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加坡的历史和人文

独立前

新加坡早期以马来人为主,其最早的文献记载源于公元13世纪的中国。

14世纪,明朝称新加坡为淡马锡。

1819 65438+10月29日,英国东印度公司员工斯坦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开始负责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最初受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1867年,新加坡升级为海峡殖民地,与槟榔屿、马六甲并列管辖,直属于英国统治。

2月1942、15日(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占新加波,改称“赵南岛”,行政上称为“赵南特别市”。其中“赵南”一词取自《昭和时期取得的南方土地》一文,还有《南方之光》、《裕仁在南洋的领土》等。9月1945,12日,日军宣布投降,英国收回对新加坡的管辖权,恢复国名为“新加坡”。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1963年,新加坡与当时的马来亚联邦州、沙捞越和北婆罗洲(今沙巴)一起建立了马来西亚联邦,从而彻底脱离了英国的统治。1965年8月9日,由于李光耀与当时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权力分配上的分歧,新加坡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被迫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建国后

进入1970年代后,新加坡国内的政治自由空间虽然逐渐受到压制,但还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是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1990年,李光耀宣布辞去总理时,新加坡已经成为地区乃至整个亚洲经济发展的典范。这个东南亚小国在其第二任总理吴作栋的领导下,成功度过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然而,当265438+20世纪初第三任总理李显龙接任时,新加坡再次面临如何面对本地区其他经济体崛起的新问题。

汉语称谓

过去,新加坡在独立初期一直使用“新加坡”作为其通用的中文名称。受汉语方言习惯的影响(包括闽南话、粤语话、客家话等。)由当地华侨带来,后期出现了很多派生的国名,如“邢家坡”、“邢家坡”、“茂”、“茂”,甚至“茂”。

国花的起源

1893年,居住在新加波的西班牙女园丁恩尼斯·金卓成功培育出一种兰花新品种。为了纪念她,新加坡植物园将其命名为“金卓万黛兰”,有出类拔萃之美、世代不朽之意。这朵美丽的淡紫色兰花有四片花瓣,象征着各民族和英语、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四大语系。花朵优雅精致,象征着新加坡人淳朴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甚至象征着新加坡人艰苦奋斗、勇敢拼搏的精神。

人类人口

根据新加坡政府2008年的统计,目前新加坡常住人口已达484万,其中384万为公民或永久居民(统称为“本地居民”)。当地居民中,华人占75.2%,马来人占13.6%,印度人(多为泰米尔人)占8.8%,欧亚混血人口及其他民族(包括)因此,新加坡不仅是除香港的旺角、澳门、摩纳哥之外,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也是除台湾省、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之外,世界上华人占多数的地区。

新加坡华人多来自中国大陆、福建、广东、海南,以福建人居多,其次是潮汕、广府、客家、海南。

郎。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国家,官方语言包括英语、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基于与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确规定马来语是“新加坡的国语”。但自独立以来,政府机构一直将英语作为不同民族间的主要通用语和教学语言,并将其定位为“第一语言”;此外,这里曾受英国殖民统治,其英语多以英式英语为基础。在这种多语环境的影响下,只有老一辈的新加坡华人会说一些马来语,而大多数年轻的新加坡人习惯说一种衍生的新加坡式英语,其中夹杂着许多外来语。

新加坡的普通话是另一种广泛使用的语言。超过70%的新加坡人会说普通话,普通话是新加坡部分华人中的主要谐音。然而,新加坡年轻一代广泛使用新加坡文。新加坡政府曾将2008年定为“汉语年”,不仅鼓励在新加坡的华人更多地使用汉语,也希望“汉语”能更广泛地用于商业和贸易交流场合。尽管如此,英语仍然是整个社会的强势语言,在新加坡的官方和工作领域说中文的机会并不多。新加坡学校的华文水平每况愈下,许多华裔新加坡人在离开学校后逐渐疏远了华文写作,甚至成为华文文盲。

自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新加坡政府主导的“讲华语运动”(类似于中国的“推广普通话”)以来,新加坡媒体对方言的使用受到限制,甚至被禁止,导致大多数年轻的新加坡华人无法有效使用汉语方言。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对电视和广播中的华语节目进行严格限制:比如从台湾省和香港引进的台语和粤语影视剧必须有中文配音才能播出或上映。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一致的简体汉字。但在1969到1979期间,他有过短暂的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详见新加坡汉字。民间随处可见繁简混合的汉字。

在新加坡的印度社区中,能说泰米尔语的不超过50%,其余的使用其他印度语言,其中一些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些福建方言。

宗教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移民社会,汇集了世界上多种宗教,包括:

佛教:新加坡最大的宗教。约占人口的32.5%,追随者基本都是华人。

伊斯兰教:马来或巴基斯坦血统的人基本上都是穆斯林,也有一些印度血统的穆斯林。目前,中国约有34.8万穆斯林,已建清真寺约80座,其中著名的有华提玛清真寺和苏丹清真寺。

新教和天主教:10岁以上的信徒36.4万人(占14.6%),教会266个。新加坡最早的教堂是希尔街的亚美尼亚教堂和圣安地列斯路的圣安地列斯教堂。

道教:占人口8.5%,信徒基本都是中国人。

印度教:信徒8万多人,基本都是印度裔。大约有22座寺庙。

据统计,近86%的新加坡人有宗教信仰。与上述几大宗教相比,其他宗教数量相对较少,总数只有1.1.00万。锡克教是在19世纪从印度传入的。新加坡有7座锡克教寺庙,如皇后街的中央锡克教寺庙,信徒主要是锡克教警察和保安。犹太教在新加坡有两个犹太教堂。新加坡的祆教没有寺庙。

新加坡宪法保障宗教自由,但仍禁止少数教派(如耶和华见证会)。该信徒被判反对服兵役。根据新加坡法律,公民必须服兵役,拒服兵役仍属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