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历史课?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结合。
第一,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性,讲清发展,突出结构,把事情讲清楚。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解海量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联系,讲“发展”。所谓的连接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节历史课之间的联系。2.一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前两点在教学参考中有说明,后一点一般不会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比如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可以作为接触文字的好材料。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章,文中提到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火炮等武器都是首次用于战争。教学时可以接触海湾战争中先进的两栖坦克、隐形飞机、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老师稍加讲解,学生就能饶有兴趣地了解武器发展的大致历史,了解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
其次,应该有更好的课堂测试形式。
很多历史课缺乏测试,即使测试了也是坏事。事实上,良好的课堂测试可以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两种检测形式:一种是巧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老师可以把简单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来,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提问和回答问题。老师可以问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学生可以问问题让老师回答。
第三,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和情感性。
初中老师面对的是12 ~ 16的青少年。历史课上,他们愿意听,愿意记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教师在教学时要牢牢把握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时,要力求气氛夸张,讲得生动,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景;当我们谈论历史人物时,我们应该突出他们鲜明的个性,使他们的形象生动、鲜明、突出。比如“火烧圆明园”一节,可以这样描述:“侵略者把圆明园火烧了三天。黑云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漂浮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色星星布满了大街小巷,到处一片漆黑,就像一场日食...圆明园,一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一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精致的皇家园林,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焚毁了。”在这里,有对具体场景的描述,有对精美的圆明园被焚毁的哀叹,甚至有对入侵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如此生动的叙事,学生如何不被强烈感染?
张立新,如何上好第一堂历史课
历史是刚上七年级学生的新课程。因为小学没有开设这门课,所以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点新鲜感。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有一种偏见,认为历史只是一门副科。什么是辅修课?相对于所谓的主科,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就没那么重要了。既然不重要,学生自然会觉得没必要这么努力学习。这种旧观念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新鲜感,也给历史教学带来诸多困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上好七年级的第一堂历史课,是七年级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与高年级学生不同,七年级学生接触过这门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门新学科,他们会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教师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新鲜感,以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接下来我就以我的第一堂绪论课为例,谈谈如何上好第一堂历史课。
第一节历史课,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把自己充分“推销”给学生后,我直接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第一堂历史课,我们不学书上的新内容。”学生觉得很奇怪:“如果不学习书上的内容,我们还要自学吗?”我说:“这堂课再说吧。我们只谈‘历史’这个词好吗?”学生说:“老师,你没有骗我们。‘历史’这个词能不能讲一节课?”学生们怀疑地看着我。我说:“你不信?我们看着吧。当我们谈到‘历史’这个词时,我们不得不说‘www’。”同学们都笑了:“老师,你没教我们去网吧,还有什么“WWW”我们早就用来上网了……”我说,“这个WWW不是那个WWW”..."学生们立刻被我有趣的语言吸引住了。"那么,什么是‘WWW’?"
什么是历史?这是第一个“W”学生突然意识到,“哦,这是老师说的第一个W”。然后,我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历史。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有几个胆大的学生站出来回答。有的说“历史是过去”,有的说“历史是过去”,有的说“历史是古代发生的事情”。我充分肯定了学生们表达观点的勇气。我说:“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一开始不敢说?是因为我们同学有时候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了吧?其实历史的概念很简单:几万年前发生的事叫历史,几十年几百年前发生的事叫历史。你的昨天也成为了今天的历史...记住: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过去可以称为历史,自己也是历史中的一个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被激发。
为什么要学历史?这是第二个“w”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让同学们先讨论一下。有了讨论第一个问题的经验,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始被激活,大家都在讨论。有的说可以增长见识,有的说可以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有的说可以满足好奇心等等。听完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充分肯定了同学们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我说:“同学们,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学生大声说:“是!”为什么要学历史?我给学生总结了两个原因:(1)
中考和高考的需要。
学生说:“老师,这也是一个原因。是不是太简单了?”我说:“我不是刚跟你强调过,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吗?”如果没有考试,我们上课还要上这门课吗?这难道不是一个理由吗?”学生们笑了起来,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起来。我说:“历史是现在中考的必修科目。上高中后,历史也是选择文科的学生的必修科目。"
然后,我简单地向同学们传达了历年中考和高考的计划,并强调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经过我的解释,学生们开始明白,历史在他们的眼中和口中并不是一门次要的学科,而是与...> & gt
如何上好历史课
在历史教学中,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把握历史教材的深度,调动学生的广度。其次,要把握课堂训练的密度;最后,要把握教学艺术的力度。
第一,要把握教材的深度。
探索教材深度,首先要吃透教材和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编者意图。了解知识体系和教材结构,熟悉教学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其次,把握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因为学生基础不同,所以教材的深度要有分寸。否则就是对牛弹琴。显然,这里所说的挖教材的深度并不是越深越好。关键是不能生米煮成熟饭。深度要恰到好处,让学生乐在其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
第二,要把握调动学生的广度。
把握调动学生的广度是区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应试教育只注重调动一小部分有深造前途的学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行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气氛好坏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广度,让每个学生都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课堂上填鸭式、独白式的现象并不多。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很多老师还是觉得无奈,还是看着班上的几个尖子生。老师提问,学生发言,总有少数人从来不问大多数学生。学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师生活动脱节。有些同学即使想主动学习,也只是因为教学目标高,方法不对而如坐针毡,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说什么,收获甚微。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善于启发各类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成功转化学困生,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第三,要把握课堂训练的密度。
课堂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座与实践相结合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把握课堂训练密度是落实知识、体现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一节课能做到训练内容好,方法得当,密度高,那么效果就会好。从目前课堂教学反映的问题来看,完全没有课堂训练的课是很少发现的。主要原因是课堂训练密度不足,主导和主体有重有轻。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说的多,做的少,灌输的多,引导的少,学生被当成被动的接受者。
一堂课要内容好,方法得当,密度高。说、想、练不可偏废,老师要告诉学生方向,起到引导作用。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吸收和消化,以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四,要把握教学艺术的力度,这里就教学艺术的感染力而言,把握教学艺术的力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强大的教学艺术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反之,教学艺术差,效果就苍白无力。教学艺术的魅力就像看电视剧一样。一部好的电视剧,如果只是干巴巴的读给人听,一般不会有印象。但如果配合角色,活下去,会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度,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是课堂教学必须考虑的四个方面。这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的历史课堂教学就更锦上添花了。
关于如何上好历史课的思考?
1.让历史课生动活泼,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很多同学觉得历史课没意思。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觉得很累,不愿意动脑。这个时候,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2)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尊重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保证。
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所有学生,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甚至在学生答错的时候,冷静引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改正。这样,从第一节历史课开始,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对历史的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努力改变学生原有的简单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答案都是自己总结的。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支配自己的学习活动,让他们主动了解、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也会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和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妥善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特别是对学困生,要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总之,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规定的内容,备课备课,虚心对待学生,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为我所用,才能上好一堂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什么是好的历史课?
一堂好的历史课是什么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评价标准。有的涵盖一切,从课前准备到课后测试,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目标要求;有些强调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或情境学习。众说纷纭,很难有一个统一完善的方案。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由老师来回答。问学生,一个学校这么多历史老师,你喜欢谁?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总结出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老师应该怎么做。据调查,学生喜欢历史课的原因有:好玩,不无聊;老师幽默帅气;能学会思考,增加理解;可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等等。这些话看似平常,却道出了学生眼中一堂好课的标准:引起学生的兴趣;赢得学生的喜爱;提高学生能力;教给学生方法。做到了这些,上好一堂历史课就不在话下了。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是过去的事”,离学生时代很远,照着课本讲往往会变得很枯燥。学生讨厌学历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亲身感受,不能设身处地,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历史课堂教学如果能合理地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对历史场景的体验,帮助学生实现历史的“重复”,就能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进而达到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的目的。
我校苏春娣老师在鸦片战争这一课中,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谈到“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状况”时,她是这样说的:
英国想用大机器生产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与新奇的外国商品面对面,一个中国家庭有这样的对话:
儿子:爸爸,街上有卖洋布的。太美了。
父亲:长得好看有什么用?它很强壮
儿子:那块洋布又薄又结实。
父亲:强有什么用?很便宜。
儿子:那种洋布真便宜。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我们一分钱都不用花。
苏先生通过营造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关于英国进口洋布的对话场景,生动再现了鸦片战争前中英合法贸易的情况。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仿佛是自己家里每天发生的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的再现,距离一下子缩短了。通过这段简短的对话,“鸦片战争前,中英合法贸易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拖累,英国处于先进地位,不得不通过罪恶的鸦片走私来扭转贸易逆差”的历史结论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避免了传统教学纠结于自然经济、盈余、顺差、贸易逆差等概念的枯燥教学。
我们学校的栾燕老师在讲太平天国这一课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方法突破难关的。她是这样说的:
李富贵是广西桂平的一个农民。他今年18岁。几年前,他和同村的几个伙伴一起加入了“拜神会”,跟随太平军参加起义。我到达天津的那个冬天,“中国土地制度”颁布了,李富贵和他的伙伴们非常高兴。
李富贵家有五口人。他是老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年龄12。他很想知道,按照制度,他们家能分多少地?
收获的季节到了,全家人都很兴奋,但听说除了足够的粮食,其余的都要上交天庭国库。妈妈很担心。大姐年底应该结婚了。嫁妆她该怎么办?司令说放心吧,这些费用都是国库出的。
“中国土地制度”颁布没多久,大家的幸福就结束了,很多人开始偷懒。你认为这是什么?
看完“学习资料”和“情景再现”,想想吧。你如何理解李富贵一家“高兴、激动、担忧、欣喜若狂”的心情?
对“天朝天目制”的理解是本课程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引用“天朝天目制”的史料,从土地分配制度和产品分配制度上来说明太平天国改造国家计划的革命性、局限性和幻想性,进而证明这一计划不可行。这种教学方式在突破难点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课堂变得枯燥.....> & gt
如何教好历史
多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还是小说。
我想在讲座中穿插更多这样的小故事会吸引很多同学。
在谈论一个历史事件时,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甚至让学生“穿越附体”到一个历史人物身上,让学生思考这个事件的心理。
甚至可以冷嘲热讽,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一些看法。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堂历史课
从来不给学生读高中历史。学生不是第一天上学,歧视的概念开始成熟。久而久之,上课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老师,高一的时候自己教历史)。!!
作为第一节课,可以随便和学生讨论一些历史问题(不要说一些未解之谜——大部分学生都见过,某人或某事或现代生活反映的历史等。).稍微跨学科一点没关系,不要扯太远就好,记得找个人聊或者聊很多,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可以悄悄串起一些高一的历史内容,避免过多。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课堂气氛会给你未来的教学带来坚实的基础。
以上纯属作为学生的感受。我已经承受了太多,我不想让更多的学生做出痛苦的“选择”。好像很严重,O(∩_∩)O哈哈~!!放松点。没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