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木炭的历史

低碳时代正在逐步编辑这一段: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行动...一个“低碳时代”正在到来。这里不需要太多的哲学思考。这里需要的是一种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一种对当下积极的行动,一种“环保有道德维度”的行动。低碳经济:本节中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清洁、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体制的创新,人类生存和发展理念的根本改变。中国低碳经济起步较早,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印度,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同时提前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目标。按照这个发展速度,中国将一路赶超西班牙和德国,风电总装机容量有望在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提前10实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的目标。虽然低碳之路早已开启,但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临的困难比欧美发达国家要大得多。首先,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任务极其艰巨。截至目前,我国仍有15万绝对贫困人口,2200万城镇人口维持最低生活保障。以“高碳”为突出特征的“发展排放”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其次,“富煤、缺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低碳能源资源选择有限,也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将是曲折而艰难的。目前,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的70%,远远超过石油、天然气等相对清洁的能源。与天然气和石油相比,煤炭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控制难度要大得多。在电力中,水电只占20%左右,火电占77%以上,“高碳”占绝对优势。第三,中国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事实上,低碳经济的实现不仅在中国,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是任重道远。低碳经济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至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样本”。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北欧国家走上了低碳发展道路,而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尚未完成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这充分说明发展低碳经济的难度相当大。因此,我们不应该在某些科技层面上更多地关注低碳经济,而应该改变一种生活方式,把低碳经济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技术选择。低碳生活:编辑完这一段你“低碳”了吗?下班后关掉饮水机,等人时关掉汽车...这些节能细节往往被人们忽视,不仅浪费资源,还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人们对节能环保还是有很深的认识的,在节水节电方面甚至有很多自己的发明创造。但是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的“绿色出行”——如果能走路或者坐公交,尽量不要开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还是更喜欢有车。人们不会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一方面,他们可能不在乎节约下来的资源,就像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一样。虽然推广意义重大,但对于单个家庭来说,一个月省下的几块钱电费,还不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现在的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呼吁人们要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但缺乏对人们自身意识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倡导低碳生活,不仅要让人们知道低碳生活的意义,还要把低碳环保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人们知道低碳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比如,我们都知道少用一次性筷子可以保护很多树木不被砍伐;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很多一次性筷子的卫生状况很差,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不会再选择一次性筷子。低碳行动:编辑这一段,环保有道德的维度,节能减排和早先的全球化一样,已经成为国际趋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顺势而为。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低碳经济》首次将“低碳经济”写入政府文件;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低碳行动提供了有保障的金融机制。2007年6月5438+2月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将低碳战略推到了国际社会的聚光灯下。到2007年底,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一个普遍的共识是“80-20”原则,即力争在20年内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大国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国际能源署(IEA)在2007年6月5日至10月发布的最新《全球能源展望》中预测,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增长50%,其中40%将由中国和印度推动。因此,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企业节能减排。2006年,中国政府“十一五”规划确立了节能减排的“硬目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种节能减排的迫切愿望,加上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国策,呼吁企业制定自己的低碳行动长期战略,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避免被各种新政策打个措手不及。正如美国历史学家龙方所说,“我们感兴趣的是‘我们是谁?从哪里?“去哪里,”我们仍然知道得很少,但是我们已经到了可以相当准确地猜测很多事情的地步。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数据统计和各种生态监测来“猜测”如果不及时处理环境问题会发生什么。这里不需要过多的哲学思考。这里需要的是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和当前积极的行动。从这个角度看,“低碳行动”已经超出了讨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它已经上升到戈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所说的:环境保护具有道德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