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民族大迁徙
安史之乱是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转折点,主要表现为中原汉人再次大规模南迁。史书上说“天下衣冠楚楚,避吴栋,永嘉南迁,不在此。”这一时期南移的汉人主要从华北平原和关中地区向淮南、江南、湖北、湖南、四川、福建等地迁移,最远的一个进入岭南地区。这一次,“一个半世纪以来遍布南方地区的北方人南迁,规模非常可观,分布区域远比永嘉以后广。”这次汉族人口大迁徙,直接导致了南北人口比例从6∶4到4∶6的逆转,长江流域从此取代黄河流域成为中国人口分布的中心。
隋唐时期,岭南和西南彝区一直居住着蛮族、辽族和黎族。这一时期进入川、黔、滇、两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人口比魏晋时期多,分布区域更广。比如南诏盛世,就是汉晋以后云南及周边地区大量吸收大陆汉人的高潮期。数十万大陆汉族先后定居洱海、滇池,对云南民族构成的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汉族人口的大量迁移,进一步打破了当地少数民族杂居的格局,中国南方民族杂居的局面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