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大流”、“圆真”、“自我认同”、“自我认同”这些名词是什么意思?谁能详细解释一下?

为了论证“知识是无限的”,强调主观精神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作用,知识学派——唯提出了“四点论”的所谓四点,即:

(1)相分离,即认识对象的形态,即主体的头脑所认识的对象的形态。

(2)见异,即认知的主体,即认识、告别、知道“异”的主体的认知功能和认知能力。

(3)自我认同,即自我认同的作用,即自我认同能认同自己的认知活动;换句话说,自我认同是包含“相”与“见”二分法的心灵的自我,是认知能力的反映。

(4)自我认同是指自我认同的认知功能,即自我认同的再认同;换句话说,自证是自证的尺度,是对自证的再思考。唯知学派的四分理论强调认知主体、认知能力和认知客体的不可分性,在认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唯识派还提出了“三性”理论,将知识分为虚幻、相对真实、绝对真实三种。所谓三性,即:

(1)算持久,是指对于非实体的存在,我们一般单独考虑,会犯错误;换句话说,因为心爬到了外面的世界,而错误地认为心外有实体,所以叫做计划的坚持。

(2)对他人的依赖,是指由各种依赖因缘而产生的法,如虚幻的、不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现实;换句话说,一切法都是以他为根据的,没有自性,也就是依他。依赖他人是对事物现象相对正确的认识。如果人们意识到重复规划带来的痛苦和困惑,他们就会意识到依赖他人。

(3)圆实,即真理是完整的、圆满的、真实的,即一切法的本体充满一切法,是不朽的、真实的。圆与实,只有悟道的智慧才能知道。是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的真实认识,远离了数和抓的谬误,进一步去除了对一切现象的虚假区分。

唯识派又称瑜伽派,是大乘佛教的两大流派之一。因为创始人重视瑜伽,瑜伽学院因此得名。菩萨近世,著有《唯识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宣示“一切识都在”,故又称唯识派。

扩展数据:

唯知识学派的起源

4、5世纪时,没有亲人的菩萨(约336-405)写了许多论文,认为“万物皆空”的经典无法自圆其说。继龙树、菩萨之后,又形成了另一个学派,一直发展到9世纪初,密宗大乘佛教兴盛。

这个学派的重要论著之一:《瑜伽师之地论》,根据予言·盘度大师的传记,弥勒应邀下到印度大城府,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每晚都要做一次瑜伽师之地论的讲座。

说话的时候,只有一个人能看到菩萨,其他人只能听到声音。因为这个理论,瑜伽思想被广泛推广。(这也是弥勒菩萨属于此派的原因。至今唯识派仍视弥勒菩萨为其创始人,可作为佐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唯知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