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的嫔妃进宫不能救家人?
在《红楼梦》中,“袁菲省亲”是一切的开始,也正是因为有了袁菲省亲,才会有大观园的建成。因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参考清朝为背景写的小说。所以大家都认为清朝的皇后可以救自己的亲人,这也是很多清朝小说里写的。但在现实历史中,一旦入宫深似海,清朝的后妃都救不了自己的亲人。可见曹雪芹写书时并没有照搬历史背景。
清代后宫嫔妃是不允许探亲的,清宫档案中也从来没有嫔妃探亲的记录,所以嫔妃不可能独自出宫回娘家。只有和皇上一起巡宫,才有机会出宫,但不能一个人回娘家。
女人一旦踏入宫门,成为皇帝的妃子,就与家人隔绝了。皇帝出嫁后,皇后没有还门,但他们还有机会见到父母。
清朝建立了“会亲”制度。受宠的嫔妃可以享受家人进宫探视的待遇,称为“会亲”,但仅限于妻子,绝不允许男性进入后宫。万一嫔妃怀了龙种,可以允许妻子定期进宫,甚至陪伴孕妇分娩。
不过清朝有一个妃子曾经获得过省亲的荣誉,那就是慈禧。那是1857年6月,慈禧生下太子9个月后,皇帝特别允许她回家探亲。一大早,太监就去西拉胡同告诉慈禧的母亲,当天中午伊贵人要回来探亲。家庭成员非常高兴,场面类似于“袁菲的省亲”。但是本省探亲时间短,一天就结束了。从那以后,她再也不能回家探亲了,但她妈妈可以经常去故宫看望女儿。
所以嫁入皇族,在宫中做公主,就等于脱离了自己的家庭,独自在后宫的血液中往上爬。回想过去,看到的风景和那天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