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缫丝织造技术历史溯源

缫丝起源于7世纪,从汉代到隋唐逐渐成熟。到了宋代,它已经在中国编织史上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当时“河北定州最好”,“宣和最繁华。”南宋时期,苏州的缫丝生产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明代以来,缫丝技艺在苏州及其周边的蠡口、陆慕、黄桥、光复、东渚等地广泛流传,成为这一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到了明代,苏州的丝织技艺更加精湛,以皇家丝绸长袍和丝绸书画中的开襟面料而闻名。到了清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画工结合的技艺。

缫丝的起源,是基于新疆古楼兰出土的中国“中希混纺毛织物”的花边碎片和解放前蒙古、中国出土的中国丝织石树碎片,都是经纬断裂的平纹织物。前者是用羊毛丝做的,可以叫缫丝,后者是用纯丝做的,可以叫缫丝。他们的织造方法与宋代以前完全相同,证明这种经纬断裂的织造方法在我国汉魏之间就已存在,其织造技艺已达到相当完备的水平。

隋唐以后,缫丝制品作为字画之首,北宋、南宋以缫丝最为著名。无论包装、装裱或卷制艺术品、山水、花鸟、人物等。,缫丝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南宋著名缫丝艺术家朱克柔创作了《荷塘鸭图》(现藏上海博物馆)。画面上有碧波荡漾、绿油油的芦苇、红果白鹭、绿油油的小鸭子、鸭妈妈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白色的荷花盛开,水中点缀着浮萍。整部作品构图严谨,色彩和谐,生动活泼。还有著名缫丝大师沈子凡的《梅阙》、《清碧山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工艺精湛,独具魅力。

到了靖康后,由于宋朝统治阶级的懦弱无能,北方被外族入侵,于是迁都临安(今杭州)。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北向南转移,许多著名的工匠也被带到了南方。这一时期的松江、苏州开始流行和发展缫丝,之后基本集中在苏州土葬、蠡口、官光等地。沈子凡和吴煦都是这一时期苏州(吴军)的著名工匠。

到了元代,缫丝艺术已经转向日常生活用品,其特点是缫丝首次使用金色,广泛用于寺庙用品和官服。元代的金彩对明清影响很大。到了明朝,缫丝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明代宫廷中的皇家缫丝艺人外,苏州缫丝也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时苏州祁门外鹿王墓镇有一批从事缫丝织造的艺人。著名工艺美术家朱所作的《瑶池祝寿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轮廓清晰,尤为突出。所以苏州在明代最为有名,似乎明代除了北京和苏州以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发现缫丝。

明代缫丝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缫丝作为宫廷艺术来制作皇帝的龙袍。北京十三陵地宫出土的明帝龙袍就是一个例子。二是写实与装饰相结合,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以小画册页为主,装饰丰富。尤其在编织人物方面,堪称一大创举。沈周的《蟠桃仙子》和著名武艺制作的《戏婴图》,都是用生动的人物编织而成。可见魏明丝绸的独特艺术风格。到了清代,一般来说,缫丝艺术作品以缫丝与绘画相结合而独树一帜。但也有不少缫丝作品做工精致。如缫丝艺术品“三颗星”和“八仙过生日”。特别是缫丝中,到处都是诗词歌赋,如“御三星”。

20世纪60年代,从抄南宋的缫丝名开始,艺术家们恢复了建国前濒临灭绝的缫丝编织技艺。到了七八十年代,苏州已经建立了五家缫丝厂,缫丝织造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