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的历史特征
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西周,成型于秦初。此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益完备和彻底。从商代的“登仁”到汉代的“全民补户”,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度”,展现了中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发达的户籍制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政府对户籍管理的重视程度最高。他们通过完善的社区组织和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分散的特点,自下而上建立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中国政府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的生存筹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料。
深受传统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影响的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表现出以下特点:户籍管理一般应是人口统计和管理的工作,与社会保障没有直接关系。但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制约了人口活动的行为,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保甲制度的出现,赋予了户籍管理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各种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纳入其中,形成一个链接和约束全国、各行业各类职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网,从而成为政府强化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废除了旧的户籍制度,颁发了新的户口本,建立了新的户籍制度。但是,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观念、计划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来看,传统户籍制度的内核依然很多。比如户籍有很深的身份烙印,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有等级差别,享受的待遇明显不同;户籍被打上了世袭的烙印,农村居民的子女除了参加考试等少数方式外,大部分都继承了父母的农村户籍。户籍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保障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我国应尽快变户籍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淡化户籍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实行就业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弹性联动,加快实施证件管理,以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控制手段调节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