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是怎么发明的?
爱迪生从小就下定决心要找到一种方法,在漆黑的夜里产生足够的光。对此,爱迪生每天都陷入思考。最后他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把电源和能发光的东西连接起来。因为那时电很便宜,爱迪生想用它给穷人带来光明。
刚过20岁的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已经做了无数次实验。先用竹棉,再用石墨、钽等千余种物质作为电灯灯丝的材料。在实验过程中,爱迪生经常废寝忘食,甚至和助手们一起五天五夜没有休息。1877年,爱迪生开始实验弧光灯。当时爱迪生提出要分流电流,把弧光灯改成白光。在随后的实验中,这个实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困难。那时,我们必须找到一种燃烧到白热的物质作为灯丝,并且这种灯丝必须能够每1000小时燃烧2000度。此外,灯丝必须能够承受日常的碰撞,不仅成本低,而且要保证其开启和关闭不会影响其他灯具的正常工作,保持灯具之间的独立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满足这些要求的灯丝。爱迪生首先使用碳化物质。实验失败后,他用高熔点的铂铱合金制成了灯丝。但是,他做了1600次不同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爱迪生正在夜以继日地做实验,这时爱迪生的助手们感到心灰意冷。然而,只有爱迪生坚持下来了。
就这样,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到1879年,爱迪生用碳丝做电灯灯丝,成功点亮了40个小时。10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电灯。
爱迪生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他还在思考如何延长灯丝的寿命。后来,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爱迪生又做了很多实验。当时,他用6000多种纤维材料作为电灯丝实验。
爱迪生晚年仍在探索和追求。
到1880上半年,他所有的白热化实验都没有任何进展。有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把香蕉扇边上的一根竹丝撕成了细丝。将这种竹丝碳化后作为灯丝使用,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爱迪生找到了日本的竹丝作为电灯灯丝,用这种竹丝制成的灯丝可以持续使用1000小时以上,实现了电灯线长期使用的目的。这项实验成功后,这种用竹丝制成的灯丝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直到1908出现钨丝,才取代了竹丝。
爱迪生的一生是在为人类寻找光明的实验中度过的。他做了200多本笔记本,记录了40000多页实验。三年来,他每天从18工作到19小时。每天凌晨三四点,爱迪生都会躺在用来做实验的桌子上,甚至把凳子当床。
由于爱迪生的不懈努力,人类把漫漫长夜变成了白昼。是爱迪生的坚持,给人类世界带来了无限光明。
爱迪生发明的弧光灯
爱迪生发明了白色灯泡。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习惯于夜间生活,习惯于明亮的灯光。然而,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的电灯,那么也许人类在夜晚仍然处于黑暗之中。是艾生发明了电灯,给世界带来了光明。
也许大多数人对电灯的概念并不深刻,但如果有一天整个世界都没有了电,那么这个世界将陷入黑暗。如果不是爱迪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人类不可能享受到电灯带来的快乐。
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对于自己确定的事情,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心去完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