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历史的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

“核心素养”不是中国独有的,它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它是一个教育时代的觉醒。“核心素养”这个词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和我们所熟悉的很多教育热词,如“素质教育”、“双基”、“三维目标”都是一脉相承的。

1.国际背景下的横向观察: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要成功融入未来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提出了不同的核心素养,但它们也有共同点,如强调合作和沟通能力,掌握信息和通信技术,公民素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等。

多年来,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遇到的问题反哺教育,指出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应该注重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21世纪必备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再比如,从2009年开始,日本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开展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写基础研究”,主要研究“社会变化的主要趋势以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课程开发和编写提供参考和基本依据”。

中国台湾省从2005年开始启动核心素养研究,并设立了专门的研究计划——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概念参考框架与理论基础研究(简称DeSeCo计划)。

通过对核心素养产生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非政府组织推动,核心素养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发展都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它面向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和发展的国际趋势。目前,我国已决定采用上述国家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2.当地土壤的纵向比较: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的中国式回答。30多年来,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新的内涵:无论教育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时代发展提出什么新的要求,它都会被加上相应的新的品质,其内涵也会随着人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入而逐步丰富和完善。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开展了素质教育和校级改革实践的区域性实验和探索,为教育乌托邦的落地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教育部于2001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的一系列变革。

然而,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一些困惑或问题:素质教育是作为教育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对立面而被提及的,所以很多人只听说素质教育不是什么,而是什么,但一直模糊不清,更谈不上实际操作;二是素质教育包含的东西太多,教育者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提纲挈领;再次,素质教育强调人的自然禀赋和个性的发展,但现实中这方面无法准确衡量,因此无法实施教育,尤其是团体学校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是一个理想的教育目标,但可操作性不强。要真正实现,必须要有更具体的下层概念。承担这一责任的教育理念有三个,按发展顺序分别是“双基”、“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我们来看看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发展。

众所周知,“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们最初的教育目标,产生于物质和精神资源都很贫乏的8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它有明显的缺陷,即它忽视了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对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将教育实施的目标扩展为“三维目标”

所谓“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标准的理论设计是好的,也是全面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个是很多老师经常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第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取向本身不够具体和现代,不能反映时代的要求。有鉴于此,教育部2014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百度辞海中的“素养”二字,指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从狭义上讲,它是质量的代名词。广义上包括道德品质、外貌、知识水平、能力。1练习;(2)通常支持;③素质与教育;(4)平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某些语境下,它是可以带着质量通用的。但是,也有细微的区别。前者更注重后天教育,更模糊,这种状态会慢慢改变;后者强调先天禀赋,更为精确具体,往往指一种相对稳定、静止的状态。

核心是相对于外围而言的,核心素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关键,是指21世纪个人对于生存、生活、工作、就业最关键的素养。二是共性,是指某一群体在课程设计上所需要的共同品质。

纵观三者的演变,不难发现,这是从知、教到育人过程的不同阶段,核心素养更是直指教育的真正目的,即育人。

二、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

核心素养仍然不是一个可直接操作的概念,需要具体的课程实施来保证其实现。也就是说,通过课程设计将育人目标分解具体化。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丧失一些教育功能,但这种功能的丧失是不得已的,是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价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关心的是,毕业之后,作为一个公民,经过几十年的学校教育,你真的学到了对他有帮助的东西吗?我已经学习了几十门学科。学理科和不学有什么区别?主体能给他留下什么终身?

1.研究性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选择重要的,并遵循它们”。学科老师的注意力需要转移,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移到素养的培养上来?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变到关注学生学什么?学校要求并积极引导教师既当好老师,又当好老师。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可以做到教书育人,既夯实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又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素养得到提升和提高。学校强调教师要把教学的视角转变为教育的视角,突破传统的知识视野和课堂视野,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内心,给学生一个适合的教育。

2.丰富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学科融合。教师的课程观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和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在此背景下,探讨核心素养,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编写课程,教师如何开展素养本位教学,校长如何提高课程领导力,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在“核心”和“共同”的基础上差异化发展。在个性化辅导的过程中,不同的孩子有更多的选择。针对不同学员、不同问题,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学习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绩效提升课程、护航成长课程、奉献成功课程等。对教师也有系统的师资培训体系,因为要落实核心素养,首先是落实教师的问题。教师只有提高了教学能力,明确了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实施课程,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更好地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希望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核心素养教育体系还处于理论探索和构建阶段,要落实到实践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实践探索者,我们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