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省的历史
清代属奉天将军管辖。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北建省,属奉天。民国十八年(1929),奉天改称辽宁省,继续管辖。
民国二十一年(1932),日军侵占东北,成为满洲国领土。1934 10年,满洲国将东北四省划分为14省,新增的安东省辖安东、凤城、赛马、宽甸等12县,并设在安东县,因此安东成为安东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1937 65438+2月,伪满洲国从安东县分离出来,设立安东市为安东首府。安东市、安东县隶属安东省,市区分为金堂、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和、旭日7个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准备接管东北,明确指定东北三省为九省,并于9月4日任命安东省主席。此时,中国* * *的军队早已进驻安东市,安东省民主政府于10月初成立。苏联军队撤出东北后,东北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国共军事冲突。民国三十五年(1946),10年十月下旬,国军攻克该省大部分地区,中共安东省政府撤省。165438+10月,政府人员进驻安东。同年17年2月17年4月3日,经过“临江四保”、“三下山”战役,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反攻。民国三十六年(1947)6月5日国军撤出安东,10年6月,中共省政府迁回安东。
4月21,1949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了第2003号令。15,重新调整东北省市行政区划体制,取消安东省建制,北部划归吉林省,南部与辽宁省合并组成辽东省,安东市随即成为辽东省省会。
解放战争时期,安东省位于中国东北东南部,东与朝鲜接壤,南与苏联控制的大连接壤,与山东解放区隔黄海相望。安沈铁路纵贯南北,连接沈阳、抚顺、本溪等大城市。省会安东,是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安东成为中国与国民党争夺的重点地区之一。“八五”恢复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0年初,萧华率领主力向安东市转移。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东北局的决定,成立了中共安东省工作委员会,以肖华为书记,刘、、、、为委员。省工委成立后,开始争夺安东。经过1多个月的努力,人民武装迅速壮大,特别是“三流”会战的胜利,使苏联红军认清了安东维护会的反动本质,改变了对中国* * *和东北人民自卫队的认识,影响加深,威望和地位进一步提高。于是,从6月5438+065438+10月1至3日,自卫队在苏联红军的协助下,先后没收了属于安东地区维护会的武装枪支,解散了安东省、市、县维护会,接管了原伪满洲国统治机构和原安东省公安局、监察院、法院、监狱。165438+10月3日,安东政府成立。此后,各市县的民主政府相继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