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灭亡后,党项人都去了哪里?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11-13世纪西夏李元昊在中国西北(今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建立的政权。真名叫“大侠”。因地处西部,宋人称之为“西夏”。被成吉思汗灭后,十二帝后享国196。

然而西夏灭亡后,党项人去了哪里?为什么当今民族没有“党乡”?

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有的认为是汉化了;有人认为是被各个民族分割融化,甚至有人认为是西迁欧洲,但各种说法都没有有力的证据。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各种研究和考证,认为党项人最终可能会被其他民族融合。

西夏灭亡后,西夏故里的党项遗民仍然生活在原西夏的土地上。元朝在河西陇右招募了相当数量的党项兵。元代的“苏威军”和“舒针军”中,有专门由党项人组成的“唐舞军”。党项人在元朝是“色目人”和“二等公民”。

1976年,学者和考古学家在甘肃酒泉发现了一个“大元”,是汉人和回鹘人的混合体。国道也可以成为“鲁大华池”的世袭古迹。碑文完整记录了从唐舞家族到西夏灭亡至元末六代13人的一个世袭官衔,并得知西夏人在灭国后不再使用党项人的名字,而改用蒙古姓氏和名字。可见西夏故里的党项遗民是当时特定政治环境下的蒙古族。

由此,学者们认为,从元朝到现在,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应该是一个包括党项、回鹘、蒙古等世系的民族共同体。

另外还有一些被流放到外地的党项人,他们的结局也是一样的。他们都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和同化。

比如四川的“木雅人”,根据当地居民的语言特点,学者们认为他们可能是西夏亡国后南迁川康地区的西夏党项人后裔,后被藏族同化形成共同体。但学者研究发现,“木雅人”是保留“党项人”特征最多的民族,可能是因为党项人后裔占了很大比例,也可能是因为地狱极其封闭等因素。学者们认为“木雅人”是研究西夏最有价值的族群。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地区都有党项人的后裔,比如青海、安徽、河南、河北等等,只是因为相关的历史记载很少或者没有,所以党项人后裔的具体分布和党项文化的残余还需要专家学者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总之,西夏的党项人在西夏灭国后被各民族分解同化,以至于“党项”这个概念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大民族中已经没有这个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