冲出青藏高原,切割巫山绝壁,使东西古长江相通。
从此,长江犹如一条银龙,咆哮翻滚,拍打着峭壁,冲击着嶙峋的山石。6300公里后,一路跑到东海。这个过程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到达下游平坦地带的南靖段,逐渐沉积形成雨花台砾石层,施宇华就是其中之一。
如在南京夏朝遗址中,发现有76块天然花石,即雨花石,埋藏在多座墓葬中,每座墓中有两三块雨花石,有的放在死者口中。
据说玄宫建于夏朝,用的石头是玛瑙做的,用来美化环境。这是第一次。这是已知的关于雨花石文化的最早证据,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夏商代,雨花石已经作为珠宝被珍藏。
夏朝以后,雨花石在春秋时期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写了《尚书》?龚宇记载:“扬州宫耀坤。”描述姚坤似玉而非玉,晶莹剔透,可能被后人称为“雨花石”,是对雨花石最早的描述。
秦朝统治全国,南京属于楚国,所以生产出来的雨花石自然在秦朝被寻找。赵岩的收藏,汉魏的经营,齐楚的精英都是“叮叮当当的玉金块”,其中玉珠必出楚。楚之美石,雨花石自然是个例。
南北朝以来,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笑傲烟云,唐宋达到顶峰。神奇的雨花石已成为石中之宝,被誉为“石中皇后”,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藏。其文化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关于雨花石的起源,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南朝梁时,有一个叫广韵的和尚,每到一处讲佛法,都很少有人听。看到这种情况没有改善的迹象,广韵开始感到有点气馁。
一天晚上,当广韵解释完佛经坐在路边叹气时,他遇到了一个乞讨的老妇人。
老妇人吃完广韵大师给她的干粮后,从破袋子里拿出一对麻鞋交给广韵,告诉他戴上它,四处传播佛法。并告诉他鞋子烂在哪里,让他在那里安家,长期讲课。老太太说完就突然不见了。
我不知道广韵去了多少地方,但他脚上的麻鞋总是很耐穿。直到他来到南京的石岗子,麻鞋突然烂掉了。从此,他听了老婆婆的话,在石头山上结了好婚,还教了佛经。刚开始听的人不多,但讲了一段时间后,相信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天,他讲佛经,讲得很投入,摸了一会儿神仙,天上就开始下五颜六色的雨。奇怪的是,这些雨滴一落到地上,就变成了晶莹剔透的鹅卵石,上面有五颜六色的图案。
因为这些鹅卵石是被天上落下的雨滴融化的,所以人们称之为“雨花石”。从此,在广韵讲学的石岗子也被称为“雨花台”。
当时雨花石中的名品,如“龙带宝遮朝日”,都是粉红色的,像丹霞映海。这块石头的美在于有两条龙在翱翔,龙是绿色的,上面覆盖着红色的云,顶部洁白如玉山,红色的云中仍然有一个金色的太阳。
再比如《平宅一枝花》。石头五颜六色,上面有一座太湖石的山峰,洞穴精致。洞内有花有叶的倒影,上面还装饰了几朵红色的牡丹。花和叶都是神圣的和有形状的。
雨花的名石“黄石公”呈椭圆形,黄色和白色相间。石一端生“公”字,笔画如书,似北魏“公”字,反。
此后,雨花石被视为观赏宝石或镶嵌在各种器皿中,以增加其美感。
唐代的《杜阳杂本》记载了南齐潘的《九玉钗》,上面刻有九种颜色,“玉儿”二字自然刻在石头上。郁儿是潘妃的昵称,巧妙而美丽,自然生成。
唐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出嫁时陪嫁,从南齐到晚唐,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收集。可见雨花石的收藏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并影响到唐代。
陈朝沉迷于雨花石也不示弱。曾经,顽石被封为三品,唐人爱石之风蔓延到文人阶层。在唐代,李白、杜甫、王维等人都写过赞美石头的诗。万度第一部石谱《云林石谱》出现在南宋,其中曾说:
江宁府的河里有石子,叫螺蛳,那里有五色。一般和柳河县灵岩等地出产的玛瑙没什么区别。质地光亮如茧,石面看起来通透润泽喜人。
这是最早描述雨花石的石谱。
南宋末年,大收藏家周觅也记载了他对雨花石的喜爱,并对雨花石宝藏作了最早的描述:“三寸后,声潺潺,盖空,故也。”可见,在南宋时期,雨花石已经成为人们眼中的瑰宝,备受瞩目。
明太祖朱元璋六十大寿时,最宠爱的孙子朱允炆在盘子上拼出“长命无疆”四个大字,加上一块形似桃子的雨花石,作为生日礼物,令皇室、官员、官吏无不惊叹不已,喜出望外。
朱允炆称帝后,仍对雨花石情有独钟,内宫他的办公桌上也有雨花石的供品。
明代书法家米,是石的朋友,又叫,名石一男。米万中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后代。他一生擅长书画。>明末董其昌素有“东南北稻”之称。
米于1595年考中进士,次年任柳河县令。米万中感叹五颜六色的雨花石为奇观,所以他要求以高价精美。当地人争相提供他们喜欢的石头,有一段时间,许多奇怪的石头收集在米万中的手中。
米·万中收藏的雨花石,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容器。常在“雅斋孤赏,自我品味,终日不知疲倦”其中最好的宝石是庐山瀑布、藻粉、千珠万珠、三座山半从天而降、白雪盖山。并请吴文仲画《灵岩图》,徐自勉写序写《灵山石图》。
米对雨花石的鉴赏和宣传功不可没。米·万中热爱石头,被称为“石头白痴”。他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以其精美小巧的奇石收藏而闻名。
此后,林在雨花石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挑选了35幅《素原石谱》,精心绘制,每幅都有很好的名字。林在苏园建了一座“玄尺亭”,专门收藏奇石。他把江南各种地貌的奇石都收集起来放在亭子里,经常欣赏。
朋友何士毅送给林几块雨花石。他把它们放在“青莲船”上,反复欣赏。又一一绘人物、诵碑文,附于《素媛石谱》末,以“青莲奇石”命名。
明末清初,徐荣以雨花石为题,写了一首七律诗。张岱在《雨花石》一文中说:“大父收雨花石,三代之后,得六万五千四百三十八+03块……”
在此之后,姜也是雨花石的热心收藏者。蒋,本名蒋绍枢,明末清初藏书家、学者。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明代经常见到来自西方的人,所以江所藏的雨花石也被称为“西方美人”。这块石头长1.5寸,宽0.8寸,草黄色,椭圆形,扁平。桌子上放着一个西方美女的头型,头上戴着一顶帽子,肩膀被削,裙子被修剪,腰细腮美,胸凹身轻,身材全黑。
再如雨花石的“暗香薄影”,圆润,质地淡黄,润泽淡雅,上有绿枝,四周有粉纹,清新艳丽,似一朵梅花,颇有诗意。
还有雨花神秘的“太极图”。石头呈球形,黑白相间,边界呈弧形,成为非常规范的太极图。
蒋绍枢的祖先奴公是史的侄子。有一次,他和石云一起去古玩市场,看到一块圆形的石头,听起来像空心的石头。石云认为这是一个粗糙的玉石,所以他买回来后请人切开它。乍看之下,有的天驰图,黑白相间,阴阳互置,边缘被一条红线环绕,似夏。而名为“云翔白鹤”的雨花石,苍白如云,一只白鹤腾云驾雾,翱翔的神态栩栩如生。另外,生活中很有意思的“松鼠葡萄”,是用石头做成的,肾形,酱黄色。里面有一只黑松鼠,翘着尾巴,吃着一串葡萄。“梅朱兰居”由四块雨花石组成,梅石横斜;石兰油坊吐槽;竹石抱空传翠;菊石傲霜正对着风。四块石头各有奇景。罕见的“猫鸟两栖”石,顶部有两只鸟栖息在树枝上,底部有两只猫相对而卧,看起来光芒四射。神奇的孤儿“老龟鹅”,这块石头黑白相间,一边是一只老龟伸着脖子的大图像,另一边是一只天真的小鹅。
《西游记》小说和京剧在清代开始流传,于是有些雨花石被命名为“悟空胖”,颜色像豇豆,石桌上凸出一条元宝形的曲线,就在曲线中间上方,诞生了两个平行的小白圈,圈里还是豇豆红,很像京剧舞台上孙悟空的脸谱。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61年,六次南巡。南京是必去之地。以雨花台为题材的诗歌有《雨花台口号》、《雨花台的故事》等五首。莫愁湖旁的景观石上,有一句诗“不要对一块顽石嗤之以鼻,它长得丑,皇帝曾用它来补天”。
乾隆皇帝珍藏了四块雨花石。其中一个龙首很神奇,被称为“真龙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