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从楚人建国到周平王(公元前740年)的三十一年是楚文化的开端。在这一时期,楚国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并在综合华夏文化和蛮族文化之长的基础上,开始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总的来说,此时的楚文化与华夏文化并没有明显的、显著的区别,尤其是在陶器、青铜器等物质文化方面,但楚文化毕竟表现出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崇火崇凤崇巫、开拓进取、礼法不拘、标新立异的特点,为后来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是楚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楚文化开始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表现在各个方面。从社会形态来看,农奴制遍布楚国各县市,但奴隶制并未充分发展。在民族政策上,楚人把自己定位在夷夏之间,实行“复夷归夏”的民族政策。对于被灭的国家,楚人的做法是迁都,守宗庙,县域,照顾臣民,用才,而不是俘奴。从官制上看,楚国官员多称殷,从中央到地方鲜有例外;从行政制度上看,楚国首创郡县制,为其他国家所效仿。在军制上,称谓和建制也与中原不同。这些大的文化背景充分展示了楚文化的个性和豪放,楚文化也走向了成熟。
战国时期是楚文化的鼎盛时期。此时青铜器生产达到顶峰,铁器广泛普及,丝绣兴盛,漆器、木制品出现,城市建设繁荣,物质文化达到顶峰。与盛世时期明显不同,鼎盛时期的楚精神文化大放异彩,给后人以极大的启示。从哲学到文学,从书画到音乐舞蹈,无一不是独树一帜,卓尔不群,面向未来。更重要的是,楚人的政治社会制度、民族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式趋于成熟和定型,使楚文化真正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楚文化的过渡时期在秦汉之间。秦国灭楚,排斥楚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楚文化的精神因素远比物质因素根深蒂固,所以楚文化败而不败。秦末,楚文化被刘邦和项羽复兴,但楚文化没有物质文化的基础是不可能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的。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自成一体的楚文化不复存在,但楚文化的某些因素和传统的中原文化一样,成为新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至此,南北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