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历史起源于何时?

关于春节的历史起源,由于古代文献的缺失,现存的古代文献并没有明确描述春节的起源,导致了关于春节起源的诸多传说。

其中,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春节起源于“腊祭(天籁)说”、“天荒之约会说”、“巫术仪式说”、“鬼节说”、“上古丰收祭祀说”、“顺姬部落联盟首领”(据说顺姬是皇帝,但“田字”的称谓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自古以来,人们就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始的重要性。《盘古王彪》载:“天帝始令名支以定岁。”《尚书大传》说:“正月初一,为年之年,年之月,年之日,故称‘三朝’,亦称‘三始’。”意思是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一月的开始,一天的开始;一年的开始称为年初(农历新年、春节);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年”。

扩展数据

春节前也被称为“元旦”,它是在正月初一。和中国历代的正月日期不一致:

夏朝使用孟春(正月)作为第一个月。商朝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十月为正月,汉初使用秦历。

汉武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罗、等人制定了历法,将十月为一年之始改为为一年之始。后人基本上将其改进为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即阴历),罗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使用公历,直到清朝末年,持续了2080年。

古代民间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的那一天。在南北朝时期,春节甚至被称为整个春天。辛亥革命后,逐渐改变了阳历。为了区分农历和阳历,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