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资在这个三岛通行证,如果你不能跨越它!
回顾2014,以智能投顾为代表的一系列平台和技术被视为颠覆性力量。当时市场认为这会改变人们的投资理财行为模式,会让理财顾问和线下财富管理机构失业。听着,事情已经变了。机器人不放弃,人放弃。李先生感叹。
第一道坎:缺乏信任被视为“推销”
“中国理论界没有普遍认可的资产配置模式。不同的平台会有不同的算法和模型,它的核心配置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很难说服别人‘我的模式是最好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据一些业内人士观察,目前国内进入智能投顾的企业主要有三类:一是创业公司;二是互金公司;三是最后入局的传统金融机构。
在智能投顾算法中,部分金融机构委托外部开发,导致部分金融机构采用同质化策略投资同一交易品种。随着智能投顾业务的发展,这种现象会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由于编程错误和数据利用率不足而关注智能算法模型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著名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2013 8月16 6月11: 05,上证综指突然大涨5.96%,50多只权重股全部触及涨停。当日市场异动的主要原因是光大证券自营账户的大量买入。经核查,光大证券自营策略交易系统存在设计缺陷,连锁触发后产生巨额订单。此事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成为中国股市20多年来最严重的交易失误。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有其特殊性。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差异较大,难点在于如何找到一系列适合本土市场的指标,如中国PMI、M1与M2的剪刀差、PPI、CPI等系列指标。在中国,很多数量级的东西更能影响经济周期,基于不同的变量,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智能理财从业者小刘告诉金瓶梅,国内互联网理财的发展总体上是对美国同行的模仿和本土化的过程。在美国,智能投资顾问主要为用户提供两方面的价值。一是降低管理成本,用机器代替昂贵的基金经理;二是节省税费。而在中国,大家默认应用智能理财向我“推销”产品,“缺乏信任的基础。”
在小刘看来,国内智能理财现在只是一个概念,参与者少,投入小。行业缺乏能够定义行业标准的领导者和产品,客户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关:产品,同质化严重。
一位业内专家直言,“智能投顾的生态系统还没有形成。首先,从理财产品类型来看,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智能投顾产品主要是股票等权益类产品,但在中国市场,智能投顾配置的相当一部分产品是固定收益和投资标的,风险最低,有回购条款;其次,市场对智能投顾的认知和需求没有被挖掘出来,获客成本高。”
据了解,以美国智能投资平台的典型代表Wealthfront为例,该平台选择的资产有十一大类:美股、海外股票、新兴市场股票、分红股票、美国国债、新兴市场债券、美国通胀指数证券、自然资源、房地产、公司债券、市政债券。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去中心化程度,降低风险;另一方面,拥有不同资产的特性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投资组合选择,满足更多风险偏好用户的需求。
相比之下,由于中国自身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资产端产品的有限性,不同配置理论配置的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另一位从业者小果看来,美国的智能理财产品体现了一种长期投资理念。国内用户投机性强,价值投资者稀缺。据他观察,美国的资产配置目标范围很广,但方法很简单,适合长期投资,不适合短期投资。在美国,3-5年是中期,65,438+00年以上被认为是长期投资者。在中国,3个月到一年被认为是长期的。这些差异使得这种模式在中国不可行。
三岛通:用户,获客成本高。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智能投资理财平台针对的是国内1-50万的中产阶级和财富管理用户。
从实际情况来看,高净值人群投资渠道广泛,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会被大型投行、高端私人财富工作室等机构很好地服务;低端用户的理财需求已经可以通过各种货币基金来满足。
在很多从业者看来,中产阶级有钱,但缺乏投资渠道,大部分钱还是配置在房地产上。然而,国内为这一阶层提供优质服务的金融机构还处于空白状态。所以,他们认为智能投顾产品大有可为。
有投资人做过这样的估算,智能投顾应用下载量基本在30万量级以内,用户粗略估算在65438+万以内,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获取用户的成本和难度。它的获取成本很高,所以它必须有更好的转化率和更高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
根据投资人的判断,智能投顾不会是高流量的应用,但只要客单价能维持在一定水平,就能稳步提升。如果人均投入50万,加上管理费加上仓库转让费,理论上可以管理5亿的资产,1000人可以保证旱涝保收。
对于智能投顾行业的未来前景,乐观情绪依然主导市场。
根据Casey Quirk报告,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将占全球净资产流量的近一半,中国有望在2019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管理市场。预计到2030年,中国资产管理规模将超过17万亿美元。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个人投资者数量的激增,包括零售客户和高净值个人。预计到2030年,来自个人投资者的资产管理规模将占半壁江山。
面对如此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财富管理市场,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智能投顾还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