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的历史
1792年9月,国民大会颁布法令,宣布国家机关印章上将出现手持长枪、头戴弗里吉亚帽的女性形象。为什么要让女人而不是男人来代表* * *和体制?历史学家莫里斯·阿古尔洪通过对其许多著名作品的详细调查研究,揭示了玛丽安形象的来源。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法国民族传统和心理的考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女性道德形象恰恰象征着男性统治的“旧制度”的毁灭。法国大革命前,法兰西王国往往由男性人物代表,就像凡尔赛宫(Ch & amp;acirc如天花板上的画所示。此外,在法语中,“la République”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阴性名词。
一开始这样的女性形象的使用并不统一,也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最典型的是出现在欧仁·德拉克罗瓦的画作《人民的自由》中的女性形象,这幅画象征着自由和* * *和谐的制度。这幅画是德拉克洛瓦在1830年为纪念1830年的七月革命而画的,历史上称之为“Trois Glorieuses”。3月1848,17鉴于此前没有中华民国官方代表,新成立的中华民国第二内政部发起活动,以绘画、雕塑、纪念章、钱币或印章等形式,征集能够象征中华民国的图像。君主制被推翻后,临时政府宣称:“代表自由的形象应该取代在每个角落被伟大的法国人民在三天内摧毁的代表腐败和耻辱的形象。”从那以后,玛丽安形象的寓意就真正集中在自由、* *和革命这三个概念上了。
最终得到认可的玛丽安形象有两个:一个是正在战斗并胜利归来的玛丽安,这个形象让人们想起了古希腊的女神雅典娜。这个版本的玛丽安上身赤裸,头戴弗里吉亚帽,头戴胸花,高举一只手臂作为号召民众起来反抗的标志。而另一个玛丽安的形象则更为保守:她沉稳,身着古装,头顶太阳,明显是用王室作为* * *和国家的象征。在这幅玛丽安的画像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象征,比如麦穗、犁,以及一捆捆古罗马刀斧。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玛丽安形象,恰恰代表了* * *和国家的两个方面——一个代表资产阶级,一个代表六月起义前的民主和社会状况。
全国各地的市政厅可以自愿选择玛丽安的形象进行展示,但不知情的工作人员经常将她误认为宗教人物,并将她的肖像或雕像归还给当地教堂。1849年,玛丽安的形象首次出现在法国邮票上。玛丽安形象的官方地位在民国三年(1870-1940)进一步确立。1880,巴黎市H & amp(H & amp;ocircTel de Ville)率先摆放了戴着弗里吉亚帽子的玛丽安雕像,法国其他城市很快效仿。不久后,激进势力强大的巴黎举行了为共和国广场收集雕像的活动。1883年,莫里塞特兄弟凭借其革命形象玛丽安赢得了比赛。他们创造了玛丽安的形象,一只胳膊指向天空,戴着弗里吉亚帽,胸部蒙着。1889年,艾米·朱尔斯·达卢赢得了为民族广场收集雕像的活动,以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在他为国家广场设计的雕像中,玛丽安手持古罗马打手的接力棒,头戴弗里吉亚帽,袒胸露乳,周围都是代表劳动(一个代表人民的工人形象)、正义、和平和教育的人物——这一切都是法国人民在* * *体制中应该享有的果实。1899年,在德雷福斯事件(Affaire Dreyfus case)的阴影下,当局为雕像举行了揭幕仪式,当时的总理是激进社会主义者皮埃尔·沃尔德克-卢梭(Pierre Waldeck-Rousseau)。在揭幕仪式的同时,工人们在附近高举红旗,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穿着黑色礼服的政府官员逃离了仪式。在工人的心目中,玛丽安应该是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法语:La république dédemocratique et Sociale,简称La Sociale)的代表。
。
玛丽安的形象很少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物中。然而,1936年,当时的人民阵线效仿第二* * *的做法,推出了玛丽安的真人模特,而这些模特也被当时的右翼报纸污蔑为“无耻的妓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玛丽安成为反抗纳粹侵略者的自由象征,也是中华民国与维希政权针锋相对斗争的代表。维希政权时期,法国427座玛丽安雕像中的120座被当局熔化,市政厅里的玛丽安雕像也被维希政权的法国民兵熔化(Milice Fran & cced il;走开。虽然戴高乐将军在战争期间充分利用了玛丽安的形象,但玛丽安的战后地位下降,在邮票和公投上的出现减少。玛丽安是在1968的五月风暴中以革命和颠覆的形象出现的。之后,保守派自由派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将玛丽安的形象从邮票上抹去,取而代之的是《邮报》(La Poste)的标志。他还指示放慢《马赛曲》的演奏节奏,淡化纪念1945年5月8日胜利日的活动。
在65438年至0989年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的活动中,玛丽安并不经常在公开场合露面。时任法国总统的社会党人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 & amp;ccedilois Mitterrand的目的是团结全体国民,得到他们的认同,让他们回忆更多的是* * *和制度,而不是革命。在前卫设计师让-保罗·古德精心安排的大型花车游行中,美国女高音杰西·诺曼代替玛丽安演唱了法国国歌《马赛曲》。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的残酷内斗(如1934年2月6日暴动,维希政权等。),法国和中国的人民已经达成了对* * * *的理解——现在所有的法国公民都支持* * *和制度,对玛丽安的崇拜也就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