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对当前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出版于1880。在保罗·拉夫法格的要求下,恩格斯把《反都灵》中的三章(第1章、第1章和第二章导言)改写成一部独立的、通俗的著作,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导论》。恩格斯的这些论断,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读了《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一文。正文分为三章,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下面,我就来阐述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我的理解。
任何具有重要价值的意识形态理论都有其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现代社会主义理论也不例外。恩格斯在文章的开头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而言,首先是对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进行调查的结果。”
恩格斯在第一章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三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高级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这三种空想社会主义分别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在这一章中,恩格斯集中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重点论述了19世纪初三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积极思想成就和历史局限性,说明了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必须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立足于现实。在这一章中,恩格斯详细介绍了三种空想社会主义,既阐述了他们理论中的积极和先进因素,也指出了他们理论中的漏洞和不足。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理论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暴露不彻底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他们全面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化是一个不断进步和渐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学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和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未来新社会的设想,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实践了这些设想。这三人的理论和实践虽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仍存在理论缺陷。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仍然没能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没有意识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是实现旧式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这些理论缺陷是历史唯心主义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是很发达,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1800左右,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冲突才刚刚开始形成,解决这些冲突的手段更是如此。”但是,当时作为新阶级的胚胎,脱离了这些人而没有财产的无产阶级,是完全不能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的。它显示了一种受压迫的痛苦程度,这种痛苦无法帮助自己,最多只能从外部和上面获得帮助。但是,处处冲破幻想的外壳所透露出的天才萌芽和天才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
恩格斯在文章中说:“不成熟的理论是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和不成熟的阶级条件相适应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来自于思想。”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为一种幻想。越是细致透彻,就越会陷入纯粹的幻想。”由此可见,三大社会主义理论从产生之初就注定只是空想。
然而,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同时,恩格斯还强调,三大梦想家的思想在19世纪长期支配着英法两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各种“折中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他们的共同点是基于历史唯心主义。为了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我们必须“把它放在现实的基础上”,即放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在第二章中,恩格斯主要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相关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历史观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重新审视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剥离了唯心主义最后的避难所——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过去的一切历史,除了原始状态以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挣扎中的社会阶层,是任何时代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是各自时代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每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了一个现实基础,每个历史时期的一切上层建筑,无论是法律设施、政治设施还是宗教、哲学等观念形态,归根到底都要以这个基础来解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的偶然发现,而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历史产生的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和经济过程;并在由此产生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
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不同于以往所有的历史理论。它
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只是追求自己目标的人的活动。唯物史观的意思是“以人的存在来解释人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人的意识来解释人的意识”。
唯物史观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是必然的,它的灭亡也是必然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本质,于是剩余价值理论就创立了。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是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的剥削;即使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的全部价值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他从这种劳动中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种劳动付出的要多得多;归根到底,这个剩余价值构成了无产阶级手中资本量不断增加所积累的价值。这就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生产的过程。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撕下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在第三章中,恩格斯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预言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任务。这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部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有权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即从占有到占有的转化,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阐述的,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而这种矛盾“已经包含了一切现代冲突的种子”。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来越占优势,“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必然会越来越明显。”
恩格斯遵循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简要概括为三个阶段,即:(1)中世纪社会:(2)个体小生产;资本主义革命:起初是通过简单的合作和工场手工业对工业的改造;
(3)无产阶级革命,矛盾的解决:无产阶级将获得公共权力,并利用这种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成公共财产。恩格斯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将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的相对降低,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和比例的经常失调,从而产生经济危机。购买力相对降低,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比例经常失衡,从而引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恶性循环的结果。危机极大地损害了生产力,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激化了阶级斗争。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它无力继续控制这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要求用它日益增长的力量来消除这种矛盾,摆脱它作为资本的属性,并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因此,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分析,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走向科学的转变,
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虽然是100多年前提出的,但对我们今天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也有重要意义。
首先,恩格斯的分析方法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论。从这部著作可以看出,恩格斯首先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通过深刻的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本质,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步骤。我们分析当下的资本主义,不要拘泥于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在今天仍然有用。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它为各种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了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各个主要方面和整个矛盾发展过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但是,剩余价值理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其他社会,不仅可以解释和解决经济问题,还可以解释和解决生活、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大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集中表现,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科技进步,以国际金融资本为主导资本形态,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媒介,逐步发展和形成世界市场的过程。因此,只有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以生产力发展和资本关系扩张这两个思维坐标来分析科技进步和三大资本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科学认识。
最后,我坚信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通过恩格斯科学而深入的分析,我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不可逆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但是,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还是有很好的市场,资产阶级还是受欢迎的;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不能盲目乐观,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现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直到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对继续研究生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和漫长的过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学习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新,甚至创造新的理论,我们都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这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同时要懂得有选择地学习和研究已有的知识理论,因为以前的研究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有些在当时看起来正确的理论在当代可能是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学习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