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有什么特产?

爱豆腐果

爱心豆腐果是贵阳著名的风味小吃。它的主料是切成长方形的白豆腐。制作时,在铁烤床上涂油,用糠壳作燃料,将豆腐块放在铁烤床上,不断翻动,直至皮色为黄亮。食用时配以酱油、味精、香醋、胡椒粉、香油、葱花、姜末等酱料。,趁热蘸着吃。其特点是外脆内嫩,咸辣爽滑香浓,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省时省力。是贵州很受欢迎的小吃。

原材料:

酸汤豆腐500克,破耳根150克。

辣椒粉、酱油、盐、味精、香油、苦蒜、山苍子、胡椒粉、姜米、葱花和碱水。

生产方法:

豆腐切成宽5cm、长7cm、厚3cm的长方块,用碱水浸泡,取出后放入竹篮中,盖上湿布,发酵12小时以上。将碎穗根、苦蒜切碎,放入碗中,加入酱油、味精、香油、花椒粉、辣椒粉、姜、葱花,拌匀,制成调料。把发酵好的豆腐放在专制的铁炉上,用炭渣烤到豆腐两面都是黄的,里面很嫩,然后用竹片把一边切开做一个口,把拌好的调料舀进去。

风味特征:

表面淡黄、麻辣、清香、嫩辣、开胃、生津。

技术要点:

豆腐发酵时间不要太长,用手摸摸,感觉黏黏的就可以了。

营养价值:豆腐——豆腐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品,具有益气补虚等多种功效。一般100g豆腐的含钙量为140mg-160mg,豆腐的蛋白质含量在植物性食物中比较高。贵阳丝娃娃

丝绸娃娃

丝娃娃,也叫素春卷,是贵阳街头最常见的小吃。这个名字一看真的很震撼,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对着高徒带来的娃娃形状的长生果大喊:罪啊,罪啊!丝绸娃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形状有大有小,像一个瘦弱的婴儿。“宝贝”是一种用米粉烤制的薄饼,薄如纸——只有手掌大小。然后卷入萝卜丝、碎耳根(鱼腥草。)、海带丝、黄瓜丝、粉条、腌萝卜、炒黄豆、烧辣椒等。吃的时候当然少不了注入酸辣的汁液。而且这种果汁是好味道的精华,各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绝招。

丝绸娃娃便宜,好吃,受欢迎。贵阳很多丝娃娃大排档都是沿街设置的,挺有特色的。每个摊位都很长,排着小凳子。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丝,有十几二十个品种。菜丝切得很细,红、白、黄、黑等各种颜色相互交替,非常好看。摊主会在食客面前放一小碟煎饼和一碗当地的调料,让食客自己拌料。调料、糖、酱油、醋、食用油一应俱全。丝娃娃是一个直径两寸的小圆盘,外面包着一点粉条,绿豆芽,生菜丝,海带,萝卜丝,脆皮黄豆。吃的时候,倒一个小勺子,里面有酱油、醋、胡椒粉、香葱、味精等做成的调料。,外软内脆,酸辣可口,风味独特。

如今,丝绸娃娃也进入了高雅的殿堂,在婚礼仪式中也出现在酒桌上。不清楚是为了弘扬当地文化还是取其寓意——人偶。你也可以在北京吃到这种传统的贵州风味小吃。素菜酥脆嫩滑,酸酸爽口,入口的一瞬间,一股凉意渗入心脾,让人无比舒服。

原材料:

精粉250克,绿豆芽50克,海带丝25克,酸萝卜丝25克,萝卜丝25克,碎耳根结25克,芹菜结25克,蕨菜结25克,凉面25克,笋丝25克,酥黄豆20克。

调料:

盐、香油、酱油、醋、味精、姜沫、葱花等。

生产方法:

丝绸娃娃

面粉加水,揉少许盐调匀(水与面粉的比例为65,438+0: 6),烧热锅,刷油晾干,然后左手抓面团滚到锅底,形成直径9厘米的圆形薄皮,立即用右手提起,做成几十个张春卷,放入蒸笼蒸熟,使其变软,便于装饭。有些家庭还使用电熨斗来制作薄皮蛋糕。你可以用杵把面团放在熨斗底部做成一块。然后将绿豆芽、海带、芹菜、蕨菜用开水焯一下。如果材料丰富,可以放几十盘,凉面、粉条、腌萝卜、胡萝卜丝、脆皮哨子、破耳朵、生菜丝、黄瓜丝,分别放入小盘,小碗放酱油、醋、黄瓜。将各种素菜丝放入春卷的皮中,包裹成上大下小的口袋形状。加入脆大豆,倒入胡椒粉汁。

风味特征:

素菜脆嫩,酸酸爽口,开胃健脾。是贵阳流行的著名小吃。

花溪牛肉面

“花溪王集牛肉粉”始创于1976,走过了25年的风雨历程。其独特秘制的汤料,贵州当地上乘的天然牛肉,精细的工艺,严格的制作程序——煮、挂、卤制、勾兑、浸泡。再加上经营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牛肉粉这种特色小吃,作为一门生意来经营,多年来一直实行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所以每一碗浓稠可口的牛肉粉都以其低廉的价格,实惠的内容,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及国外的客人。“华西王集牛肉粉”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的加盟。逐步发展成今天在省内外拥有10多家直营店和数十家加盟店的规模。加盟店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

花溪是贵阳的一个地名。当地人喜欢吃辣椒,更喜欢吃这种花溪牛肉粉。这个粉其实就是加了牛肉的粉,但是煮的时候很有讲究:牛肉洗净切成大块,放在锅里煮至半熟,放入清水、糖、香料在干净的锅里煮至牛肉半熟,捞出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另一半牛肉切成方形方块,用小火炖。泡好的酸莲切块,香菜切段备用。米粉在沸水锅里烫透,捞出放入面条碗中。然后将牛肉片、炖牛肉丁、酸莲白、香菜放在面粉上,舀入原汁汤、混合油、味精、花椒粉、胡椒粉,就是色香味俱全的地道贵州美食。

肠旺面

王昌面是贵州著名的风味小吃。在贵州众多的小吃中,王昌面有山西刀削面的刀法,兰州拉面的劲道,四川担担面的水分,武汉热干面的醇香,以色、香、味“三绝”著称,具有血嫩、面脆、麻香、汤鲜,红而不辣、油而不腻、酥而不生的特点。

它的主要原料是猪大肠、新鲜猪血和蛋卷面。配料和调料有20多种。主料和配料都很讲究。猪的大肠越肥越好。里外洗净,用盐和醋反复搓,把黏糊糊的东西搓到肠壁上,再用清水反复浸泡,去除腥味。然后放入木盆或瓷陶盆中(切忌放在金属器皿中),将肠椒、山奈、八角放入锅中煮熟,再取出切成片。然后将姜、葱、山奈、八角放入砂锅中慢炖。血很嫩,吃的时候还要切成块放在汤锅里。脆皮哨子等食材是猪的烂头肉或五花肉,以鸡蛋面、肥肠、血旺、脆皮哨子四种原料为基础,再加入鸡汤、红辣椒等调料。经过12道工序,生产出成品。它的汤是鲜红色的,面条是蛋黄的,肥肠是白色的,葱花是淡绿色的,豆芽是金黄色的。盛在碗里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咽下去就更香了。面条酥脆爽口,食之不黏;肉哨子脆脆的,肠子鲜嫩;辣而不凶,油而不腻;汤很好吃,回味很长。

王昌面条起源于清末。据说100多年前,贵阳北门桥一带就有多起肉案。桥上有两家面馆,福面馆和燕面馆。他们用猪肉肥肠和猪血制作香肠面,以吸引前来购买肉类和蔬菜的顾客。两家面馆相互竞争,提高了王昌面的质量,最终在桂阳销售。

香肠面之所以独特,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持久的肥肠和强劲的血液流动,还因为它有着和肥肠一样重要的酥脆和强劲的血液流动。说白了就是用肥肠和血旺分别做香肠酱和旺酱,再用五花肉做脆皮酱,再用香肠油、脆皮酱和辣椒油做红油,从而形成了香肠面“三酱”和红油的基本特征。

香肠面条的特点是它的面条制作工艺有点特别。香肠面用的面是手工鸡蛋面。制作时用上等面粉500克,加入鸡蛋4个,食用碱少许,水适量,反复揉搓成水拌面团。然后将面团放在特制的案板上,反复折叠挤压成缎子般薄的面片,再撒上豆粉作粉,折叠起来切成细丝。整个操作过程有“三转四乘九切”之说。

王昌面的煮面也很讲究。正宗的王昌面条是在碗里煮的,从不一次用大锅。每碗方便面80g左右。摇一摇,放入开水锅中煮至沸腾。当它沸腾时,用竹筷子夹起面条,看看它们是否直。如果是直的,就用漏勺捞起,然后往漏勺里倒一碗凉水,再迅速把面条放进汤锅里加热,这样面条就“绷紧”了,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在豆芽底部的碗中,将鸡汤倒入碗中,加入肥肠片、血旺片和脆皮臊,最后倒入红油,撒上葱花。

简明菜单

原材料:

鸡蛋面90g,猪肠50g,五花肉250g,血旺25g,绿豆芽15g,白铁皮豆腐250g。

调料:

三合一油、巴赞椒、腐乳、味精、甜酒、花椒粉、蒜泥、姜末、葱花、高汤等适量。

练习:

1,做饭。猪肠洗净去腥,煮至半熟,捞出切块,加香料同煮。

2.五花肉煮熟后切成小丁。锅里加盐炒油后,把油倒入甜酒里,煮点醋,炒成脆哨。

3.豆腐切块,用盐水浸泡,沥干水分,煎成泡泡哨。

4.油锅中加入脆皮哨子油、肠油、糍粑椒,翻炒至香,加入姜末、蒜泥、豆腐脑,加水烧开,倒出红油备用。

5.将鸡蛋面和豆芽放入开水锅中煮约1分钟。将肠子、酥哨、腐竹哨放入面碗中,用漏勺将血旺片放入锅中,放在面上,舀入高汤、红油、味精、葱花。

刘庆真月经巴荒

巴荒,又名黄高巴,在贵州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主要配料是糯米、糯米、大豆、糖等原料。从2001开始,他们对传统产品进行了改良,添加了五仁、糯玉米、鲜肉等。同时保持了巴荒原有的糯香味,所以现在有糯米、小米、玉米、五仁、甜荞、八宝、鲜肉、腊肉、黑糯米、竹叶等五个品种。

说到巴荒的起源,有一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贵州还被称为夜郎。据说当时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正带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黔中的洞主作战。一天,蜀军正在埋锅做饭,忽然有奸细来报告说,有蛮兵进来了。诸葛亮一听,下令出征,几下就打退了贵州洞主的部队。不知道这个诸葛军师是什么意思。赢了就赢了。但他不顾不愿追击的忌讳,不吃这些军士的饭,下令大军乘势追击蛮族大军数百里。这一追没有错,只是为这支军队中的旋翼军着急。等部队回来后,不能浪费这点煮豆汁和米饭。我们没带多少干草。我们做什么呢诸葛石军看到这种情况,只好命令士兵把没用完的豆汁和米饭混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大木头甑里,用火煮,以免变质。战士们回到营地,豆汁拌饭已经煮了近两天,又累又饿的战士们赶紧分着吃。没想到的是,这米饭却变成了另外一种形状,不仅颜色发黄,而且味道香甜绵软,吃起来更加美味。士兵们以为是军师用来招待他们好吃的,就三下两下让几个好吃的菜见底。正好老君当地的人遇到了,看到这么好吃,也是模仿这种手法制作的,一代一代延续了一千多年。这不,在贵州就有这么一种美食——巴荒。

巴荒的原料真的像小故事说的那么简单,主要是糯米、糯米、黄豆。但其制作相当复杂,耗时较长。

土豆蛋糕

土豆饼是贵阳街头小吃摊上的一种特色小吃。走近了还能闻到土豆和葱花混合的香味,特别诱人,不考虑摊位边的不雅。有些人很想吃又不好意思让老板用快餐盒打包回去。小土豆饼就是这样被人爱着的。

土豆要煮,不能变硬,用小火把两边烙成脆皮,吃起来才香。

两面金黄,外酥里嫩,麻辣鲜香。

雷佳豆腐紫苑

相传是贵阳一个叫雷三娘的女子发起的,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制作时,将一级大豆浸泡6-10小时,磨成浆,加入“植物油渣”(即植物油的沉淀物),煮沸,加入酸汤,然后与由胡椒、八角、茴香、桂皮、草果和山奈制成的五香粉、味精、葱花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轻轻揉捏,挤压,慢慢放入热油中油炸。雷佳豆腐园是棕色的,外脆里嫩,它的心就像一个蜂窝。吃的时候用酱油、葱花、花椒、香油、醋拌着蘸水吃。趁热吃,脆嫩滑嫩,香气扑鼻。它适合于食物和酒。在贵阳的大街小巷,都有小贩拿着篮子叫卖,还配有精美的丝绸,非常方便。

如今,雷佳豆腐真理子的配方早已公开,可以总结如下。第一,它的主要成分都是优质大豆。磨成浆后还得掺一点植物油沉淀物(所谓的“植物油渣”),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比别人的嫩而细致。第二,它以适当的比例使用各种香料。除了味精和韭菜,豆腐饺子还含有由胡椒、八角、茴香、肉桂、草果和山奈制成的五香粉。这种五香粉是制作豆腐丸子的关键。如果原料不均匀或比例掌握不当,会直接影响成品的口感。第三,炒豆腐球有一定的程序和规则。揉豆腐丸子时,用力要适中,锅内油温不能高也不能低,出锅的豆腐丸子要不老不嫩。这些与其说是诀窍,不如说是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可以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探索掌握的。现在贵阳经营豆腐水饺的人很多,很多的产品都不逊于雷的豆腐水饺。

原材料:

酸汤豆腐脑500克,碎耳根60克,酸萝卜50克。

材料调整:

茴香粉、花椒粉、胡椒面、香油、盐、味精、酱油、醋、碱、姜末、葱花、蘸水等。

生产方法:

吹。将断穗和酸萝卜的根部切碎,加入酱油、醋、香油、姜末、花椒粉、辣椒面,混合均匀,浸泡在水中备用;将豆腐放入碗中,加入茴香粉、胡椒粉、盐和碱,揉搓至粘稠,加入葱花,混合均匀;用三个手指做65,438+00椭圆形的饺子,用中指和无名指一起轻轻压平。

风味特征:

色泽棕黄,外酥里嫩,清香爽口。

技术要点:

豆腐加碱。

红油米豆腐是贵阳著名的小吃,主要作为夏季食品。它是由贵阳当地的大米制成的。贵阳人吃米豆腐,其实就是吃米豆腐的调料。所以红油豆腐的调料比较多。贵阳小吃红油米豆腐的特点是色泽鲜红,麻辣鲜香,性凉。

豆沙窝是一种油炸糯食,在糍粑中加入豆沙馅,在油中炸制而成。具有色泽金黄、外脆内软、鲜美爽口的特点。馅料咸鲜,老少皆宜。在贵阳,一大早街头巷尾就卖一桌一个煎锅,现在炒。人们远远地就闻到了浓浓的糯米香。路人上前扔下一块钱捡起一个边走边吃,有的买回家当早餐。外脆内糯,甜咸皆可满足,吃后满嘴清香。

花溪牛肉粉“花溪王集牛肉粉”始创于1976,历经25年的讨论。其独特的秘制汤料,贵州当地上乘的牛肉,精细的工艺,严格的制作程序——煮、挂、卤制、勾兑、浸泡。再加上经营者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牛肉粉这种特色小吃作为一个企业来经营,多年来一直实行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

相传豆腐园是由桂阳一位名叫雷三娘的妇女创办的,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制作时,将一级黄豆浸泡六至十小时,磨成浆,加入植物油残渣(即植物油的沉淀物),再加入水煮酸汤。出锅后,放入由花椒、八角、茴香、桂皮、草果、山奈制成的五香粉、味精、葱花等。按一定比例加入,然后混合均匀,取出绒豆腐,轻轻挤压,慢慢放入热油中炸制。雷佳豆腐园是棕色的,外脆里嫩,它的心就像一个蜂窝。吃的时候用酱油、葱花、花椒、香油、醋拌着蘸水吃。趁热吃,脆嫩滑嫩,香气扑鼻。它适合于食物和酒。

在贵州吃贵州狗肉有很多流派,比如花江狗肉,盘江狗肉,兴义狗肉等等。我们常去的那家是刘月经四方河狗肉。还有桂阳烧烤、爱心豆腐、热汤丝娃娃、清水涮、雷佳豆腐丸子等等。有时间的话,坐一个小时的车,去号称中国第一爱情河的浪漫花溪,从街边德克士的门进去。与其去柜台点炸鸡,不如直接从后门出去,找到飞碗牛肉面馆,在那里可以吃到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牛肉米粉。时间多的话,可以在花溪租一辆自行车,骑一个小时到姜文古镇青岩,坐在路口的王万马猪蹄里,吃点红烧猪蹄休息一下。然后走进镇上走一段路,烤几块绿石头豆腐,喝一碗刚做好的豆腐,带走一些玫瑰糖。

何群路,桂阳著名小吃街

陕西路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好运!

这样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