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由来是什么?
成语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和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中不断产生、演变和发展。如今,它们越来越公开地出现在各种使用语言的场合,受到人们的喜爱。
成语非常丰富,来源多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来自口语。
这类成语在人们的口语中广为流传,普遍通俗生动,如:喜气洋洋,行云流水,变化多端,指指点点,剪裁得体,拐弯抹角,等等。
第二,源于古籍。
即从几千年的古书来看,可以分为:
①古代寓言的概括,如:自相矛盾、愚公移山、等兔、画蛇添足、仿虎、杞人忧天等。
历史故事的总结,如:草木皆兵,渴望梅子解渴,破釜沉舟,完璧归赵,等待蜗居等等。
(3)古籍中的名言警句摘抄或节选,如:学而不厌,教而不厌,豁然开朗,凡事刨根问底,凡事蓬勃发展,诚实和谐,轻松愉快,奋发图强。
第三,来自外来词。
比如根据佛经翻译或改写的成语,如昙花一现、投地自尽、聚沙成塔、回光返照、独善其身、现身说法等。另一个例子是来自法国的习语,如从火中取票,象牙塔等。
4.新创建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语也在不断地产生和演变。从名家的作品和群众的口语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成语,如:速战速决,力争上游,推陈出新,争分夺秒,惜今惜古,自强不息,百花齐放,古为今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