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越窑瓷器的历史

唐代越窑遗址的分布以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为中心(见上林湖越窑遗址)。东部的上坳湖、白洋湖、上虞也有不少瓷窑。上虞窑的代表司前窑生产的青瓷与上林湖的青瓷基本相同。

唐代越窑瓷器胚质细腻,釉层均匀,丰润,品种较多,素有“如冰如玉”之称。主要器皿有碗、盘、壶、罂粟花、瓶、罐、耳杯、灯座、粉盒、水罐、痰盂等10多种。这些器物有的继承了上一代的造型,但又有所变化。比如前期常见的鸡头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抱锅;锅锅变成了大口长颈的瓷罂粟;碗也从深平底变成了玉底和短圈足。后期以后,碗更加丰富,有玉底碗、窄口浅腹平底碗、莲花碗、荷叶碗、钻石花碗等。有斜壁上翘的平底盘,有开玉玉底盘,有葵花瓣口盘,有方盘,多种多样。另一部分器物明显模仿了当时的金银器皿,如各种杯、盖盒、灯座等。有的锅肚做成瓜棱形;碗、盘的口沿做成向日葵花瓣、荷花花瓣;灯座做成荷叶形状;盖盒小巧,盖子与盒的母口吻合,盖面刻有简单的花纹。这些物品的形状与唐代的金银器皿密切相关。从越窑青瓷形制的演变和食用器皿种类的日益增多可以看出,金银器皿正逐渐被瓷器所取代,所以陆羽《茶经》中有“兴瓷为银”“越瓷为玉”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