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时英国犯下的主要罪行是什么?

从第一次入侵台湾省到九一八事变。

军事科学院

发生在1931的九一八事变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日本侵略中国的企图由来已久。16世纪的丰臣秀吉、18世纪前后的佐藤信元和19世纪前后的山县有朋逐渐细化了对华侵略扩张的战略构想。自1874入侵台湾省以来,日本每隔几年就发动一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大部分是侵华战争。近代史上,日本靠侵略中国发了大财。可以说近代日本是一个战争暴发户。“九一八事变”是侵华日军长期精心策划的,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和空前浩劫。

日本侵华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自明治维新后不久1874发动侵略中国台湾省岛的战争以来,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次对外侵略战争,尤其是侵华战争。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最多,屠杀中国人民最多。可以说日本是近代世界上侵略性最强的国家之一,近代日本的历史完全是一部对外侵略的历史,主要是对中国的侵略。

一、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传统和“大陆政策”的形成

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近700年的武士统治时代,从而逐渐形成了专门从事战争和战争的武士阶层。日本的武士阶层崇尚“武习”和“弓箭之道”,也就是所谓的“武士道”。它披着优雅儒雅的衣服,内心却是残忍凶残的。在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期间,武士道精神一直被日本统治阶级作为社会伦理的主要内容加以宣扬,并受到广泛的崇拜。

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是不彻底的,最终导致了明治政权的出现,是封建色彩浓厚的皇权政府和武士道精神的结合,为日本后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祸根。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富民强兵”、“再生产繁荣”、“文明化”三大政策,进行资本主义改革,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在政治思想领域,他极力鼓吹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军事领域,海军以英国为榜样,陆军以德国为榜样,加快军事改革。到19年底,日本已经建成亚洲最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与此同时,日本大力弘扬和发展其封建“武士道”精神。比如1878年发布军令状,要求士兵忠于皇帝,为皇帝而死。1882年颁布士兵圣旨,要求士兵遵守武士道的忠诚、勇敢和礼仪。同时,日本军国主义者还用棍棒、鞭子、剑道、柔道等方法训练和培养士兵的野蛮性格,后来“武士道”精神被广泛渗透到年轻人的教育中,所以“武士道”精神不仅成为现代日本军人,也成为日本年轻人的伦理标准。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之一。

在军事制度上,日本建立了有利于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特别总司令制度。负责作战的陆军总参谋部和海军军事指挥部门,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向天皇报告,这就赋予了军事部门独立的特权地位。掌管军事行政权力的陆军和海军各省名义上隶属内阁,但政府(内阁)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军权。此外,如果组阁不符合军方意图,军部可以通过不推荐陆海军部长人选的方式打掉组阁;组阁后,如果军方和内阁政见不同,军方可以要求部长陆海军辞职,不再推荐继任者,以迫使内阁倒台。这就在体制上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创造了条件。

“大陆政策”的提出者和编造者:丰臣秀吉和佐藤信行。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华战争,其图谋由来已久。丰臣秀吉(1536-1598)统一日本后,处心积虑地试图以武力在亚洲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帝国,提出了通过劫掠朝鲜、在平金取得进展、占领华北、在东亚建立领土、封锁边界的对外侵略扩张战略思想。可以说他是日本“大陆政策”最早的提出者,发动了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日本军事思想家佐藤信行(1769-1850)不仅是“日本中心论”的热心倡导者,而且详细提出了实现“大陆政策”的具体步骤。他写道:“天皇大帝国是地球最初形成的国家,是世界各民族的基础。若能以此为经纬,则天下皆知其为郡,各国诸侯皆为仆。”([日]日本思想史,第45卷,第426页)在《空间困惑的秘密战略》中,他提出:“帝国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发展将从吞并中国开始...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中,帝制国家是最容易被攻占的地方,就是满洲,支那。.....所以帝国对满洲的征服是早晚未知的,但归帝国所有,这是毋庸置疑的。满洲里胜利,支那整个国家的衰落就开始了。所以鞑靼之后,可以陆续制定高丽和支那的计划。([日]日本思想系列,第45卷,第428和430页)

1868年3月,明治天皇发表《皇注》,宣称“国要大定”,即“承先人之丰功伟绩,开万里之浪,扬国威于四方”。6月,确定内阁中负责外交事务的“洋官”的职责为“国际交流、监管贸易、扩张领土”。可见,自明治政府以来,日本统治阶级的政治和外交就与武力征服世界(即开疆拓土)紧密相连。

“大陆政策”的完成者:山县有朋。山县有朋(1838-1922)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丰臣秀吉等人提出的“大陆政策”。青年时期,山县有朋参加了常州市的军事改革和拉开改革序幕的甲午战争。明治政府成立后,他参观了英法德的军事体系和武器装备。回国后,他成为兵部少府,次年晋升为兵部戴夫,后来担任内阁总理。此后,他一直处于日本军事权力的核心圈。山县有朋把“强兵”视为“富国之本”。因此,他竭力盲目采取扩军措施,不断增加军费,迅速推进日军现代化。他还提出了进攻亚洲大陆的“大陆政策”的“理论依据”:即他把日本的领土称为“主权线”,把朝鲜、中国等周边国家的领土视为日本的“利益线”。1882年8月5日,山县有朋在《军备论》中提出了把中国作为“假想敌国”的主张。他认为:“欧洲国家和中国是相互隔绝的,所以不急着感到痛苦。作为日本的假想敌国,反对日本的是中国。所以日本应该充实军备对抗中国。”。([日]道森·藤村:日清战争,中译本,第13页)1890年3月,他提出了日本应与俄国争夺朝鲜和中国领土的问题。他说:“中亚已经建成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再过几年就要完工了。它起源于俄罗斯,在黑龙江十几天就能喝到。要知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对朝鲜来说,将是一个多事之秋,更是东亚大变局的契机。维护朝鲜独立的保障是什么?这不是对中国利益冲击最大的人吗?”([日]山县有朋的意见,第177页)5438年6月+2月,山县有朋成为日本内阁首相。他在65438年2月6日召开的第一届帝国议会众议院发表施政演说,提出要“发展国力,扩大国家局面”。他说,在大国争夺霸权的时代,“仅捍卫主权线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捍卫利益线——朝鲜和中国。”山县有朋将朝鲜和中国纳入其势力范围,以防止俄国入侵朝鲜和中国。可见,日本对外侵略的“大陆政策”实际上是对中国的侵略政策。

下午0点58分

wchao37(一英寸研磨机)

资深会员

UID 10436

摘要帖子23

学分5404

帖子5018

注册于2003年8月22日

第二,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主要是侵略中国。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与此同时,它成为“强兵富国”,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日益膨胀,开始对东方弱小国家和民族发动侵略战争。

1872年,明治天皇开始亲自执政。5438年6月+10月,日本宣布吞并琉球,设立琉球属国,以琉球国王为属国。琉球原本是中国的附庸国,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日本的侵略扩张是从琉球开始的。然后,日本攫取了琉球的外交权,日本外务省主管琉球的外交事务。1873年,琉球与日本都道府县列为一体,归内政部管辖,其租金交财政部。1874年5月2日,以“保护日本居民”为借口,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3600余人入侵台湾省,史称“台湾之战”。5月7日,日军登陆,随即遭到当地民众的攻击。由于清政府的屈辱和妥协,10年10月30日,与日本签订了《北京特别协定》三个条款和一个凭证。最后付给日本50万两白银,换取日本撤走侵略军。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第一次对外军事进攻就是武力入侵中国。日本尝到侵略中国台湾省的甜头后,日本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都是围绕着侵略中国这个主轴展开的。当时清政府的人,比如李鸿章,看到日本“诚为中国之患,永久之祸”。(关于李鸿章的中文奏折,见《同治朝传》第99卷第32页)

近代日本的崛起主要依靠侵华和战争的横财。可以说日本是一个战争暴发户。请看:

——1875年,日军侵占了中国的保护国釜山海域,随后制造了江华岛事件,威胁朝鲜次年与其签订《江华岛条约》。

——1879年3月,日军入侵琉球,镇压琉球王的反抗,切断中国与琉球的传统关系,改称琉球冲绳县,正式吞并琉球。

-1882年,日本出兵入侵朝鲜仁川和釜山,迫使朝鲜签订《吉屋条约》。

-1884年,日本秘密派兵策划朝鲜沈嘉政变,一度占领朝鲜皇宫。但由于中朝两国人民的联合反击,日本垄断朝鲜的企图被迫破产。

——1894年7月,日本再次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发动旨在吞并朝鲜,掠夺中国辽东等地的甲午战争。日军攻占平壤,占领朝鲜;同年入侵中国辽宁,占领大连、旅顺、海城等地。日军侵占旅顺时,不分军民、男女老幼,杀光了所有人,6万多人,旅顺只剩下36人幸存。

-1895年,日军先后入侵中国山东威海、辽宁鞍山、澎湖、台湾省台北、台南等地,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和《辽南条约》,攫取2.3亿两白银巨额战争赔款,割让台湾省;它还获得了新的贸易特权。日本凭借巨额战争赔款和掠夺的原材料,在20世纪初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1900年,八国联军(英、美、法、德、俄、意、奥、日)侵略中国。日本是当时列强中唯一的亚洲国家,出兵22000余人,占八国联军的2/3,参与攻占天津、北京等地。八国联军侵华的最终结局是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按当时中国人口计算,每人赔偿达到4.5亿两白银,加上年息4%,本息9.82亿两,分39年还清。日本只拿到“本息”3479.3万元。日军在侵占天津、通州、北京等地时,掠夺了367万元白银,获得了华北腹地中国、天津、北京等地的驻军权。其驻军被称为“清驻军”(后改名为“中国驻军”)。

-1904 -1905,日本为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发动了日俄战争。日军打败了俄军,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了中国东南部的殖民权益,吞并了辽东半岛。后来东北和蒙古东部被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

-1906,日本在辽阳设立关东都督,加大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

-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1912、日本人策划“满清独立”,企图分裂中国。

-1965438+2004年8月,日本乘一战爆发之机,于同年9月派出混成旅在山东半岛北岸登陆,随即占领济南,夺取吉焦铁路经营权。165438+10月7日占领海军基地青岛。

-1915 18年10月18日,日本利用袁世凯急于当皇帝的心理,以支持袁世凯当皇帝为条件,向中国提出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企图把中国彻底变成日本的附庸国。至此,这表明以侵华为主要目标的日本“大陆政策”已经从参与西方列强侵华进入了垄断中国的新阶段。

-1916、日本第二次策划“满蒙独立”运动,与俄国签订第四次密约,企图直接统治满蒙地区。

-1918、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插手苏俄革命,企图夺取和垄断西伯利亚铁路和矿产资源。

-1919年,关东军成立,驻扎在旅顺、大连和南满铁路沿线。

-1922年,由于美国等国的干涉,日本被迫从山东撤军,却借机向中国政府勒索4000万日元国库券和21万日元交出“赔款”。

1927年5月,国民革命军攻占长江前线,北洋军阀退守山东河北。日本以所谓侨民问题为借口,实际上是支持北洋军阀势力,出兵占领济南。

1928年4月,国民党政府再次宣布“北伐”。日本立即派遣天津警备队和中国第6师团先于国民党军到达济南,企图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5月3日和8日,济南发生大屠杀,造成1000多间房屋被烧毁,中国有7823人伤亡。

简而言之,通过上述一系列侵华战争,日本成为在中国大陆尤其是东北地区殖民势力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并在以旅顺、大连为中心的关东郡建立了强大的殖民机构,主要包括:一是关东都督,由民政部和陆军部组成。1919将民政部改为关东会馆;1920年,陆军部改为关东军,指挥官为现役陆军上将或中将,直属天皇。二、南满铁路公司(以下简称“满铁”)主要从事经济侵略。三是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打着外交的幌子从事各种秘密间谍活动。

下午0点59分#232

wchao37(一英寸研磨机)

资深会员

UID 10436

摘要帖子23

学分5404

帖子5018

注册于2003年8月22日

状态离线三。“要想征服世界,必须先征服智娜。”田中追悼的故事出来了。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主题是讨论如何加速侵华“大陆政策”的战略和步骤。参加会见的有:外务省副大臣森子;日本驻华大使方泽贤二;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将军;刘军、霍田军等部副部长。会议最后以“指示”的形式提出了“对华政策纲领”,主张:(1)“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是日本的国防安全线。为了保护日本在支那的权益,日本无论支那还是满洲都要出兵”。(2)“宣布东北三省自治;缔结一项修建新铁路的协议;开垦土地和开矿;设立由日本人担任的行政、财政和军事顾问。如果志纳拒绝,日本应该坚决准备使用武力达到目的。”。(见[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献》(1840-1945),有限公司,前研究室,1966东京版,101-1008。

第一,提出了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实行“大陆政策”的总战略方针。它直言不讳地宣称:“根据明治天皇的遗产,第一阶段征服台湾省和第二阶段征服朝鲜都已实现。然而,第三阶段的毁灭却充满了蒙古,以致对所有支那人的征服还没有完成……”所以“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人;要想征服世界,必须先征服智娜。这是日本帝国生存的必要事件。”指出它是日本控制亚洲大陆,掌握满蒙权益的“第一大钥匙”。(《太平洋战争史》,第1卷,第224页,1959页,商务印书馆)。

第二,实行“满蒙积极政策”。日本人必须千方百计获得“满清”的土地租赁权、铁路建设权、采矿权、林权、对外贸易权、航运权、金融权等。日本应该在满洲设立政治、财政和军事顾问和教官。派日本兵进入蒙古控制旧王公。为了管理满蒙事务,日本内阁政府要设立“殖民省”(殖民部)。

第三,把苏联作为假想敌国家,准备与之开战。《田中奏折》预言“今后若想控制支那,将与苏联在北满发生冲突”。因此,日本应该迅速系统地建设几条具有战略价值的铁路,如通辽-热河铁路;长春-洮南;洮南至索伦铁路;吉林-会宁铁路等。这样既可以加大对东北的经济掠夺,又可以在军事上做好与苏联为假想敌的战争准备。

《田中奏折》具体而详细地制定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基本原则、计划和步骤。1929年至12年,田中的奏折内容刊登在《中国杂志月刊》上,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引用并迅速传播,在当时的媒体上引起轰动。日本军国主义者于1931年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于1937年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直至太平洋战争,历时14年。田中纪念馆的原则和计划几乎完全是为日本军国主义者服务的。

第四,占领东北的整体准备。

制定入侵中国的计划。1907年,日本政府和军部以天皇御准的形式决定了国防政策和用兵纲领。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先发制人的进攻原则,强调速战速决。1925年,日本制定了1926年度作战计划,计划在中国东北部署关东军五个师,首要目标是“平定南满和北满,重点是剑道(延边)地区和南满铁路,以嫩江以南的洮南(南)线和辽东半岛为首要。在华北的北京、天津、山东,计划以一个军、两个军、七个师在秦皇岛、塘沽、天津、山东半岛登陆,占领河北、山东的重要地方。在上海、华东、华中,派出1军3个师在上海长江岸边登陆。大便怎么了?你怎么了?χ男?br & gt

日本关东军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东北的地理情况,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分别于7月1929、6月11、6月1931组织了所谓的“参谋人员北满南满之行”,实际上是对中国东北各地的军事侦察活动。1929年9月,关东军作战部起草了关东军占领满洲和蒙古的计划。1931年6月,在日本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吉米剑川的主持下,制定了《解决满洲问题大纲》,明确规定了日军侵占中国东北的原则、步骤和措施。7月31日,日本陆军部将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也召回东京,发布《大纲》作为指示。8月3日,日军在东京召集指挥官和师团长开会,传达在满洲的作战计划。

疯狂扩军备战。为了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政府全力以赴加强武装力量的组织结构、武器装备。日本武装力量的总司令是裕仁天皇,他掌管陆海军部长、陆军参谋长、海军军事作战部长和教育局长。战时,成立了由陆海军各部和国家资源委员会组成的帝国大本营,统一指挥部队的作战行动。日本政府还特别重视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拥有装备新式武器的25万大军,陆军17师团拥有坦克720辆,飞机600架,火炮165438门,轻重机枪5450挺。海军8万人,包括航母、巡洋舰、潜艇等各型舰艇72艘,海军航空兵岸基飞机472架,舰载机329架。

狂热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和武士道精神。这是日本为侵略战争做思想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许多右翼团体、报纸、杂志、戏剧和电影狂热煽动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沙文主义、排外主义和武士道。鼓吹“世界以我为中心”的所谓“大日本精神”,声称“天皇是神,日本人是神的种族。其他国家的人就像没有奔跑者的虫子。”强烈主张这种对外侵略扩张思想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朝鲜和大川周明两位反动理论家。朝鲜主张在维持天皇制的前提下,将一辉改造成为“东方和世界强国”。另一方面,大川的周明在理论上极力主张“八一一空”(即把世界置于日本天皇的统治之下)和皇权道教。他宣称“统治所有国家和人民是日本的使命...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所以“日本帝国不仅要吞并支那,还要占领西伯利亚和南洋群岛。”北一辉和大川周明的法西斯主义理论对日本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年轻军官。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兴起的日本法西斯,在加速日本侵略战争的准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对士兵进行灌输对天皇无限忠诚并为之献身的军国主义教育。日本总参谋部制定的精神教育指示草案说“只有忠于天皇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在对敌作战时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条件。”日本军国主义的这种宣传,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日本国民都把他们的侵略战争视为神圣的事业,并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外交上,为了保证侵略中国东北军事行动的突然性,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制造了一系列“和平”假象。首先,日本政府发动所谓“保卫满洲免受布尔什维克威胁”,企图以反苏口号掩盖其侵略中国东北的阴谋。比如,1931年7月,日本报纸刊登了陆军省军务局长小伊索国昭在内阁会议上的发言。他宣称“苏联五年计划的完成对日本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满蒙问题必须迅速有效地解决。”其次,日本外交当局还假装愿意与国民政府举行谈判,以解决他们的分歧(如中村上尉的失踪)。然而,在伦敦,日本开始与美国谈判划分中国的势力范围,摆出改善日美关系的姿态。

五、“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的挑衅行为和阴谋。

中日在东北的军事实力。日俄战争后,日本不仅获得了东南(当时称南满)广大地区的权力,而且根据《朴茨茅斯条约》附录第一条“两国政府可以保留驻军,每公里不超过15”的规定,获得了中国东北所谓“驻军护路”的权利。“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在中国东北的总兵力约为1500人,由关东军司令中将茂弘将军指挥。关东军司令部和重炮旅驻扎在旅顺,2师5000人驻扎在辽阳等地。独立警备队(下辖6个旅)约4000人,驻守南满铁路各车站。关东宪兵厅约500人,飞行队240人(12侦察机)。中国在东北及附近地区总兵力26.8万余人,枪9.6万支。其中辽宁省5.5万余人,黑龙江省2.9万人,吉林省4000人,热河省1.5万人,京津地区1.1.5万人。

调整人员。1931 8月1日,日本军部在人事安排上做出了不同寻常的变动,任命中将·本寺茂为关东军司令,助理上校Kenji Toshihara为沈阳特务机关负责人。本重是侵华老兵,是张的顾问和驻华武官,对东北形势了如指掌。土肥原贤二是众所周知的“中国通”。他曾是天津特勤局局长,在中国生活了18年。日本把这两个人派到东北,显然是为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人事安排。其次,找考生爆柳条湖铁路。1931年6月,关东军司令部决定将有工程背景、精通爆破技术的独立守备部队第2旅(驻虎石台)第3中队的上尉川本调到柳条湖铁道支队,并立即下达了炸毁铁路铁轨的密令,宣誓就职。

制造麻烦,找借口。现代战争的历史表明,用军事力量制造事端,然后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这是一切非正义战争的规律。1931年7、8月间,日本先后挑起“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借此挑起事端,为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寻找借口。日军利用先民强占汉人的万宝山(长春以北约30公里)耕地,枪杀中国农民数十人,引起当地农民反抗,导致一时盛传的“万宝山惨案”。日本以此为借口,欺骗和煽动对中国的仇恨,导致中日谈判。这完全是日本扩大移民,占领中国东北的借口。1931年6月,日本总参谋部情报部队长中村信太郎等4人,冒充日本农业专家,奉命在兴安岭索伦一带进行军事地理侦察间谍活动,绘制多幅军事地图和铁路路线图。当他们试图越过边境时,被中国军队杀死了。这是中国军人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之举,但日本政府却竭力煽动反华狂潮。关东军高官一再叫嚣:“应以中村事件为契机,诉诸武力,一举解决满蒙悬案……”

调整兵力部署,加紧军事准备和演习。1931 4月中旬,日军总参谋部抽调驻扎在仙台的中将多门次郎率领的第2师团,接替京都的16师团,以接替南满的警备。第2师的士兵更适合在中国东北作战,因为他们生活在日本北部的寒冷地区。与此同时,当关东军的情报机构检测到攻占沈阳城需要火炮时,决定从日本运来两门口径为24厘米的榴弹炮和十几门口径为28厘米的要塞炮。8月下旬,关东军还从中国运了30多架飞机和20多门野炮到苏家屯和浑河驻地。南满铁路沿线日军频繁举行长达两周的军事演习,日军铁路守军被秘密从大连柳树屯运往沈阳站集中。9月初,日军第29统战部、独立警备队和宪兵队在辽宁兵工厂和沈阳北大营附近举行大规模围剿演练。驻扎在朝鲜的日军19和20师团也以演习的名义沿图们江到达。在此期间,关东军司令本三郎频繁“视察”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到处宣称“支那反日运动已组织起来,各部队应积极行动,不得安宁一日……”他实际上在战前就动员起来演讲了。

种种迹象表明,侵华日军正在疯狂备战,东北已经处于战争前夜。

大约在19319年9月18日,大约在10: 20,关东军独立守备队驻扎在柳条湖铁道支队的末端,有七八名士兵,在柳条湖(沈阳与文官屯之间)的中国军营内,点燃了预先放置在铁轨下的炸药。事后,中国军队被诬告。10: 40,日军第二十九联合阵线开始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

北大营的大炮表明,世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第一把火是日本点燃的,日本打响了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第一枪,从而形成了远东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图片:1931 09月18日,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的南满铁路。中国军队负责反谤,然后按照事先安排的部署,炮击沈阳以北的中国驻屯北平营,进而入侵东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上图为日军占领北大营。

图片附:日军于9.18.31 . jpg(2006-9-23 02:01PM,23.6 K)占领北大阴

下午2点#233

wchao37(一英寸研磨机)

资深会员

UID 10436

摘要帖子23

学分5404

帖子5018

注册于2003年8月22日

日本人对平民的化学战

揭秘日本反天反人道的化学战

日本化学战争罪行研究小组

2003年8月4日,中国居民被日军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炸伤,引起了人们对日军化学战和遗弃化学武器的关注。化学战是指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化学武器是使用有毒化学物质杀伤有生力量的各种武器装备的总称,也就是俗称的“毒气武器”。因为化学武器主要是毒气武器,所以化学战也叫毒气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