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台的凤台文化
2004年,位于清远市清新县唐恬山的陈凤台墓被后人重新发现。随后,陈庆元丰台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对陈丰台本人及其家庭教育文化的研究开始兴盛。
因为“胡飞事件”举家南迁?
800多年前的一天。南宋末年的庆元郡外,一大群人渐渐走近。车内财物丰富,车主衣着光鲜,地位显赫可见一斑。
在一节车厢中间,那人的脸上明显有点疲惫、失落和沮丧。也许他是担心政局的变化,担心国王的喜怒无常,甚至担心国家即将毁灭。他来自附近的南雄府(今韶关),为了躲避国难,第一次带着7个儿子和28个侄子搬到清苑县。准备休息后,再往南走。
至此,铁木真的铁蹄横扫全国。
这位年近六旬的男主持人叫陈凤台,是南宋学者,也是崇医谏臣。
关于陈凤台家南迁,一直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是因为宋末元军大举入侵,陈氏家族为躲避国难而迁居于此。陈凤台墓所在的清新县何云镇沙河归湖村(原名清远李梦驿站),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驿站。陈凤台被视为反袁英雄。另一种说法来自《陈家谱》中的一句话,“因事变,举家南移”。
什么是“胡飞事件”?据有关记载,咸淳八年(1272),得罪皇帝,为替商人黄保存全部收入,逃往南雄珠玑巷。黄知道她是贵妃后,不敢收留她,命她逃走,于是死于奸淫掳掠。
在离开后不久,皇帝想念她,命令兵部部长张去看望她。南雄人盛传,因为胡飞已死,朝廷会怪罪诸暨巷。因此,诸暨巷的居民逃往南方,分散在南部海滨一带。
然而,研究人员认为,这个传说可能并不可信。宋代史书中没有贵妃出逃的记载,但姓氏宗谱对胡飞事发时间的记载差异很大,相差100多年。流传至今的文本中,使用的官衔和地名都是明朝的,显然是后人根据传闻记住的。更重要的是,在宋度宗咸淳八岁的时候,元军横扫宋军,横扫中原,抵达南宋都城。皇帝还有心思照顾一个妃子吗?
更多的研究者认为,陈凤台举家南迁,与当时元兵南迁有密切关系。
愤懑忧国的抗元民族英雄
据考证,陈凤台一家是由祖父的叔叔开始迁到南雄府诸暨巷的,此前居住在北宋都城开封附近的祥符县。宋朝被迫南迁时,这里的人们纷纷效仿,也有人越过粤北的梅岭,在当时的南雄定居。
陈凤台长子所撰《莫翁遗事》中,记载陈凤台举家南迁的原因如下:“三子英,秀才,为博士,对外宣传议论。因无力救助外族,遂降其族,葬其父惠于清苑县梦里驿九龙潭。”“不能帮洋人”字面意思是与元朝签订的契约不成功,可见陈家被贬南迁的真正原因。
有研究者推测,南宋末年,晋国和南宋都在衰败,而蒙古却在强盛。当时蒙古提出联合南宋灭晋国。南宋皇帝接受了这个建议,准备借助蒙古之手,消灭宿敌晋国。没想到最后引祸南下,毁了南宋的山河。当时陈家父子在朝廷做官,嫁给了皇帝。他们一定对人民币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是因为有些意见最终触怒了皇帝才被降职的吗?答案不得而知。
族谱记载了当年逃离家乡的悲惨境遇。当年从诸暨巷迁到外地时,“兄弟七人,子侄二十八人,随行三十余人”,说明当时兄弟七人都健在。“有船可走,有地可踏。”大部分都到了台山、新会、东莞、鹤山等地。陈凤台带着六子陈土定居清远市。三儿子陈英因“不帮洋人”而深感愧疚,并牵连家人。所以全家搬到偏僻的泰山定居后,又回到父亲身边,侍奉年迈的父亲终老。
陈凤台是建议博士,是有民族气节的文学学士。据说他在滨江山区游玩时,被热情的瑶族人扣留,同意教瑶族的孩子读书写字。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他指示瑶族人民在山上建一堵墙,并建立一个营地。他和陈英出面,从南方招募流民,和当地的瑶、汉、壮等民族,与元兵* * *一起组成人民军队。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陈凤台父子兵败而亡,尧王悲痛万分。他们把陈凤台父子葬在清远李梦驿,也就是今天的桂湖村。从此,陈凤台和陈颖被誉为“反元英雄”。
关于陈氏父子抗元的说法,多来自后世的叙述,古籍中鲜有记载。但据史书记载,南宋末年袁崖山保卫战中,陈凤台第七子的后代陈仁福、陈,毅然捐粮数千,运往崖山支援。当时的宰相卢秀福请求皇帝颁布法令,表彰陈氏兄弟的功绩。
今天,在唐恬山上,仍然有石岗门,古代瑶族的遗址。门前石环拱陡峭,古迹斑驳。在离陈凤台墓不远的山上,还有一座古庙。据说建于南宋末年,是抗元叛军联络、交换情报的场所。抗元义军失败后,古寺多次被毁。现存的寺庙是1945重建的,至今保存完好。
关于陈凤台后半生的情况以及为什么葬在唐恬,还有许多其他的猜测。有人认为,陈凤台是和儿子在清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去世的,葬在唐恬。有一种说法是,陈再清元的后人发现唐恬是风水宝地,就把他的遗体葬在这里。也有人认为,唐恬山地处偏僻,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陈凤台隐居于此安度晚年。
根据陈氏族谱,陈凤台的第三子陈英也葬在唐恬,但具体位置尚未找到。随着后人对“凤台文化”的深入研究,更多的历史谜团将被解开。
后人组团寻根,挖掘凤台文化。
陈凤台本人是宋代的秀才,官拜谋士。长子陈墨为秀才兼刑部侍郎,次子陈玄为秀才,三子陈婴为宣仪秀才兼博士,四子陈恺为宣仪秀才兼博士,五子陈润、六子陈图、七子陈任均为城生(秀才)。
根据陈、邝二人的家谱,陈凤台的妻子是南雄珠玑巷大阴公邝玉萍之女,邝夫人的妹妹邝淑丽于1168被册封为皇妃,也就是说陈凤台是皇妃的妹夫。
100多年前,广东七十二县陈氏家族捐资修建庙时,对偏僻的陈凤台墓进行了重修,并绘制了详细的墓室地图,标明了从庙到山的祭拜路线和约定三年祭拜一次的家规。可见,陈凤台在当时的陈姓人中是有相当影响力的。
人们在祭奠陈凤台的时候,可能很少考虑他“抗元”的爱国成分,更多的是向往这个家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良好的书香家教。2006年底,美国纽约陈颖川教会“寻根团”130余人回到清远寻根访问,受到广东省侨联、清远市政府、清新县政府的热情接待。在这些游子的心目中,清远早已是一片令人神往的“福地”。
陈凤台第26代传人、省侨联名誉主席陈认为,“凤台文化”首先是孝道,这种孝道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渗透于整个宗族。二是把读书和成名放在第一位。在古代,读书成名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做官。纵观陈凤台的后代,其子女大多以读书为主,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在当时的背景环境下,读书做官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被后人景仰。
陈凤台墓前的华表上,镌刻着道光至光绪间陈家初高中杰出人才的名字。
近代陈凤台的后人中,有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中山大学文学院词学教授陈迅。辅仁大学校长、被毛泽东总统誉为“国宝”的陈元;陈仲民曾当选两任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总理。族群中,有明代被称为“一代大儒”、“岭南一人”的陈白沙;咸丰钦点翰林院的庶吉士和清朝第一任驻美大使陈兰彬;光绪钦点陈等人去探花。
“丰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精忠报国,爱国主义。南宋灭亡后,陈凤台的后人警告后代不要与元朝统治者合作。因此,在元朝统治的90年里,住在鹤山的陈没有一个人想做官。
■历史遗迹
埋在唐恬山上的忠骨
唐恬山位于清新县沙河桂湖村,纵横长20多公里,海拔1000多米。它是清新县的第二高峰,雄伟陡峭,看起来像“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当你到达顶峰时。往深处看,是数不清的矮山,草木丛生,终年翠绿。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2000年,桂湖的村民偶然发现了陈凤台的墓,并为之奔走。随后几年,陈家后人和文史专家纷纷前来悼念或考证。
墓地里除了墓碑和祭台,很少有人工建造的东西,在一片原始的生态自然景观中显得非常和谐。
距离陈凤台墓约100米处,墓路上的四座中国表庄严肃穆地矗立着,上面的石狮已被破坏。华表,由大理石雕刻而成,高6米,重约3吨,记录了陈后裔在清朝的名声。
令人惊讶的是,墓地在一个近千米长的山顶,墓前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天然池塘。当地人把这个池塘叫做冠军湖。每年春天,清澈的水是明亮的。它似乎是一块嵌在唐恬山中的碧玉。
■研究人员说
陈凤台墓的重建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广州陈家祠中轴线建筑即将完工之际,正巧广东东莞的陈正在宫考中学探花。喜讯传来,陈人认为这是建庙以示风水之灵和祖先之福。于是,光绪二十年(1894),陈嘉庙建好后,陈家为了慎终追远,弘扬先人美德,缅怀先人,组织重修了陈凤台墓。
这次对原来的墓地进行了装修,但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保留了原貌。同时,陈人还定下了三年祭祀的规矩。此外,为了纪念这次维修,陈人还在墓前池塘旁立了四块汉表。这些中国手表是在建造寺时用同一种麻石制成的,每块高2.5米,上面刻有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陈后裔任命的朝廷文武官员名单。
其中陈受光绪委派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江宁促学、两广教育总长等职。随后,李鸿章和陈代表清政府与英国戈登将军签署了《关于扩建香港新址的特别条款》。这也成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证据之一。陈一生忠君爱国,但在那个被列强欺凌的年代,只能“剜伤谋国计”(出自陈诗)。
陈凤台墓中的四根华表(当地人称为探花柱)对称排列,仿佛是日夜守护陈凤台墓的四名威武之士,也是陈凤台后人对祖先的虔诚和对武术的热爱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