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历史
沈阳之战和浑河之战已经分开写了,再说辽阳之战。
(1)
辽阳是辽东的一座古城,战国时是燕国的大市。元朝设辽阳为省,平章驻辽阳。朱元璋接管辽阳后,将其改为辽东本部,共辖辽东二十五卫。辽阳是明朝在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规模和人口都是辽宁最多的,被称为辽东第一强市。
所以辽东的运行策略是以辽阳为基地,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明军在沈阳大败,逃回的士兵不到一万,辽阳的兵力有点捉襟见肘。
开原、铁岭失守后,沈阳被推到了前线,七万多明军驻扎在沈阳内外。此外,辽沈防御圈内的冯集堡、威宁堡、虎皮驿、吴井营等各种堡垒,还有几千到几万兵力驻守,再去掉作为机动部队的川浙兵团,辽阳只剩下不到两万兵力。
显然,努尔哈赤攻陷沈阳,消灭守军和前来援助的川浙军后,后金军心勃发,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东北的中心辽阳。
防守辽阳的兵力太少,袁应台下令要塞守军撤退,合力防守辽阳。辽阳的兵力增加到8万多人。
辽阳兵力厚实,但结果辽东的网络防御结构被彻底打破,一张网缩成一个点。
网状防御是指明朝在辽东的灵活防御措施。军事要塞和城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战略支撑点。当一个点受到攻击时,其他点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反应,或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或断敌后路,或直奔老巢易家。在这个网站上,最强的三个点是开原、沈阳、辽阳。开元失守,沈阳和辽阳还能互为犄角,支撑起一张防御网。一旦失去其中一个点,剩下的点不足以支撑其他军事要塞的防御。
有人可能会说,明军屡战屡败,不管有多少分,努尔哈赤只要派兵把他们一个个拉出来就行了,这不符合当时的情况。
天启元年辽东局势没有被侵蚀到后来的地步。当时明军有些军队还是相当有能力的,也不怕和后金作战,比如沈阳的何世贤和浑河两岸的川浙军,还有袁应台亲自率领的虎狼旅等一些军队。
努尔哈赤的战术从来都是避实就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就像在萨尔浒一样。如果萨尔浒的七八万明军合起来,后面的8金军也不敢打。
如果辽东的这些精英敢一起努力,努尔哈赤也没有把握打败他们。就算他能赢的很惨,他也不愿意承担八旗的成本。毕竟后者的规模和大明相差太大。
对于辽阳,努尔哈赤也是志在必得。虽然在沈阳大获全胜,但并不代表后金吃掉了辽河以东。只要辽阳还在,明军就还有辽东的民心,也有反击的资本。
如果辽阳被攻陷,河东大大小小的城堡都将无力抵抗。如果他们不投降,他们只会被屠杀。明朝失去辽阳,无力维持在辽东的统治,只好战略性地退守辽西,寻找下一个可以依靠的支点。
(2)
在沈阳休整五天后,努尔哈赤召见贝勒发布命令:沈阳已被拉出,敌人已被击溃,可以率领大军取辽阳了。
3月18日,后金军队强渡浑河,由北向南而来。
辽阳之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场战斗是一场发生在城外几十里的野战。这场战役是努尔哈赤战略的体现。
成功攻占沈阳是幸运的,但并不代表后金一定会攻城。况且辽阳城防比沈阳强,是辽东第一强市。为了攻占沈阳,努尔哈赤作弊,放出风声宣布要进攻辽阳周边的山海关。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把戏。如果让后面的金军绕过辽阳南下,袁应台里里外外都不是人,但是敌人经过他的扇面也不拦住他,就会被弹劾死。即使知道是计划,袁应台也不得不回应。他命令总兵朱万良带领一万多士兵追击,让他们不能忽视辽东的明军。
朱万良是救援沈阳时被皇太极轻易击败的三位总兵之一。川浙军在浑河浴血奋战时,应战求援,临阵脱逃,触犯军法。逃回辽阳后,袁应台要把他们剖开,三人以道歉的方式乞求有立功的机会,袁应台才救了他们一命。
在浑河拉裤裆的朱,到了辽阳就变了模样。朱万良与后金军会合后,才知道新兵努尔哈赤设下的圈套,正是为了围歼出城的明军。
与浑河边的表演不同,浑河战争中南北将士的夙愿影响了他们的行动。朱万良这次再也没打算逃跑了。也许这就是他的本来面目。朱万良非常勇敢。他把他的士兵分成三个营进行战斗。
努尔哈赤率部两黄旗向朱万良亲自率领的一个营进攻,明军表现强劲,击退了黄旗兵的进攻,发起反冲锋。朱万良的营坚持了大半日,终于在后金军优势兵力的冲击下全军覆没,朱万良死于阵中。
遗憾的是,当后金军集中进攻朱万良时,只有少数兵马牵制了另外两个营,其余的明军并没有给他有力的配合和支援。朱颖失陷后,残存的明军也迅速瓦解,只有一小部分逃回辽阳。除死士外,其余逃往其他城堡,辽阳守军被削弱。努尔哈赤实现了战略目标。
(3)
打败朱万良后,努尔哈赤回到军中,转而从军。后来,金军于十九日中午渡过太子河,在辽阳东南角扎营。
跑袁应台是平民。面对努尔哈赤兵临城下,他没有坚守城池,而是像何世贤一样选择了主动出击。因此,当面对后金时,第一选择不是消极防御,而是应战。
这和守城的明军火器不太靠谱有关系。让努尔哈赤吃了苦头的西方大炮,也就是弘毅大炮,直到天启六年才在宁远城头第一次起飞。辽沈之战,辽阳城头有七个山寨版的熊廷弼?吕宋青铜炮?但在战争中,明军自制火器,包括吕宋青铜炮,性能不佳,膛内经常爆炸,又太热无法发射,无法抵御后金军队,就像之前在沈阳城头一样。
相比之下,明军的野战轻炮,如雷霆炮、虎踞炮就靠谱多了,因为它们都是长期安装使用的,实战性能是可以保证的。
袁应台在城内调动机动兵力,由侯世禄、李秉诚、梁中山、蒋弼、周诗禄等将领率领五万余人出城,将张权留在城墙上指挥守军配合。
努尔哈赤先派左翼四旗兵出战。两军两次交锋后,金军疲惫不堪,明军紧随其后。然而,努尔哈赤并不慌张。他指挥白旗、红旗、蓝旗后,败军金兵让出撤退路线,从两翼夹击明军。
努尔哈赤此时也有了新的> >兵刃手。
消防员来自沈阳的明军,努尔哈赤学会了灵活运用,并将其融入各种旗帜中。后来金在战场上第一次有了独立的火器手臂。后援的金兵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先用自己的火器对后面赶来的明军发起了齐射。
以前明军和后金军队打过仗,但是从来没有被后金军队组建的火器部队打过。就在追击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几队火攻兵,明军大惊失色,攻势戛然而止。各路旗兵趁机向明军冲锋,明军转胜为败,退回城门。后来金军趁机掩杀,企图从辽阳小西门进城。火器、弓箭和城外的军队一起射在明军的城墙上,然后城内的金兵在攻城失败后再次撤退。
努尔哈赤的第一次进攻到此结束。之后游牧民族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两军互有胜负。
(4)
3月20日,第三阶段战斗开始。
努尔哈赤观察地形后,将主攻方向改为辽阳东门,因为这里的护城河更容易被封锁。他派了右边的四个旗兵推着战车进攻,袁应台在前一天的交锋中没有吃亏。这一天,他继续满足战略,与他的精英家庭?老虎大队?,亲自率领明军出了东门阵。
战争初期,明军打得有声有色,抵御了后游牧民族的冲击。但时间久了,明军战斗意志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袁应泰率领虎旅军在一线视死如归,而在二线接应的骑兵却不听命令。两翼被打时,没有誓死保护前军。相反,当他们遇到敌人时,他们失去了立足点。情急之下,很多人没有得到命令就撤退了,很多人掉进了护城河淹死了。
就在这时,市里又出了一个差错。后金左翼四旗原本的任务是夺取城门外的护城河,但在城内外明军的抵抗下,三次进攻受阻。请示努尔哈赤后,目标改为直攻西门。
西门守军正在奋力坚守阵地,但是在激烈的战斗中,堆积的火药意外被点燃,城头的爆炸声不断,许多守城的士兵被炸倒,敌人的平台、窝铺、城楼也被大火烧毁。很快火势蔓延到了城里的房子,失去了控制。这就是枪械不可靠造成的悲剧。之前在沈阳,后金军队攻打西门的时候,也是因为大炮爆炸造成城头守军混乱,浑水摸鱼。
城内的动静和城外二线明军的混乱进一步引起了连锁反应。坚持在城外抵抗的明军也动摇了,意志不坚定的开始溜走。危难之际,唯有袁应台的虎旅军奋力一搏。他们的大巴车在炮火掩护下撤进城后,四面被八旗军包围,寡不敌众。力战之后,他们全军覆没。
袁应泰逃回城里,发现局面已经失控。城内城外的明军各自为战,陷入混战,根本无法组织起来。此时城外仍有大量明军主力未能及时撤出。他们已经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调度,是战是逃取决于各自的指挥官。总兵杨宗业、梁中山领兵奋战,力竭而死。更多的士兵一哄而散,也不批评明军了。在战场上失去指挥权的部队大多都是这样,即使是现代。
城内已经火光冲天,努尔哈赤内部人员应该趁机喊话?辽阳已陷?。
借此机会,后金左翼四旗终于登上西门,沿城墙进攻,占领左右城墙。努尔哈赤命令右翼不要在城外纠缠明军残部的抵抗,将主力分割入城支援左翼。至此,辽阳城破,明军已无力驱逐后方入侵的金兵。
虽然后金占领了西门,但并不意味着辽阳已经彻底失守。城内明军彻夜奋战抵抗。
21日,后金大队已经全部入城,他们在城内对明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袁应台和张权决一死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大势已去。辽阳失陷只是时间问题。眼见局面无法挽回,袁应台叹了口气,对张权说。你没有守卫城市的责任,所以快点!我死在这里!?戴着宝剑和官印,和妻子、弟弟姚菊秀一起在城东北的镇远楼自缢。他的老仆人唐世明在主人死后放火烧楼,他自己也跳入火海自尽。
张权也没有逃脱。他进行了抵抗,最终被抓获。努尔哈赤想降服他,但是被拒绝了。皇太极再次上前投降。张权只想快点死,所以他上吊自杀了。
袁应台不是唯一自杀的高级将领。辩护人何廷魁、监工崔如秀不愿投降,死于非命。
辽阳之战,明朝死了三个总兵:朱万良、杨宗业、梁中山。更多的将军逃跑了,而不是死在战场上。
逃分为两种,一种是战不利而胜负未分,代表人物有高高、、韩楚明。都是监狱部队,所以被当时的人称为?越狱五狱?。另一种是战败后突围而逃,包括总兵侯世禄、姜弼以及下面的数万将士。辽阳真正的战斗损失并不多。除了部分投降的明军,大部分都是通过包围圈逃跑的。这些人逃命,逃到朝鲜越远越好。
(5)
我们再来看整个辽沈战争。如果要找一个主要责任人,显然应该是辽东跑袁应泰。何世贤受命指挥沈阳,却没有派文官控制。辽阳之战,大部分部队未能发挥战斗力。这些都是失败的。虽然袁应台殉难而死,但这并不能掩盖他能力的不足。
但在更深层次上,袁应台只是一个失败者。
袁应台是万历二十三年的秀才。在调任兵部之前,他是兵部官员,也是水利工程师。他治水济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官声很好。
诚然,明朝的传统是以文制武。但袁应台以前在工业部工作,没有任何从军经历。即使他参与豫右的政治事务,也只是为熊廷弼提供军需和粮食,对他来说,策划方略、领兵打仗,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在他之前,杨浩因为萨尔胡的失败而受到了严厉的指责,但杨浩实际上有几十年的军事经验。早期经常上前线打仗,在蒙古打了几次大胜仗。虽然在万历抗美援朝和萨尔浒战争中表现不佳,但确实是个有几十年经验的文官。
袁应台的前任熊廷弼实际上没有杨浩那么丰富的军事经验,但他却以此闻名?有识兵之勇,善于左右开弓?名声在外,对辽东局势,他一向多有研究,多次上疏建言,而且在万历三十六年曾到过辽东,对辽事的了解超越袁应台。
反观袁应台,泰昌元年(1620),刚巡视辽东,十月,熊廷弼被拦下,做了代理,虽然袁应台志在必得?发誓永远和辽东在一起,宁愿文武百官没有二心,永远和大臣在一起?但我毕竟不熟悉军务和辽务。
袁应泰在辽东很努力,但他的经验不足不是他的态度可以弥补的。他犯了一些错误,他的军事部署不当。给他点时间,也许有机会学会调整。努尔哈赤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他抓住这一点,迅速发动了辽沈战役。
对比两军统帅,努尔哈赤到袁应台,相差十万八千里。努尔哈赤在治水方面不如袁应台,其他方面都挂了。就算再做,袁应台也不是对手。
所以说到底是朝廷的选官制度出了问题,把不擅长军事的袁应台推到辽东这个重要位置上,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就像让水利部部长当了战区司令一样。
袁应台殉难后,明熙宗又起用熊廷弼,就是打自己的脸。重用熊廷弼表明朝廷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会给他绝对的信任。然而,熊廷弼到达后,他与辽东巡抚王化贞不和。
这种事情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只要确定谁负责就行了,但是这个致命的问题拖了半年都没有解决。运行和总督之间的不和直接导致了战争的两端,谁也不能全面指挥,这也是后来广宁战败的直接原因。
后人往往指责袁应台的部署,哀叹王化贞与熊廷弼之争,而忽略其背后的政治原因。我不知道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袁应台和熊廷弼都是帝国主义政策的受害者。
努尔哈赤发动辽沈战争时,后金在辽东战场并不具备压倒性优势。只要用对了人,用对了策略,辽东局势绝对不会这么快崩溃。说到底,政治上的失策反映在军事上,使努尔哈赤大获成功。
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意味着辽东的明防土崩瓦解,失去保护的明军民如潮水般退守辽西。周围70多座城堡无力抵挡后金,纷纷投降。
拿下辽阳后,努尔哈赤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对于后晋来说,萨尔浒是一场生存之战,辽沈之战是一场真正的立国之战。从此,南起锦州,西至辽河的广大地区,真正成为了后金之地。
在晋代晚期之前,范洁城和萨尔浒城与都城的水平相差甚远,充其量只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寨子。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没有像样的资本是极其尴尬的。辽阳是理想的省会城市。不到一个月,努尔哈赤就带着家人从萨尔浒来到辽阳,并下令修建新城。辽阳成为后金的都城,直到天命十年(1625)再次迁都沈阳。
占据辽阳后,后金统治中心完全转移到辽东,对其社会基础造成了极大冲击。后金崛起于传统渔猎民族白山黑水。农业不是他们的专长,山里也没有可供他们耕种的田地。努尔哈赤的后金还是部落,还是奴隶社会。
占领辽阳就是占领辽沈,辽沈是汉人农耕的聚集地。它需要土地、技术和大量的人口,而后金政权的性质从此转变为封建社会,这对其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最后,我再多说几句。这个系列主要围绕明、金、辽、沈之战本身展开。其实除了这两个宿敌,还有蒙古和朝鲜两方,对战局也至关重要。
明清战争不止是两方参与。其实是明、清、蒙、朝四方的较量。如果我们忽略了任何一方,我们就无法发现整个历史趋势。在下面的文章里,我会讲到四方的复杂关系,当然还有接下来的辽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