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福建那些历史名人和事迹?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一(王·)

王(862-925),河南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五代时,闽王在位时间为909年至925年。从光启元年(885年)到去世,在福建工作了39年,其中在福州工作了32年,先后担任福州观察助理员,留守,校对刑部尚书,节度使,校对同校书,校对右仆,校对校,专校司徒,校对太保,琅琊王,中书令等

唐僖宗中和五年(885),王超、王深鸾随寿州(今安徽寿县)起义军首领王绪迁居福建。因为王旭的怀疑,王超发动兵变,囚禁了王旭。后来,王超扩大势力,于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克福州,逐渐占领福建省全境。王时任福建巡道副使。王超于甘宁四年十二月初六(65438+898年10月2日)逝世。王攻打福建路守和浩浩荡荡的军队,后来被封为琅琊王。侯亮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又被封为闽王。王出身贫寒,所以能够节衣缩食。在位时,省刑费,不理赋税,与民同息,成为中原诸侯。唐同光三年(925)死后,寺名太祖,其子王继位。

王超和王兄弟从中原南下,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所以至今仍被闽台许多家族奉为祖宗,王被福建移民奉为开闽圣王。因为他喜欢骑白马,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所以在军中常被称为“白马三郎太”。他死后,为闽北居民建了一座寺庙,取名“白马王尊”。现在妈祖有几座白马王尊庙。

王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光启二年(886年)八月,王兄弟领兵攻打泉州,杀死了贪污腐败、无恶不作的泉州刺客廖燕若。在福州的福建观察迫使承认王氏兄弟,并要求唐朝廷任命他们为泉州刺史,泉州的面貌很快得到改善。大顺二年(891),陈艳病逝,姐夫范辉自称留守抚州。景福元年(892年),王兄弟为统一福建做了周密的准备。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奋斗,他们终于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奠基福州城。王氏兄弟入城后,亲自“便衣下葬”、“照顾他的家人”,以达到稳定局面。后来王氏兄弟还立了刘星的全庙供奉,赢得了极大的人气,流传到四面八方。建州的许贵范和汀州的钟泉木,以及山区和沿海的分散武装,统一了整个福建。王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福建社会秩序,为福建经济文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王十分重视经济建设,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水陆交通。天福源年间(901),他在修筑雒城的同时,挖掘保护城池,修建了泗泗桥和金通门。天佑三年(906),王在福州正街茅颖桥南(今东街口以北)修建还珠门,修建南关桥(今安泰桥),还开河与卧桥浦相连,引领潮流穿城而过。侯亮开平二年(908),沙河桥(又名酒仙桥)建成。第二,扩大国内外贸易。他执政时,取消了岷江流域的关卡,使宝山区与沿海城市之间货物畅通,物资互通。同时在黄岐半岛开辟外贸口岸,史称“甘棠港”。随后,福州与朝鲜、印度、苏门答腊等国,经常有使节往来和商务考察,在福州等地进行经济文化贸易活动。进口产品有象牙、犀牛角、珍珠、香药等。第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任用有生产经验的颜管理农业,并派得力官员“巡郡县,劝农教桑”,把因战乱而从各地流亡的农民全部招进来,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为了减轻农民的税负,他决定通过“什一税”、“不收暴力”、“不战而屈人之兵”来减轻农民的税负。他还鼓励农民种植茶树,生产大量茶叶出口,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他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如修复和疏浚福州西湖,将原来20里的西湖扩大到40里,灌溉岷县和后关县的民田;他在福清修建了海堤,保护农田免受潮湿,并灌溉了数千英亩的民用农田。第四,发展手工业。如闽北山区,茶厂众多,其中官办面包房38家,私营面包房1336家。在福州西南,王为修建了13炉铸造处理站。在建阳,陶瓷行业也比较发达。在汀州设置铅场,铸造铅币和铜币。后来他铸大铁钱,以五百文为贯。当时手工业生产发展很快。在王任职期间,福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好年景、好年景,给人以饱”的现象。

王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他非常重视人才的使用,到福建后,安置了大量中原流民,尤其珍惜文人,并设置招贤纳士等机构接收。当时参与的有赵襄普之子王,其弟杨仪,著名学者,以及来自中原的杨成秀、郑麟、韩沃、桂、杨赞图、等人。王把他们聘为福建官员,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王还以官职向福建著名文人进贡,如任丞赞为宰相,为节度使。王还尊重宗教名人,如一村,石北和沈燕。王对文人的关怀,使当时的福建,尤其是福州的诗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陈艳说:“文化和教育繁荣,福建最迟有诗人,直到唐朝;到了唐末五代,士绅诗人有时来福建,诗歌教学也越来越繁荣,到了宋代更是兴盛。"

王重视教育的发展。他采纳翁成赞的建议,“在福州建四所学校(高等学府),以教授福建的杰出人士”,并选派黄桃等知名人士为“四博士”。在王的倡导下,当时州内有州学,县内有县学,偏远乡村有私塾。“幼者已附师训,老者已置国”,大大发展了文教事业。

王非常重视搜求书籍。天佑元年(904),王组织大批知识分子,搜集并撰写了各种遗书,献给唐政府,丰富了史料,并为出版了《落矶钓鱼文集》,为抢救和保存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王还恢复和创造了许多寺庙和宝塔。他执政时,修建并修复了260座寺庙和6座宝塔。其中一些佛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物,是旅游资源之一。

王为晚唐五代福建的社会安定、稳定、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受到后人的好评。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二(柳永)

柳永(约971-1053),初名三边,本名真清,名敬庄,排行第七,又名刘启,福建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诗人。出生于儒生家庭,工部侍郎幼子,秀才,官至屯田外相,故又名刘屯田。柳永放荡不羁,仕途更加坎坷。当时人们向仁宗推荐,但要用四个字评论:“去作词吧。”在事业无量的时候,他自称“刘三边”,流连于歌厅、舞馆,沉迷于音乐和歌词,一生落魄,却被一群妓女埋没。

古人读书多为官,词生于唐至宋,著名词人多在仕途。北宋著名诗人柳永是中国第一位职业诗人。

柳永出生在一个官员家庭。虽然他不是本地人,但他从小生活在首都开封。在东京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下,他表现出“善歌”的天才,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乐师、妓女成为朋友。《暑假实录》中说:“教学坊的乐师每得一首新曲,总要作一个告别辞,开始他在人间的事业,所以声音会传一段时间。”柳永的歌词优美动听,很受观众欢迎。就连仁宗皇帝也喜欢让乐师反复唱刘的歌词。但柳永没想到,自己的爱好和行为却被人嘲讽,说这不是君子所为,说他有才华,无能。他的词名扬天下,是婉约派的创始人。他们都因为ci而过着坎坷的生活。当有人在仁宗面前推荐他时,仁宗皇帝批评他:“我们作词吧。”柳永没有被这个来自皇宫的终生故事吓倒。他以一种叛逆的心态公然声称:“刘三边是按顺序作词的。”一如既往,他作词,交朋友。事实上,他是皇帝任命的职业诗人。除了住在开封,他还去过南方的一些城市,过着流浪的生活。他的动作集有近200字,很多都表现了首都东京的繁华与美丽,比如元宵节的千灯奇香,清明节前后的斗草斗鸡,场面十分热闹。流传千古的《林玉令》是他离开边时与爱人离别的悲歌。

仁宗景佑元年(1034),时年47岁的柳永迫于种种压力,终于考上了进士。从而结束了职业诗人的生命。

政治上的消沉,生活上的特殊经历,加上他的博学多才和对旋律的巧妙理解,使这个浪子“浅唱”和“奇大胆狂感”,成为致力于其词的“才子诗人”。因为柳永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的悲欢离合,她们的愿望和男女情爱,她们自己的愤懑与失望,她们的离情与离情,都是她词的重要内容。此外,还有一些反映工人悲惨生活的作品,咏物、咏史、游仙等等。极大地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他受民乐和民间词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慢词,使之走向成熟,并与萧陵并驾齐驱。在文字的表达上,他擅长素描;他善于精辟地叙述和描写;擅长点睛、情景交融,抒情色彩浓厚;语言朴实自然,不避低俗,使其文字独具特色,广为流传。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做出了新的探索,标志着宋词的重大转变,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文字节奏和谐婉约,简约轻盈,更善于融合场景。叶梦得的《夏日物语》说:“凡有井者,可唱柳词”,可见其盛,而纪昀在《四库全书提要》中称赞:“诗当学杜甫诗,词当学柳词。”著有《乐章集》,著名作品有《榆林岭》、《吴风起》、《巴生赣州》、《王海超》。柳永的生平散见于张宗边的《林茨年谱》和丁传敬的《宋人故事集》。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三(李刚)

李纲,(1083-1140),福建邵武人,秀洲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曾任惠宗太常邵青。

郑和二年(1112),李进士,任镇江教授。三年后,他被提升为监军御史兼权臣堂中的助理。李怀着一颗赤诚报国的心,面对山河破碎,异常激动。他希望北宋的君主能像汉武帝一样“十万骑过边关”(李刚的《念奴娇?汉武巡月边》);像光武帝一样,“趁早收回旧物,清风气,做复兴之主。“宣和元年(1119),李纲上书,建议整修军备,抵御金军入侵。惠宗拒绝接受忠臣的建议,把他贬到偏远的南涧县(现在的福建省)沙县,做一个小小的税务稽查员。

宣和七年冬,金兵大举南侵后,李纲冒着生命危险写下血书,在太子赵桓要求宋徽宗赵霁退位称帝。宋钦宗·赵桓即位后,虽然下令抵抗金军,但心里七上八下没有主意。宰相白世忠和李邦彦劝宋钦宗逃跑。李纲得知消息后,立即要求见宋钦宗,并说:“太上皇(指宋徽宗)已向皇上转达,希望陛下能留在北京。陛下怎么会离开呢?”李纲的严正声明驳斥了白世忠等人认为都城不强,无法坚守的逃跑命题,说:“天下没有比都城更强的城市。只要皇帝领导抗战,就没有理由保留。”宋钦宗被迫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兼亲征营使,负责保卫京都。李纲发动严密的军民保护,在靖康元年(1126)正月,大败京师金兵。

同年2月,朝鲜一批投降派借姚偷袭失败之机,散布李刚闯大祸,援军全军覆没的谣言。宋钦宗听信了投降派的话,派使者到金英去赔礼道歉,同时把鹰派的李刚和种师道革职。消息一出,京都军民都愤怒了。陈东和其他数百名学生写信,数万名军民聚集要求恢复李刚的职务。宋钦宗被迫重用李刚。不久,李纲被调离京师,任命为河北傅玄特使,并以“主议浪费钱财”之罪,被贬至密州明道宫。

那年秋天,金兵再次南下,宋钦宗很快给李刚写了一封信。李刚虽然率军北上效忠国王,但首都已经沦陷。次年五月,宋高宗即位后,召李纲回朝为宰相。李纲出任丞相后,积极改革营私舞弊,充实国库,备战备军,提出了许多抗金主张,积极起用抗金将领,助推了南宋国力的增强。宋高宗虽然以李刚为相,但实际上却宠信了黄千山和汪伯彦这两个亲信。李纲极力主张北伐,反对迁都江南,得罪了黄千山和汪伯彦,仅75天就被免职。自南宋建炎元年(1127),李纲被贬鄂州(今武昌)、万安军(今广东万宁)。

绍兴元年(1131),宋高宗迫于朝野的呼吁,再次起用李刚,先后任命李刚为镜湖广南路傅玄使、潭州(今长沙)知府、江西南路绥靖使、龙兴(今南昌)知府。一方面,李纲积极呼吁流放,发展生产,整顿军政;一方面,宋高宗再次给他写信,认真反思得失,静待北伐。然而,宋高宗不仅不理解李刚的爱国精神,反而处处限制他。李刚感到愤慨:“六代兴亡如梦,登上月球,令人叹为观止。战争结束了。奢卖玉,少了几只银蟾。”一一“六朝莫问,白平郭虹忧。”“千古一渔船”的观念,绍兴九年,愤然辞职。

绍兴十年(公元1140),这位与宗泽、岳飞、韩世忠一起被后人景仰的民族英雄,在福建仓山唐松锋去世,享年58岁。死后葬于福州淮安通口大家山。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英雄,南宋哲学家朱和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先后在福建邵武和福州建立了李岗寺。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四(朱·)

朱(1130 ~ 1200),字惠(一字钟惠),名惠安(又名惠翁),又名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生于南涧府尤溪(今福建尤溪县)。南宋儒生,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学者之一,宋代理学大师,南宋“薛敏”创始人。

朱是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曾任全州同安郡主簿,知县南康军,推动东部茶盐生意,知县漳州,知县潭州,还掌阁等职我不喜欢当一辈子官。“身在境外者,只考九科(共九年),立于朝廷四十日”(论宋武学与慧远案),而我一生的主要时间(约四十年)都在福建讲学。晚年卷入当时正在进行的政治斗争,被带离岗位,去了神社。他的研究被归类为“伪研究”,他的人也被归类为“伪研究的领袖”。直到他去世,“指控”仍未解除。然而,朱死后不久,“党禁”解除,朱的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享有夫子庙的“孔子十哲”之一,在历代儒生中的地位和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和理论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传播到国外,如李朝的朝鲜和德川时代的日本。“斋藤优子研究”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朱年纪轻轻就继承了家学,父亲朱嵩是罗从彦的弟子。他年轻时曾师从胡仙、刘绵之、刘子三位属于“洛学”流派的弟子。早年,他对各种学问兴趣广泛,字斟句酌,章法十足。自二十四岁起,师从罗从言弟子董。才真正走上了理学的发展道路。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朱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和学者。朱的学识是渊博的,他知道关于学问的一切。他在先秦诸子、佛道、历史文献、天文地理、文字音韵、训诂考据、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朱以继承程尔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北宋周敦颐、张载、邵雍等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大师。他的理论构建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思想体系。

在经学方面,朱著有多部著作,如:收录《周易本义》、《易悟》、《卦考辨》、《易传》、《古易》、《损益相说》、《易答》、《朱文公易说》等。该书包括《蜀》、《蜀传集说》、《蜀说》、《文公说》、《舒静问答》等。《礼记》包括《礼记通解》、《礼记阐释》、《朱子雷区传》、《礼记之辩》、《礼记通解》、《朱子汇编》等。《孝经》包括《孝经》的出版错误和《孝经》的存异。四书包括《四书注》、《四书或题》、《论孟经义》、《中庸略》、《大学传》、《大学详解》、《大学启蒙》、《论语精要(两种)》、《论语·孟子解》。以上统计尚不完全,但以上书目足以说明朱在经学方面的成就。在这些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四书笔记》。从元代中期开始,这本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解释,直到清末取消科举考试。朱几乎把一生都献给了四书。他早年潜心研究《论语》、《孟子》,晚年潜心研究《大学》和《中庸》,远在《易·伊本》和《诗传》(这两部书在明清时期被称为科举)之上。至于大学,是出于他在经学研究中“宋学”的主观立场,虽有商榷余地,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举动。

朱的经学既重视汉唐注释,又不盲目推崇尊经。其方法如他在《论语》中所言:“注释精要以明训诂,释文以正音,然后讲给老先生听,使之精微。”自义理之学兴盛以来,多数学者认为孔孟不会传统,对汉代经学诠释颇为轻视,朱认为不妥。因此,他试图将训诂与义理结合起来,这是朱对经学的一大贡献。正如钱穆所指出的:“朱学经学,虽以汉唐古注为主,但也采北宋儒学,也采理学之言,也采与南宋朱同时代的人。其意图是融合古今,吸纳人群,采集华英,酿造新果。在儒家传统中,郑玄是唯一一个有大气魄和大气度的人。但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朱下午追随郑宣仪,学术思想传承,越厚越新。朱不仅要创立一种新的经学,而且要发展一种新的理学。经学和理学的结合,增加了文史百家。”(《朱新学案》)

朱一生著述甚丰,是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儒生之一。宋史中有记载的有40多种,无记载的有20多种,他的弟子或后人编纂的有20多种。全在宋元时期所说的他“对广大群众,至精至微,尽其所能”并不是一句空话。朱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著作是《朱文公文》、《朱子流派》、《朱子家法》,此外还有《四书注》。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第五号(洪承畴)

洪承畴(1593—1665),闫妍,恒久号。福建南安杜英霞美乡(今梁山村)人。

洪承畴从小聪明好学,思维敏捷,深受老师们的喜爱。七岁时,他被溪中溢堂开悟。八岁时,祖父去世,他用《三字经》背诵了一段简短的悼词,受到在场亲友的称赞。11岁辍学帮母亲卖炸豆腐。因为帮助水沟亭的学生结对子,相熟的洪老师免费带洪承畴上学。从《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到《孙子兵法》,我学到了很多。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关于读书经历的文章,老师拍手称快,写下了“家小马千里,国石千君”的评语,赞美洪承畴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后来洪承畴转入泉州城北书院学习,学习成绩优异。

万历四十四年,洪承畴考上了二甲17进士。从此,洪承畴步入仕途,掌管刑部。在阆中,浙中有学东西,江西已入驻为副使。天启七年,任陕西巡抚。崇祯三年,洪承畴延任总督镇压农民起义军。四年,任陕西三边总督,追击陇东东、山西西起义军。七年,授兵部尚书,巡抚通五省军务。十一年,领兵破潼关南苑起义军,李自成败于商洛山。十年间,洪承畴转战北方战场,集中兵力,逐一采取围歼战术,大败叛军,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十二年,洪承畴授吉辽总督,成为明末大员。

崇祯十三年,清太宗领兵围锦州,边境告急。十四年,洪承畴命令八名总兵,十三万兵力,一年的给养,离开山海关前往宁远救锦州。洪承畴主张以战养战,循序渐进,困住敌人,然后扫清道路。兵部尚书陈新甲别有用心地主张速关,派张若琳为监军,令洪承畴难以从容。再加上粮食被抢,又没有援军,士兵们毫无斗志。连长王普率部先逃,全军逃命,被清军伏击,损失惨重,退守松山。洪承畴被困松山城半年,处境艰难。15年2月18日夜,松山城卫副司令夏成德与清军密约。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

洪承畴被发配到盛京,奉命剃光头,轻松投降。洪承畴拒绝剃光头和延长脖子。他“只想快点死”,绝食七天,还是“不想死”。原因是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和张存仁的意见,一心争取洪承畴的臣服,彬彬有礼,和和气气,到他的牢房里解决貂皮和毛皮的问题。洪承畴经过多方琢磨,看出明朝朝廷的政治腐败已经不可逆转。也看到了清廷的蓬勃兴起,两朝君王各怀心思,这是清朝的大势所趋。即表示臣服。但两年来,洪承畴仍在观察时局的变化,没有为官,也没有为清廷效力。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垂柳。洪承畴看到明朝彻底崩溃了。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减少生命损失,他决心为清廷统一中国效力。

顺治元年五月二日,洪承畴随清军入京。多尔衮接受了洪承畴的意见,首辅宣布王命,聘明朝投降,设立郡府,稳定社会秩序,不屠杀百姓,不焚烧房屋,不掠夺财物,约束军纪,秋不犯罪;免三薪,百姓负担轻。洪承畴仍以太保太子、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使的头衔,入内院协助机务,颁授刺史大学士。洪承畴借助参与国家大计,提出了一系列打击明制、保护民众、选拔人才、学习汉语、阅读儒家书籍等建设清朝政权、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以促进社会发展。

顺治二年,洪承畴被委以向南方各省督抚军务大学士申诉的重任,采取“爱抚为主,压制为辅”的策略。政治上,联系汉族地主,以“原官留任”为条件,招安皖赣十三府,投降郑之龙,让清军入闽;军事上,瓦解了原明兵部尚书张晋言的反清势力,使豫、鄂、湘四省四十余村“逐渐驯服”;文化上不断延揽士子(相传有“中国女子状元不满不入官职”的条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使新人有机参政;经济上,请给苏杭减免赋税,停止征收粮粮。这些措施对于缓和民族矛盾,减少兵火抢掠,减轻人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