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地理环境

县城地势偏高,地形复杂。地貌以低中山为主。以戴云为中心,河流呈脉状分布,分属闽江水系和晋江水系。境内山峦连绵,多为东北-西南走向,河谷急剧切割,峡谷十分发育,有明显的山景。其间,偶有山间盆地和河谷阶地散落其间。一般地形从中间向四面八方略倾斜,呈层状,呈阶梯状下降。福建省第二高峰戴云山位于中部,海拔1856米。最低点只有217米。

德化县城中部高耸,向四周阶梯式逐渐下降,东南低于西北。全县75%以上的村庄海拔在600 ~ 900米以上。其中,海拔800-1856米的山地占总土地面积的39.24%,约1312900亩,主要分布在赤水、尚勇、桂阳、葛坑、汤头、大名、雷锋、程楠等乡镇;海拔500-800米的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6.43%,约1553400亩;海拔217-500m的山地丘陵、盆地、河谷阶地仅占总面积的14.3%,主要分布在雷锋、浔中、三班等乡镇。境内河流以脉状分布在戴云山周围,属闽江水系和晋江水系。全县溪流总长495.06公里(溪流宽度10米以上),河网密度0.222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深1000-1300毫米,总径流量22.95亿立方米。

境内有12条面积50平方公里、长度超过10公里的雨水集水区,如禅溪、永溪、大张溪、小尤溪等。其中,禅溪和雍溪的雨水收集面积最大,河流最长,流量最大。市区内的河流有穿过中心城区的禅溪及其支流定西、英溪。

徐希:位于大樟溪上游,全长101 km,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戴云山南坡,从县城东南部到水口乡虎坂村一带的涌浪口,与县城北部一带的另一条主要河流——涌浪溪汇合,经永泰、闽侯流入闽江。流域面积958平方公里,平均河比降为6.5‰,年平均径流量1,654.38+0.72亿立方米。它是德化县县城的主要水源。

定西:发源于格德乡雪山下,经富阳、姬友、英山、丁谦、定西村至县政府,流入徐希,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河流长度13.4km,平均河床比降31.88%。

英溪:发源于浔中镇格仔金鸡山脚下,流经仙境、韩龙、浔中村,流入未夕,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河长8.6公里,平均河床比降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