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200字的关于隰县名胜古迹的作文。
小西方天堂
又名千佛寺。位于山西省隰县西北1公里凤凰山。三面环山,庵前临河,古木参天,碧水涓涓,凤凰山土崖如削,小西天立于山顶。它是根据风险建造的,形状美丽而奇妙。建于明朝崇祯七年(1634)。尼姑庵分为上下两院,下院有无量殿、左右两翼、正门;有两个门* * *,一个说没办法,一个说有特殊的日子。由此,你可以领略嵇城的风光。上殿四周是文殊殿和普贤殿,中间是大雄宝殿。大殿挂塑,五尊主佛坐于其中,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雕像大小不一,叠放亭台,造型生动,自成一体,是我国明末彩塑的杰作。
侯马金国遗址
汾河与侯马市河交汇处。它占地约33平方公里。
是春秋晚期晋国都城新田的旧址。古城已被摧毁,只留下宫殿基座的残迹。1956年,这里开始了大规模的勘探和发掘。发现了两组古城遗址,早期为白店古城遗址,晚期为王萍、牛村、沈泰、马庄、王乘等古城遗址。在牛村古城遗址的南部,有铸造青铜器皿、工具、武器和货币的遗址,也有制造陶器、石器和骨器的遗址。其中,铸铜遗址占地3000多平方米,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尤其是范涛。出版的《后马蒙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浍河南岸还有两座古墓:马尚和刘权。马尚13号墓出土的青铜鼎和大方壶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一对许鼎是研究东海之滨许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东施砖雕墓
在山西省侯马市西北郊的基本建设工地发现,1959和1969分别被移至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墓主董海、董明葬于昌七年(1196),大安二年(1210)。全部是仿木砖雕墓,平面呈方形。东海墓是中国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前后两间。结构复杂,比例恰当,砖磨缝,手法严谨。墓室内壁雕有羽花、八仙、戏曲故事、飞马、跑鹿、走狮等动物,光彩夺目,绚丽多姿,具有很高的建筑和雕塑艺术价值。东明墓北墙上有一个小戏台和生、终、清、丹、丑五个俑,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是我国早期戏剧表演艺术的再现,为研究宋金戏剧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广胜寺
位于山西省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是霍泉的发源地。庙区古柏苍翠,源头清澈,山川秀美。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47年),原名巨鹿社寺,唐代改名今。大历四年(769年)重修。元大德七年(1303),毁于地震,后重建。清除,清除和修复,现状。它分为两个寺庙和一个水寺。上思在霍山山顶,翠柏环绕,宝塔高耸,琉璃构件金碧辉煌。下寺位于山脚,随地势起伏而建,高低错落,层层叠叠。这是一组各式各样的寺庙建筑。水神庙位于司夏的西边,被一堵墙隔开。寺内主殿为王明英,其中元代戏剧壁画闻名中外。寺庙前的源头,碧波荡漾,风景秀丽。
广胜上寺
山西省洪洞县东北17公里霍山山顶。它由山门、洪飞塔、托米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观音殿、地藏殿、厢房和走廊组成。始建于汉代,历经多次兴废重建。它是明代重建的遗迹,其形状和结构仍有元代的风格。山门内是塔院,塔内矗立着洪飞塔,背后是五座阿弥陀佛殿,殿内建有六道大斜梁,减少了两道狭缝梁架,结构独特。寺内供奉阿弥陀佛、观音、西方三贤,手艺非常好。东墙和扇形墙上贴满壁画,内容为佛三世及诸菩萨。金代大藏经平水版原藏于此,后移至北京图书馆。大雄五殿,悬山风格。殿内有木雕神龛和佛像,或清丽,或饱满圆润,工艺精湛。有五个毗卢殿,是寺庙的形式。厅内两座山布满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的成功典范。大厅的装饰是明代小木作的杰作。寺内有毗卢、阿■、阿弥陀佛、受危菩萨、护法金刚三尊佛像,沿墙有35尊铁铸佛像。周边壁画,后墙的十二圆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