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右手,安徽省将成为新能源龙头?
数据显示,安徽虽然也加入了长三角经济圈,但汽车产业产销规模弱于周边城市,奇瑞、江淮受限于品牌溢价低,只能拼低端市场,盈利能力确实不高。
期待整体转型,从农业大省升级为工业大省的任务让安徽的督导团队操碎了心,但随着新能源产业布局的平地,机会终于来了。
大众和江淮的联姻博弈还将继续。
事实上,安徽一直期待通过引入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外资等各类资本,振兴国有汽车企业及相应的配套产业链。不过,虽然第一次江淮混改引入的建设投资对于背景深厚的央企来说价格不菲,有钱是肯定的,但其自身的管理水平并没有给江淮带来更多的经验,也没有提高企业选择和执行的效率。毕竟央企本身就是以稳而慢著称的。央企和国企结合,对扩大规模,提升行业形象大有裨益。
引进外资成为另一种解决方案。这一次,培育了上海现代汽车产业半壁江山的大众汽车决定行动起来。2020年5月29日,大众汽车宣布投资654.38+0亿欧元,拿下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权,将电动车合资公司江淮大众的股权提高至75%,从而获得关键经营权。
瞬间,咸鱼翻了个身。要知道,2020年初,江淮大众曾经进入“分手剧本”。传闻两者在产品层面停滞不前,就连江淮大众的研发中心除了一个奠基仪式也毫无进展。当时大众挥手让座,时而往前走一步,时而后退一步,挑衅自己的伙伴。江淮并不善意。虽然他们准备联手大众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本质上是在刺探大众手头的燃油车资源。一旦“勾引”成功,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就在燃油车市场大做文章。也许江淮-大众也能做到三分天下?但是对西亚特的追求被拒绝了,捷达品牌高高兴兴的将其收入囊中,直接动摇了当时江淮大众的根基...
当然,这对于大众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毕竟大众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调整各合资公司的股比。SAIC大众的股份比例为50:50,一汽大众的股份比例为60:40。虽然在最弱的江淮大众成功达到目的,但如果操作得当,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两家合资公司的股比态度。
毕竟要做出成绩,才能说得更大声。
对于安徽的产业布局来说,失去控股权不算什么。毕竟之前江淮大众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但是让大众控股之后,至少大众会更上心,会投资,会有新车,比如之前一直念念不忘的大众MEB电动平台,电动车工厂,R&D中心。要知道当初为了扶持桑塔纳,扶持了多少零部件厂,而一旦设想的五年内五款纯电动汽车的投放真的可以实现,那么
泄露并获得重要话语权
2019披露的信息显示,安徽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12万辆,占全国总量的10%,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基础还不错,只是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领导者,所以当蔚来遇到困难的时候,安徽伸出了援助之手。
李斌曾说:“一个新公司没有融资200亿的能力,所以可能很难开创一个新的汽车品牌。”
Xpeng汽车创始人何也感叹:“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6543.8+00亿太夸张了,现在觉得200亿还不够。”
融资速度是新造车力量的关键。只有拿到钱,你才能有一系列的操作,比如R&D,厂房,量产,渠道铺设等等。这些新生力量的想法可能与传统造车企业不同,但最终都走的是同一条路。你可以颠覆动力技术,但你无法颠覆生产销售模式。
把市场上的钱融掉,让对手没钱融。在这场速度竞赛中,只要我拿到的钱比对手多,他的对手就会因为资金流断裂而安乐死,博骏汽车和拜腾汽车就是这种情况。
蔚来原本打算在上海建厂,据说地址已经去过无数次了。然而,在特斯拉“情妇”出现后,蔚来这个“未婚妻”被直接踢开,间接导致蔚来下一步融资计划难产。至少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危难之际,安徽国资委挑了蔚来,正是大好时机。按照蔚来最初的规划,北京和上海是唯一的选择。这两个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力强,一旦绑定城市发展,价格明显偏高的蔚来也能从政府采购中获得一定利润,北京上海的充电基础设施明显更好。车牌问题卡住了很多想拥有汽车的消费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明显好于其他城市。所以蔚来绝对不会从这两个城市拿基本盘,直到山穷水尽。
但是没办法,上海不要,北京看不上,偏安徽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哪怕是到了省会城市合肥。但这可能是唯一可以融化的救命钱了。人穷则志短,不得不低头。
所以对于安徽来说,把蔚来收入囊中最大的好处就是拥有了国内唯一一个可以和特斯拉在定位上抗衡的品牌。如果一个国产品牌把最便宜的车卖到30多万,大家都会觉得这绝对是自杀。但是蔚来通过疯狂烧钱让市场接受了35万的es6和46万的es8,成功拉开了与一批在20万左右消费市场做文章的新势力的差距。
同时,蔚来已经拥有了非常有粘性的粉丝群。同时,由于蔚来一贯注重服务的传统,已经购车的用户也愿意将车型推荐给朋友。按照李斌自己的话说,从去年9月开始,蔚来ES6已经连续8个月位居电动SUV销量榜第一。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蔚来交付了3436辆新车,其中包括2685辆ES6和751 ES8,从而使其累计销量达到42342辆,其中今年完成了10429辆。
不出大意外,蔚来还活着。同时,由于引入了新的战略投资者,蔚来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做法。李斌砸钱砸了一个高端品牌,但中后期继续砸钱意义不大,还是要以精细化服务为主。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只是和奥迪、雷克萨斯差不多,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当然,蔚来在服务上的支出还是在烧钱,只是速度比过去慢了。目标是把每单损失从过去的4000多元控制到只有1,000元。如果能实现这种差异,就足以让可怜的、担惊受怕的安徽投资者满意了。如果二季度毛利率真的转正,年底达到两位数,安徽就真的捡漏大了。
更重要的是,根据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的协议,蔚来来到安徽后,将在这里设立她的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R&D、销售服务和供应链制造的一体化基地”,这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使安徽能够更好地整合科大讯飞、BOE、江淮大众、郭萱高科等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上的合作。
写在最后
前景是光明的,但是新能源产业链也需要足够的购买力支撑。毕竟大家都喜欢支持本土企业。
安徽2018年GDP 37114亿元,全国排名11,人均全国排名13,不高不低,但势头相当不错。尤其是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后,可以承接江浙沪地区的产业转移。此外,
等一系列基础夯实,安徽在新能源市场真的会提速。它会交出怎样的答卷?不知道,但我觉得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