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城市形成的主要原因
汉代时,石家庄西部的太行山区一直是制造兵器、盔甲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故名“叶赫”。汉唐时期见证了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的复兴和繁荣,衡州和肇州的宗教文化也在中国宗教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赵州百林寺,相传始建于东汉,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庙。石家庄隋唐文化中最辉煌的历史成就是赵州安济桥,它被公认为世界大型开肩石拱桥的鼻祖,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已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隋唐时期,石家庄的文化名人有郑伟和李继孚。北宋时期,富弼、韩琦、欧阳修、沈括、苏轼等名臣先后在河北任职,都在正定(今正定)留下了足迹,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
金元时期石家庄建筑艺术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陉苍岩山福庆寺的桥梁建筑和寺庙。桥与殿融为一体,在千尺深溪之间的空中飞翔,像一道飞舞的彩虹。设计形式巧妙,建筑雄伟陡峭,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美学造诣。在艺术创作领域,有上京毗卢寺的著名壁画。这些壁画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壁画的传统技法,在构图、线描、色彩、人物造型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候自然科学的成果也很丰硕。著名数学家和学者叶莉奠定了中国初等代数的基础,标志着13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
20世纪初,平汉铁路(现在的京广铁路)和郑泰铁路(现在的石太铁路)相继修建,并在这里交汇。石家庄是随着铁路的修建逐渐发展起来的。1925,城原名石家庄(后改名石门)。
1947 165438+10月12石家庄解放,成为中国最早的大城市之一。当时全市人口654.38+0.9万,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约2000万元。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毛主席和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中国七届二中全会。1968河北省省会从保定迁到石家庄。
改革开放为石家庄提供了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机遇。石家庄以其环京津环渤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石家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形成了三横六纵两环十二放射线的城市路网格局。一是一批造型独特的现代化建筑和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石家庄市区,高楼林立,街道宽阔。“民心河”像一条玉带环绕着城市,沿河的20多个公园像鲜花一样装点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