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春熙路以前是什么样的?

春熙路是军阀杨森在1924修建的。成都的春熙路起初因杨森的“韦森将军”称号而得名“韦森路”,后来取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典故“人熙熙攘攘,若享太牢,如踏春台”而更名为春熙路。

春熙路的前身,原本是一条狭窄的小巷,与走马街相连,形成一条南北向的直线,与之交叉的东街是东门出、川东下的必经之路。东街是老成都最富有的一条街,这里有最大最豪华的丝绸店、珠宝店和皮货店。这条街也是重庆到川东的必经之路,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市中心有一个商业中心,也就是商务中心。从东门上来的商户,通过东大街去商业中心,经过中间九曲十八弯的羊肠小道。绕过羊肠小道,便是清代的省院。民国以后,衙门废弃,空地上随意搭建的店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