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气化铁路?

与蒸汽机车或内燃机车牵引列车的传统铁路不同,电气化铁路是指从外部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获取电能,通过电力机车牵引列车的铁路。它包括电力机车、机车设施、牵引供电系统、各种电气装置以及相应的铁路通信和信号设备。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能耗低、运营成本低、劳动条件好等优点。对运量大的干线铁路和坡度大、隧道长的山区干线铁路实现电气化,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明显优势。

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由西门子和哈尔斯克于1879年在柏林贸易博览会上铺设,长300米,轨距1000毫米。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运量的增加和对能源利用的重视,世界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在654.38+0.3万公里的铁路中,电气化铁路654.38+0.8万公里,占铁路总里程的654.38+0.3%。

中国铁路电气化工程从6月1958开始。1961 8月15日,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鸡至丰州段建成通车,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拉开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序幕。在“电力优先,内燃优先”和“大力发展电力牵引”的方针指导下,到1990年底,我国已建成电气化铁路16条,里程7000公里。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电力机车没有能量,所需能量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变电站位于铁路附近,将发电厂的电流通过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铁路上方的接触网。接触网是直接向电力机车输送电能的装置。沿着铁路线的两边,竖立着一排柱子,上面挂着金属线,就是接触网,也可以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大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取电能,牵引列车。根据接触网的电流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可分为DC系统和交流系统。DC系统是在牵引变电所对高压和三相电源进行降压和整流后,向接触网提供DC电源。这是最早开发的当前系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很少使用。交流系统是将变电站内的高压和三相电源降压后变为单相后,向接触网提供交流电。交流电源电压比较高,发展很快。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从一开始就采用单相工频(50 Hz) 25 kV交流系统,有利于今后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电气化铁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已经成为世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预计到2000年,世界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将达到25万公里,中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将超过2万公里,约占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25%,约占铁路运输量的50%。届时,中国电气化铁路在里程、技术装备、客货运量等方面都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