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地区的其他资源
人类采煤由来已久,周口店最早的开采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根据慕岩庙碑刻的记载,这一点得到了有利的证明。然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开采了多少年了?当时的产量是多少?没有记录。直到1764,周口店早期出现了一批煤矿,这在当时的《集福通志》中有记载。当时主要集中在长沟峪、车厂、西庄、葫芦棚、周口店等地区。根据方山县西北煤窑旧名表,当时有6个周口店,加上长沟峪42个,葫芦棚和司夏18。就这样,周口店的煤矿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达到60多家。由于当时水平较低,生产非常困难,导致很多煤矿关闭。
随着生产技术的加强,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产量每年都在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年收入也有了质的飞跃,加快了奔小康的步伐。周口店地区的采煤业始于何时,目前还没有比较准确的年代。就史料而言,最早的记载见于辽田清远年间(111)重木岩寺碑。慕岩寺始建于北魏天安二年(467),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写过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慕岩寺落日》,又名《秀山寺》。“天庆”是辽朝皇帝卢野·颜夕的年号。在天清源,重建慕岩庙时,立了一座碑来记录,碑上有一句话,“洞内采煤,泉内抽水”。由此可见,采煤应该早于天庆苑,或者最晚于天庆苑,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慕岩寺在清末因杨珊岩体突然崩塌而毁,现仅存周口店村遗址。据旧志记载,房山采煤业“起源于辽金以前”,可作为房山采煤的参考。但从更为准确的文字记载来看,慕岩庙纪念碑中的“在山洞里采煤”这句话并不仅仅在房山,也是迄今为止北京采煤业所见到的最早的准确记载。
房山煤矿业起源于辽金以前,元明以后逐渐兴盛。然而,在元明时期,关于煤炭工业发展的记载却很少。明朝万历年间,由于掌管西山煤矿的宦官要求征收煤炭税,私窑的业主和窑工被迫在京都示威,“短袄之人充斥街头,堵塞道路”。这一记载见于《沈明奇石录》。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到了明朝,由于煤炭工业逐渐繁荣,朝廷派宦官到西山管理煤矿,并开始征税。业主和窑工不满,宦官要求征收煤炭税,聚集在首都。因为人多,北京的大街小巷都挤满了。明朝宦官监管煤矿,除了宦官敲诈勒索,朝廷赋税也很重。清初顺治年间,朝廷下诏:“煤税为民之负担,将免之。”这篇文章可以在清代的典例中找到。
从元代到明清,采矿还很原始,采煤都是靠手镐和斧子。煤巷很窄。到了巷子里,工人们几乎是跪着爬行,像狗一样用胳膊肘进进出出。清代咸丰年间高翔云所作的《房山廖智》曾有描写窑工采煤的诗句,如“借蛾打木”、“腋下拖筐,红上燃灯头”等。清代中叶,著名学者易慧曾写过一首诗《挖煤叹》,诗中反映了煤矿工人。诗里写道:山沟里一堆人是鬼?头上青天紫地,木鞍压背绳系腰,俯身进进出出。这是窑工艰苦生活的写照。
窑工生产条件恶劣,是窑主强行剥削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生产力是落后的土法开采,每一个煤都要开采,没有一个煤被抛弃,采煤就像土拨鼠挖洞。夏秋雨季,窑里有水。在采煤的季节,我们不得不用柳条桶来清理水,或者采取逐层排水的方法将水排入较低的相邻窑中。这种方法从元到明用了好几年。清乾隆(或嘉庆)年间,有个窑商常,对长沟峪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于是在停车场的西南坡上钻了一个洞,俗称“醉子”,把长沟峪各窑的水排出去。一百年后,另一个叫李的人看到挖掘越来越深,就买了一台机器把窑里的水抽干,使采煤走得更远了。
历史上周口店地区有多少煤矿,从一些断断续续记载的史料中可以看出。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统计,房山正在开采的煤矿有140处,已关闭尚未开采的煤矿有80处。这些矿山主要分布在大方山南麓和北麓。据光绪十年(1884)史料记载,房山有官窑16座,其中长沟峪村窑和周口店窑位于今天的周口店地区。
直到清末,房山煤业交通闭塞,但一直产量很大却运不出去,煤价上不去。据德国李希霍芬《中国煤炭工业简表》(1868-1972)记载:“京西南煤价破煤田,每担126条,块煤250块。”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为了修建京汉铁路卢沟桥至宝鼎段,需要从周口店周边山坡上收集和运输石料,于是先修建了刘立河至周口店的支线。起点为刘立河,终点为周口店,中间站为石楼,全长14.8km..光绪三十二年(1906),天津商会总经理、天津盐运公司经理陈、盐商觉得房山煤炭储量丰富,有利可图,于是联合天津十几个盐商,以直隶、河南两省63个县的专卖许可证为抵押,向天津的外国银行借款300万元,开始在房山勘测修高速线路。高速主线是拓里至南窑青岗沟的拓青高速线。还有一条高线,就是周口店到长沟峪的高线——“周昌线”。这条高铁线路起于周口店火车站,止于长沟峪横门,全长7公里。“周畅线”虽然是天津商会计划在房山修建的高速线路之一,但并非天津商会投资,而是由北京和房山的乡绅修建。受托青高速线建成后获得巨额利润的启发,在1919进行了拉升。但所用材料不精,日本株式会社聘请的技术人员技术不熟练,修复不是很有效,导致高速线材修复后事故频发。而且因为线路短,运费低,不仅没有盈利,还持续亏损,所以运行时间不长就被放弃了。
民国初年,刘立河至周口店铁路支线建成后,周口店地区煤炭业和制灰业的发展逐渐进入鼎盛时期。尤其是民国初年,为了发展矿业,政府颁布了《矿业条例》,鼓励民众投资矿业。后来全国各地的资本家都来参观。根据民国方山县的记载,从民国二年(1913)到民国十四年,在方山县注册并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民族资本主义矿业公司近50家。长沟峪地区是煤矿集中的地方。较大的煤矿有:大丰矿,位于长沟峪一车场村。车主叫姚震,江苏无锡人。他收到一张民国四年的矿照,矿区面积3541亩;庙儿庵矿,位于葫芦棚村,为方山县人李通所有,矿区面积3635亩。位于长沟峪村的坡岗矿由方山县人常所有。民国12年领证,矿区488亩。同聚矿,位于长沟峪村,为方山县人小所有,民国十年拍照,占地637亩7分;银窝矿,位于周口店村,属四川省长寿县孙洪友所有,矿区面积669亩,9个点;四局矿,位于长沟峪,属方山县人车册,民国五年领证,占地346亩。回兴矿位于长沟峪,属方山县仁昌振兴所有。民国十年领证,矿区占地337亩。
周口店地区是方山县煤矿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产量自然位居前列。目前发现的数字,可以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史料中找到。乾隆十二年(1763),直隶总督方冠成在奏折中说:“仅方山县产煤约94900斤。”直到民国初年,周口店地区煤炭产量的具体数字才有了。据民国九年农商部调查,长沟鱼冬季最多一天产800吨,平均年产量应该在12万吨左右。煤粉每吨价格1.50元,块煤每吨3元,总利润在30万元左右。周口店、长流水、葫芦棚、司夏、湟源、西庄、车厂、羊儿峪等地产量不少于12万吨。两项加起来应该在24吨左右。
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大肆蹂躏矿山,窑数锐减,产量也随之减少。但侵华日军为了掠夺这里宝贵的煤炭资源,派专人到矿上,所以只能勉强维持生产。解放战争时期,周口店地区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周口店成为国民党政府军的重要据点,煤炭产量进一步萎缩。
据相关史料记载,卢沟桥事变前,长沟峪有煤矿27座(周口店数字缺失),工人2000人,日产量1.2万斤,煤价为每斤小米3斤。卢沟桥事变后,周口店和长沟峪共有煤矿17座,工人1500人,日产量73万斤,其中长沟峪日产量3万斤,煤价相差很大。周口店每百斤煤只折算8斤小米,长沟峪每百斤煤只折算1斤小米。1945年日本投降前,周口店、长沟峪共有煤矿37处,其中周口店30处,共有工人1800人。日煤产量109万斤,煤价每百斤小米8斤。1949年4月,周口店、长沟峪共有煤矿22处,工人730人,日产量27万斤煤。
自煤炭行业兴起以来,围绕着矿业的所有权和利益分配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议。而且窑里还经常发生事故,死了很多窑工,直到被扔到荒沟里,尸体被野狗咬伤。
清光绪八年(1882),长沟峪大桶煤窑老板杜启恒因诱导赌博致死,被关押在顺天府西路会馆。此案惊动朝廷,光绪皇帝下令李鸿章等人调查。结果,杜琪恒的党羽全部被捕,受到严惩,瓮窑被取缔。
光绪三十二年(1906),农历十二月二十日,房山取缔了日本人企图以强制手段经营的长沟峪赵家园煤矿,并将日本居民智胜基押解至天津海关路。
1925年3月19日,周口店张集煤矿因多年开采而空无一人。直到深夜,窑的西北角突然坍塌,造成包括王金财在内的6名工人死亡,20多人受伤。
1937年夏天,卢沟桥事变前夕,长沟峪兴宝煤矿发生了最大的透水事故,不仅是在方山县,也是北京采煤史上最大的透水事故。
兴宝煤矿是北京矿务局局长沟峪煤矿的前身。由时任北洋羊阀政府财务总监的曹儒林等人于1933年投资成立。今年夏天,京城持续暴雨,星宝矿积水越来越多。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资本家强迫工人在排水工作中冒险。结果地下水突然塌陷,69名窑工被困遇难,酿成骇人听闻的惨剧。后面拼命开车逃跑的一名工人头部也被淹死。
1949年期间,北平、解放采取扶持民营煤矿,同时大力恢复国有煤矿的政策。为保证国有方山煤矿的生产,方山县人民政府决定“停止在矿区开办小矿,防止突发事故”,对全县小矿进行全面整顿,私营煤矿数量略有减少。1956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私人小窑要么关闭,要么归集体所有。后来发展了集体煤矿。据1974统计,方山县有三个国家矿山,分别是方山煤矿、长沟峪煤矿和大安山煤矿。小煤矿(矿)86处,其中县办矿3处,15社区办矿66处,村办矿2处。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在鼓励发展集体矿业的同时,鼓励发展私营和个体经济。
到1990,周口店地区办事处有三个村办煤矿:周口村煤矿、云峰寺村煤矿、黄源村煤矿。三个村办煤矿共有职工270多人,年产量91000吨。周口村煤矿现有职工160人,年产量6万吨。办事处办有两个煤矿:龙宝峪煤矿和办事处第二煤矿,共有职工200多人,年产煤5万多吨。周口店地区办事处有5个煤矿,470多名员工,年产量654.38+0.4万吨。此外,湟源煤炭公司经营的湟源煤矿有500多名员工,年产煤6万吨。
长沟峪办事处下辖办事处煤矿和西庄村煤矿,共有职工170余人,年产煤4万吨。
黄山店乡有两个乡办煤矿,分别是黄山店煤矿和杨树洼煤矿,还有一个村办煤矿平塔煤矿。三个煤矿共有职工360多人,煤炭年产量约65438+万吨。房山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煤炭为主。除煤炭外,还有石墨、滑石、叶蜡石等矿产资源。
石墨和煤具有相同的性质。其中大部分与煤田有关。房山的石墨开采主要在周口店以北约6公里的车厂村。车场村位于猫儿山脚下,煤炭资源丰富,大部分居民从事煤矿开采。1939,村民在村北约3公里的山沟里的一个煤矿里发现了石墨。当地人称之为铅粉,有好心人运到周口店贩卖,被日本玉井发现。裕景邀请日本事务所凌腾在北京的经理成山在周口店设立大量收购点,引起附近村民争相挖掘。成山还在周口店设厂加工,将石墨分拣成颗粒状和最终规格,用草包运到北京等地,数量约2000吨。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军撤走,在周口店留下约1000吨石墨,由当地人卖给北京。解放后,私人商人褚和周口店人沈德禄共同开采,卖到北京。后来因为利益不合,停止了开采。
1952年,北京成立京西矿区政府,周口店、车厂村划归京西矿区政府管辖,村民组织采挖石墨生产。从65438到0953,大约有700吨卖给了北京、天津、上海的石粉加工厂、铁厂、化工厂。货分两种,精品在周口店火车站发货,每吨40元;次品在车厂村石墨矿窑交货,每吨20-27元。截止到1953,还积压了300吨。1954,车场村成立石墨生产合作社,年产石墨400吨。因为成本高,规格难以统一,销售受到影响,生产难以为继,于是在4月1954停止开采。只卖了560吨,到年底还有219吨积压。1955,车库石墨矿被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再次开采。生产规模扩大,标准化,建了一个矿井,巷道深度约250米。但生产方式还是土法爆破,挖坑挖深,就像小煤矿一样。以木柱为支撑,用铁镐刨平,筐运出,窑口烘干,装袋运至周口店火车站。矿井内有通风道、排水道和安全通道。夏季遇水停产,秋季复产。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一年生产周期在8个月左右。提取的石墨仍然被分类。优质口硬而有光泽,细而无渣,油润,可用于制作碳棒、电芯、铅笔芯、翻沙,劣质产品只能用作翻沙。1954期间,国家矿产公司做了专项检测准备出口,结果碳含量不符合国外要求。
1955期间石墨储量逐渐减少,挖掘成本过高。再加上京西矿区政府取消,车厂的石墨生产终于停了。房山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滑石就是其中之一。滑石通常由含镁岩石变质而成,为单斜晶系,通常呈薄片状、鳞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颜色多为绿色或白色,似玻璃光泽。
房山滑石产地主要在周口店以西的黄山店一带。其中黄山店最为集中,涞水、湟源寺、驷马沟也有存款。根据原小矿区1955春季调查,黄山店村滑石资源分布在两个地方。一条以村北的北沟山为中心,向西南延伸约2华里,东接黄道沟,绵延10余华里,间有堆积物。另一处以黄道沟为中心,东约15华里,南约5华里,北约5华里,储量非常丰富。涞里水村滑石存放在村东约3华里、西约65,438+0.5华里、南约8华里的蓝杨树梁,储量丰富。湟源寺村滑石分布在小站沟,向东约5华里,向北1华里。司马沟也有存款。
房山滑石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被发现。民国初年,在编纂中国第一部地质专业志——《西山地质志》的过程中,国内外地质学家对房山地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20世纪30年代,黄山店的老板赵宽曾投资滑石矿,雇佣了65,438+00多人。开采一年后,产量约为200吨。销往北平市,主要用于化妆品工业,作为原料制成粉、粉、痱子粉。侵华日军在1937占领房山后,对房山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调查,特别注意了龙骨山周围的地质。当时有个日本商人玉井驻扎在周口店,发现了滑石,于是在周口店开店收购。裕景从黄山店山老板赵宽手中买了200吨滑石,转卖到北平。当时房山滑石的生产只能时不时的停产,生产规模无法扩大。到了新中国前夕,滑石生产已经奄奄一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开展副业生产,发动农民寻找和捐助矿产。房山滑石生产开始扩大。来里水村、黄元寺村先后成立了互助组,生产滑石。当年来里水村生产滑石129吨,皇元寺村生产滑石60吨。村里发货,每吨价格可以是12-13元。用户是北京某化工厂,工厂组织采购运输。但由于滑石质地较软,油性较低,两地于1951停产。1951年,黄山店人民还组织了生产合作社,重新生产滑石。当年产量50吨,运到北京的化工厂,每吨价格达到132.50元。1952年滑石年产量达到500吨,每吨28.50元。
同年8月,房山西部大部分山区划入京西矿区。特别重视矿业资源的开发,成立矿业部管理矿业,帮助指导生产和销售。1953矿区政府成立工农业生产服务推广办公室,推广京西矿产,为滑石开辟了新的用户。当年黄山店滑石产量飙升至700吨,以每吨27.30元的价格运到工厂。65438-0954年,靖西矿区政府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在黄山店成立了滑石生产社,加大了滑石生产的投入,将滑石的生产开发列入发展计划,并明确由靖西矿区生产合作社联合推广办公室周口店办事处负责经营销售。当年黄山店滑石产量跃升至6200吨,销售5940吨。从产地到周口店火车站,靠人力和马车运输。从周口店火车站发货到厂家,每吨价格20元左右。产品的主要用户是华北的国营郑州制药厂和北京、天津的化工厂。滑石销售额的90%为国营工厂所用,其余10%为私营化工厂所用。1954 165438+10月,涞水、湟源寺也组织成立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分别恢复了停止三年的滑石生产。当年赖艺水产生产滑石65,438+003吨,黄源寺生产滑石30吨,全部交付周口店火车站,由矿区生产联合推进办公室周口店办事处推进。到1955年初,房山滑石生产分布在黄山店、涞水、黄元寺。
到1955,房山滑石的生产方式都是土法手工开采。其生产流程是钻孔-爆破-支柱-实施矿井孔-倾倒堆场-加工,粉碎,筛选和分类-装袋-进行销售。产品分为绿色白色、纯白色和黑色白色。绿白、纯白块为上品,而黑白和石芯(如石灰石、黑石、酒石、白石等。)都是劣质产品。房山产的滑石通常占10%,纯白占30%,乌木占60%。青白滑石多产于黄山店,纯白多产于涞水,乌木见于三地。装船和装袋时,应采用混合装袋,装袋由买方负责。一般是单层麻袋,每袋重100 kg。随着工业的发展,滑石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造纸和橡胶工业。中药用于治疗清热利湿、尿淋、热痛、暑热、烦渴、腹泻等疾病。滑石在化妆品工业中一直被用作滑石粉和痱子粉的主要原料。
房山所有生产滑石的矿山都是季节性生产。7、8月份由于矿井产水量大,9月份雨水逐渐减少,但农业比较忙,只能生产半个月。65438-0956,国家调整矿产资源政策,集体矿山生产单位并入国有企业,私矿私窑关闭。1958年,京西矿区政府撤销,方山滑石生产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