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德国是如何用电影反思历史的?
从普遍接受反战反法西斯教育,到毫不掩饰地提及希特勒法西斯对犹太人和其他民族的伤害,各种悼念遇难者的活动,以及当地反法西斯组织的大力宣传,德国堪称从二战中觉醒最彻底最深入的国家。事实上,希特勒法西斯暴政对德国异见人士的迫害不容忽视。
当时大批德国青年被洗脑,送往对外扩张的前线,充当法西斯扩张势力的工具和炮灰。纳粹控制当地意识形态、镇压恐怖、成批“消灭”智障儿童、精神病人等弱势群体的残暴政策,比对待其他民族还要恶劣。
所以二战时期德国也有一大批热爱自由、反对法西斯的人。有的秘密成立地下抵抗组织,在大后方反复打击纳粹。这样的秘密抵抗组织从1933逐渐增多。
比如慕尼黑大学学生组织的“白玫瑰”就是著名的抵抗组织。2005年,这位德国导演将这个抵抗组织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并将其命名为《希望与反抗-迪·莱茨滕舞台》(2005)。
更有甚者,还有识破希特勒暴政本质的军官进行的秘密暗杀。据统计,针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多达15次,最著名的是施陶芬贝格发动的“瓦尔基里”行动。去年,汤姆亲自上阵,在荧幕上再次演绎了这一传奇事件。
极权主义曾经把德意志民族拖入最黑暗的深渊,大众狂热主义曾经摧毁了德意志民族热爱自由的精神。二战后,新生的德国人在父辈犯下的罪恶面前一度迷失。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德国电影与其他国家相比,对二战和极权制度题材的反思偏好显得尤为突出。
德国最后三部曲《帝国的覆灭》之一的《Untergang,Der》(2004),是根据希特勒的秘书劳德尔?荣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一刻》和历史著作《希特勒的末日》改编,影片像纪录片一样客观冷静地呈现了纳粹帝国的最后时刻。
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是没有刻画希特勒和纳粹军官,而是尽力去触及和分析最深层的问题:民族狂热是如何形成的?极权制度是如何煽动人们去人性化的?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2004),第二首终曲,深入纳粹军校,重点讲述纳粹如何将一群青少年变成丧失人性的种族主义者。
影片通过两个少年最终被死亡解放的悲剧和另一个少年理想的幻灭,控诉纳粹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最后的第三首歌――《希望与抵抗》直接表现了慕尼黑地下组织“白玫瑰”的两个党派反对纳粹的事迹。影片中大部分场景直接展现了女主角被捕后与纳粹法官激烈辩驳的过程。
朱莉娅。尤利娅·延奇饰演的女主人公索菲亚,在危机时刻对自由信仰的执着和无所畏惧,着实让人感受到一个黑暗时代自由斗士的铮铮铁骨。
面对纳粹偏执的种族主义言论,索菲亚异常冷静,一一反驳。纳粹种族主义站不住脚的言论在正义和良知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后,她说了一句让纳粹心颤的话: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站在我们站的地方。
就像主角在最后被处决前高喊“自由万岁”一样,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纯粹的自由颂歌。
去年的《刺杀希特勒》瓦尔基里(2008)抄袭了著名的暗杀,商业制作团队把英雄式的暗杀拍得像白开水一样无味。
毕竟纳粹没有触动老美的神经,德国人反思极权主义和纳粹主义是一件事。
无论如何,这些展现反抗纳粹独裁正面事例的电影,说明了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屈服于纳粹,正义和良知从未在这片土地上消失。
去年,两部涉及政治题材的电影——《读者》(2008)和《潮水》(2008)也是德国二战创伤最典型的例子。
《读者》主要聚焦于战后新一代德国人面对父辈所犯下的罪恶时的矛盾心态。他们一出生就要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这是战后新一代德国人的集体命运。
影片通过主角迈克的视角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心爱的人曾经是杀人不眨眼的纳粹?为什么我的父亲会做出如此没有人性的举动?迈克想理解安娜,同时谴责她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
但这两者是矛盾的,不能统一。Wave用课堂教学一步步还原极权主义的兴起、发展和失控过程。
警示人们,即使在这个大家都认为纳粹已经成为过去的现代文明社会,极权主义依然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另一张面孔复活。
二战德国法西斯战败,领土被协约国划分为苏、美、英、法四个地区。
美、英、法占领区联合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仅苏联占领区就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自此,战败后的德国一分为二,分割线是一条贯穿柏林数千公里的人为分界线。
随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气氛的日益紧张,东德政府于1961在东西德分界线上筑起了一道墙,防止东德技术人员逃往西德。
导致柏林两端的市民无法自由往来,导致德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分裂之痛。当时,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做了一次著名的演讲。
他反驳柏林墙的不人道:“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也不是完美的。但是,我们(民主国家)从来没有筑起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防止他们分离。我们的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个人被奴役,就没有人是自由的。”
一堵柏林墙曾经隔开了两边的血亲,但向往自由的德国人民从未放弃攀登这堵墙。每年都有大量东德人冒着被边防警察打死的危险,越过柏林墙,逃往西德。
如《逃离柏林》隧道(2001)所示,有直接开着车冲进柏林墙,逃向自由世界的成功例子。还有被边防警察实弹击中,横尸柏林墙下的悲剧。
总之,有多少悲喜剧是从一堵柏林墙演变而来的。后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东德并入西德,德国终于实现了统一。30年后,柏林墙成为德国现代史上最大的创伤之一。如今,柏林墙的残迹就像一道刺目的伤疤,提醒着德国人曾经的苦难。
德国电影与这段历史有很大关系。2001的一部电影《逃离柏林》讲述了柏林墙下的一次逃亡事件。
影片中,一群东德人奋斗了9个月,在柏林墙下挖了一条隧道,帮助他们的亲人逃离东德。
对这部电影最大的批评是,它把西德简化成了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把东德描述成了一个极权主义的牢笼,从而抹杀了电影中进一步讨论柏林墙问题的可能性。在这部影片中,一个离奇的逃亡故事在三个小时内被表现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许多线索有条不紊地贯穿其中。
然而,类似于《肖申克的救赎》的成功故事和英雄高大全的人物塑造,让这部旨在反思柏林墙历史的电影显得过于平凡。
但是,逃避的目的——自由——未能得到越来越深的分析。最终大团圆的结局消解了影片的真实性,让影片看起来像是一个冒险故事。
同样,聚焦东德极权制度的罪恶和对自由的向往,《列本德安德伦,达斯》(2006)更能打动人心。这得益于影片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对人物的成功塑造。影片表现了一个生活在极权体制中并为之工作的秘密警察的人性觉醒,以此来表达极权体制对人性的摧残,同时希望人性最终冲破极权的牢笼,走向光明的未来。
在秘密警察无处不在、国民生活被严密监视的中央集权社会,人们随时都有被逮捕和窃听的危险。各种丑陋的荒诞表演都是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上演的:丑陋的文化部长武断地利用他的权力抓住美丽的女演员。
影片中这令人作呕的一幕,暗喻了中央集权制度以各种冠冕为借口践踏人性。美丽的女演员在影片中一步步毁灭的过程,是美好的人性被暴政摧毁到灭绝的生动例证。最终,女演员难逃罪责,在路上被飞驰的汽车撞死,于是一朵美丽的花凋零了;
同样死去的还有导演和与世无争的知识分子。他选择了自杀,因为在那个黑白颠倒的时代,“自杀是最好的结果,因为他们无法忍受那样的生活。”
没有流血和热情,他们只能选择死亡,死亡是唯一的希望。导演通过这两个人物的不同死亡,表达了个人对极权暴政最痛苦的控诉。虽然这部电影与柏林墙没有直接关系,
但其内在精神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而且东德严重的政治氛围是促使柏林墙诞生的因素,也是促使大多数东德人越过柏林墙逃往西德的最直接因素。
据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说,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出现像影片中的维兹勒这样的觉醒的人。真实的历史比电影里要黑暗得多。
如果《窃听风暴》的质地像冰锥一样又冷又硬,那么再见了列宁!(2003)更是温柔无声。
这部电影聚焦于柏林墙倒塌后一个东德家庭的喜怒哀乐。对柏林墙的反思发人深省,既无情地揭露了东德极权制度下的意识形态控制,又不时流露出对旧时代的怀念。经历过的美好与残酷,伴随着每个个体的记忆,成为了时代的注脚;
被高度美化的西德并不尽如人意。两极不平等的社会一旦融合,无穷无尽的矛盾和麻烦就会随之而来。就业形势的恶化,物欲的入侵,价值观的挑战等等,都是柏林墙给德国人民带来的创伤后遗症。就像直升机升起的列宁雕像一样,
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走下历史舞台,一个时代无可奈何地结束了。有遗憾,有留恋,但最终还是要面对新的生活。亚历山大很高兴,他的母亲可以死在他亲手建立的旧世界里,她的骨灰将跟随她生活的时代在风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