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高加索问题的由来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加索是大山脉的代名词,是崎岖的山系。在地缘政治中,高加索是一个从东到西的巨大地峡。高加索是指前苏联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地区,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南高加索有两座东西走向的山脉,即北部的大高加索和南部的小高加索。大高加索山脉以北称为“北高加索”,现在泛指俄罗斯高加索,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大高加索山以南至小高加索山以南的地区称为“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指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面积约654.38+0.9万平方公里。
高加索位于欧亚大陆的交界处,属于麦金德所说的“欧亚大陆的心脏”。这个地区总人口不到3000万,有50多个独立的民族。按照语言社区的说法,小民族只有几百个,大民族有几百万个。由于地形复杂,很多民族近在咫尺,但语言完全不通。据说古罗马人在这里做生意要雇佣80多名翻译,所以高加索在历史上曾被称为“语言之山”。同时,这一地区还有伊斯兰教、东正教、亚美尼亚格里高利教、犹太教等多种宗教势力,错综交织。由于这种特殊的人文地理情况,高加索地区一直是周边国家和民族争夺的土地,也往往是一些大国控制的交汇和末端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历史上,亚述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曾染指高加索,将其纳入帝国版图,但都遭到激烈抵抗,成为高加索政治的鲜明特征。高加索地区一直以其反叛的居民和不可征服的地区而闻名于世。在历代俄罗斯文学精英眼中,高加索是“不屈于暴力和强权的泰国国王”,而在战略家眼中,高加索是“各种力量聚集、各种利益交织、各种冲突交织”的“碰撞之地”。
高加索:“火药桶”
17和18世纪,高加索地区战乱不断,内部有民族斗争,外部有波斯、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斗争。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流血,俄罗斯帝国终于在19世纪下半叶控制了高加索的命运,但高加索地区不时发生抵抗运动。即使在苏联时期,高加索的局势也不太稳定。苏联解体前后,高加索地区民族宗教矛盾加剧,冲突不断,充满火药味。
在北高加索,起初,北奥塞梯和印古什因领土争端爆发武装冲突。然后,在1991 11年6月,杜达耶夫宣布车臣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俄罗斯在1994年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1999年8月,车臣非法入侵达吉斯坦,俄罗斯再次举起反恐大旗。同年5438年6月+10月,俄罗斯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摧毁了车臣恐怖分子的“老巢”。为了报复,车臣匪徒近年来在俄罗斯各地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活动。
在南高加索,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也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归属权而战。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位于阿塞拜疆。80%以上的居民是亚美尼亚族人,但它属于阿塞拜疆的行政管辖范围。自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建立以来,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徒抱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歧视他们,因此阿尔巴尼亚的亚美尼亚人一直寻求并入亚美尼亚。65438年至0989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宣布独立,导致两个民族的冲突骤然激化,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位于黑海的阿布哈兹曾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共和国,但它想利用苏联解体建立自己的国家,一直与格鲁吉亚政府争吵不休。南奥塞梯位于北奥塞梯南部,曾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1992 65438+10月,国家要求建立独立共和国,并通过全民公决与北奥塞梯合并,引发了格鲁吉亚与奥地利的武装冲突。结果2008年8月8日“高加索五日战争”结束后,小撒的莽撞彻底失去了这两个在形式上还算统一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高加索的这三个“热点问题”中都可以找到俄罗斯的身影。许多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外高加索地区的不稳定是由前苏联留下的“历史包袱”造成的,但外高加索地区旷日持久的冲突与俄罗斯的“暧昧态度”有直接关系,俄罗斯正在利用这些问题作为其控制这一地区的有效杠杆之一。难道不知道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外高加索地区无法实现最终的和解与稳定,所以与之相连的北高加索地区也无法真正安定下来。
高加索:俄罗斯的“软威胁”
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唇齿相依”。随着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美国军事力量进入中亚,一旦外高加索成为北约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将处于北约的半包围之中。西方国家为了插手北高加索地区的事务,在反恐问题上一直坚持双重标准:口头上支持俄罗斯在车臣的反恐行动,暗地里却为车臣恐怖分子提供便利甚至政治庇护。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曾撰文称,西方人的想法是让俄罗斯离开北高加索。
为了保住自己的“南方屏障”,确保南门不直接面对北约的“黑洞洞的枪口”,俄罗斯正在不断调整与外高加索三国的关系,加强在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存在。目前,北高加索军区已成为俄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军区。鉴于美国和北约在俄格边境的军事活动,俄军加强了防范措施。在俄罗斯的坚决反对下,北约已经表示暂时不会向格鲁吉亚派出预警机,也没有为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加入北约制定具体的时间表。
事实上,恐怖分子正试图将俄罗斯拖入一场新的“高加索战争”。恐怖分子策划的一系列行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北高加索重新拖入大规模武装冲突的泥潭,同时也是为了扩大冲突的地理范围,使之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