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社会科学的核心素质是什么?
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品质。
确定历史核心性质的依据:历史的本质是对历史的理解,即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重在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一)时间和空间概念
历史时空的概念是指历史时间序列和历史地理的概念。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
只有将历史事件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能彰显其意义。
历史学科的知识是以历史时空为基础的,对历史的理解必须从时空概念的角度出发。
内涵:时空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概念。
性能:1。能够知道特定的历史事件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关。
2.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空的各种方式,并用这些方式来描述过去。
3.能够根据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之间的关联。
4.能够理解不同时空框架下历史中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部分与整体,对历史事件做出合理的解释。
5.当我们认识了现实社会,就可以把认识的对象放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历史证据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谨论证的实证人文社会学科。
对历史的探索是以求真求真为目的,以史料为基础,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把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
史料的学习和运用不仅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和判断历史能力的重要体现。
内涵:史料论证是指通过严格的考察获得可靠的史料,并试图据此再现历史真相的态度和方法。
性能:1。能够知道史料是了解历史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各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方式方法。
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对其作者意图的认知来判断史料的真实性和价值,并在过程中体验实证主义精神。
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和现实问题。
(3)历史认识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为了正确认识历史,今天的人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尽可能客观、现实地看待和理解过去。
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结果、性质和影响,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和历史地位,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传播和后果的认识,都需要放入历史条件中进行具体考察。
只有设身处地,尽可能地了解历史事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的变迁与延续、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历史做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内涵: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性能:1。试着去理解各种历史叙事的意义和它们的语境。
2.对历史有一种同情的理解,即把自己放在根据可靠史料认识具体历史事件的位置上,形成对历史情境的合理想象,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历史上的各种事物。
3.了解历史叙事和历史事实的区别。
4.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真实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事。
5.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才能表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4)历史解释
所有的历史叙事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和评价,它不仅包括叙述者对历史事件描述的安排和组合,还反映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和观念。
人们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解释和评价历史,判断历史事物的价值。
历史判断是基于对历史事件的掌握、理解和解释,也是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
内涵:历史解释是指依据史料和历史认识,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的能力。
性能:1。能够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中的解释,知道同一件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能够理解和评价各种历史解释。
2.能够客观讨论历史问题,合理表达对历史的看法。
3.能够理解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判断。
(5)历史价值
历史研究所追求的是求实、沟通、德性。
“求真”是指对历史的探索是为了更接近历史的真相;“明”是指“明古今之变,成一家”,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立德”是指历史包含丰富的思想、文化传统、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提供了历史经验、人生哲学和人类的共同追求。
任何对历史的解读和评价,都包含一定的理念和价值判断。
内涵:历史价值观是历史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人文研究中追求真善美而凝聚的价值取向。
性能:1。能够理解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基于历史事实,但也是基于一定价值观的主观判断。
2.认清真与假、善与恶、进步与倒退、公平与正义的区别,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3.我们可以把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自身的成长和现实社会中,从历史中获得有益的滋养,从实践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