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人的毅力!林立人的四次创业经历
林立人在他99加1实业公司的办公室接受采访。他长得丑,甚至土气,衣着过于朴素,有点不修边幅。很难相信这是网络上知名的99加1公司老板。他告诉记者的不寻常的创业经历与他过于谦虚的举止很不相称。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惨淡的人物,经历了商场沉浮,大悲大喜,四次创业,三次惨败,依然在为心中的理想奋斗。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林莉出生在温州小渔村,与不久前去世的浙江著名商人王均瑶同村。记者在另一个场合引起了兴趣。林立人在温州商界小有名气的时候,王均瑶也借过匿名。对此,记者向林求证,林立人说,有什么奇怪的?我比他大三岁。在对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之后,林回忆起一个小花絮:上世纪80年代末,当林的编织袋生意红火的时候,也曾表示要追随林。当然,译林很了解王:聪明又有野心的不会为任何人工作。他只能是老板。后来,他们的生活就不一样了。王均瑶一开始是一个编织袋。91包机成名时,林立人因为一笔三角债,三百多万的货款无法收回。他彻底失败,空手来到深圳,白手起家。
记者两次与林立人对话,长达4个多小时,理清了他20多年来创造财富的酸甜苦辣。虽然林一再表示自己不是成功者,只能算是小有成就。但在创业的过程中,他特有的商人眼光和以败为胜的毅力和勇气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以下是记者与林立人的对话录音。
温州孩子做生意早。
我出生在温州的一个渔村,叫大渔村。我做生意的最初记忆来自我的渔民父亲。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用渔船从福建运桂圆和糖到温州卖,赚取差价。那时候是违法的,叫投机,只能偷偷摸摸的做。为此我父亲吃了很多苦,甚至有一次船上的货物被抢走却不敢报警。而每次运动来了,为了避免被批判的厄运,父亲也只能远远的离开。我童年对商业的记忆是:这是一件有风险、费力又非常吸引人的事情。
我最早的商业行为可以追溯到初中,那时候我十四岁,刚开始改革开放。最常见的就是挑鲜鱼去市场卖,有时候去鲜鱼少的山里卖。我们经常做的另一件事是收集蟹壳。当时国内有专门的公司接受这种东西,据说是用来做塑料的。我挑着担子,一村一村,挨家挨户收蟹壳,然后卖给国家赚差价,补贴家用。我基本上赚到了我所有的学费。在我高中毕业之前,我选择了做生意,我对此并不后悔,尽管后来我发现随着我的生意越做越大,知识对我越来越重要。
第一次来深圳是1985,当时刚满21岁。我们的文具,包括文件夹和文件袋,在深圳很受欢迎,但最受欢迎的是塑料做的广告卡。当时深圳很多地方都贴着五讲四美三爱,禁止随地吐痰等标语,都是我们的产品。我们利润不错,毛利能达到70%,但是因为深圳需求量不大,而且我们做的是全国市场,所以我没有在深圳生活。我不能在深圳生活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深圳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施工。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无法适应这种环境。
除了做文具,我还做了很多小物件,编织袋最赚钱。当时全国乡镇化肥厂如雨后春笋,塑料编织袋需求量很大。我逐渐成功了。在我二十四五岁的时候,我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全村,因为当我把大量的编织袋运到全国各地的时候,我也给村民带来了编织这种袋子的工作,给了他们赚钱的机会。温州的前店后厂模式现在家喻户晓。我是前面的店铺,向全国销售编织袋,我的乡亲是后面的工厂,源源不断的为我提供贷款。《温州日报》报道了我的事迹,我先后被授予浙江省优秀青年、温州市优秀青年代表、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这时候王均瑶来找我。当然,后来他自己做了编织袋,很成功。
失败跟在1989的大单后面。当时我们在河南签了一个654.38+0.2亿的大单,是在河南一家化肥公司的帮助下拿到的。这个化肥公司其实是一个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控股公司,下面还有很多化肥厂。因为这家公司的力量,我们拿到了它下面很多化肥厂的订单,条件是每个编织袋给化肥公司5分钱的回扣,而当时每个编织袋才654.38+。
我们提供了654.38+00万编织袋后,发现贷款收不回来了,只好停止供货,接下来就是漫长而屈辱的讨债过程。因为合同不是和化肥公司签的,而是和具体厂家签的,公司置身事外,厂家以各种理由拖欠货款。除了得到一点肥料,我们基本上一无所获。最困难的时候,我身无分文,向化肥厂要了1000元生活费,他们也不肯给。他们欠我110万,连1000块都不给我。一个和我一起讨债的大姐泪流满面。
1990是等待和绝望的一年,但我没有等到早就该到的货款,辛辛苦苦为我织了1000万编织袋的村民要付钱了。处理完债务,最后,我一贫如洗,两手空空,只好离开家乡,去了深圳。
成立了深圳第一家民营房产中介。
1991,摩托车把我拉到巴丁街2号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是夏天,巴丁街2号是我一个朋友的住处。我呆在那里,睡在地板上。
最痛苦的时候,我常常想起父亲曾经在一船货物被洗劫时说过的话:别人没有,你有!父亲冷漠的态度影响了我,我慢慢走出了失败的阴影。我打算东山再起。当然,我只能当老板。像我这种没学历没专业技能的人,除了当老板没人愿意干,也没人愿意干。
来深圳没多久,我找到了一条赚钱的路:做租房中介,收取佣金。深圳做这种中介的公司很多,当时很少。除了一家国有的深圳国际房地产咨询公司做这个业务,没有正规的中介公司。为了正常做生意,我在香港注册了一家立业(香港)房地产开发公司,因为当时在国内不可能注册这样的公司,所以在香港注册。虽然注册在香港,但公司实际业务是做深圳的租房中介,可以算是深圳第一家民营租房中介。
那时候深圳房租挺高的。100平米租金2800左右,租的人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需要一个住的地方和一间办公室。我们的生意异常火爆,公司十几个员工忙得不亦乐乎。很多时候,公司一天能做十几单,租房的客户都很开心,也很感激我们。我不需要本金,几乎是从土地上收钱,提成是以一个月的租金为单位。
到1992年春天,我已经积累了10多万元。我觉得做租赁代理不是长久之计。另外,做中介的人多了,我开始炒烂尾楼。那时候炒楼花比较赚钱。一般一套烂尾楼可以赚5000-1万元。我推测过罗湖很多小区,最多的一个是东乐花园。当时一口气弄了近30套。一年后,我的资产达到了60到70万。
当时脑子里又产生了一个想法:我准备在宝安找块地,建个小区。名字叫深圳温州社区,专门卖给温州人的。当时深圳有个政策,在深圳以外买了房就可以拿到深圳户口,应该对温州人有吸引力。为了测试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我回到温州,在《温州日报》上登了一则广告。没想到,前来登记买房的人络绎不绝,有的甚至还交了定金。当我拒绝押金时,他们说,我不是你的亲戚或朋友。等你的房子卖的好了,你就找借口不卖给我们了。但是后来我的想法并没有完全实现,因为深圳户口买房政策取消了。
熟悉中国经济发展的人都知道,1993年6月以前,全国各地都在埋头苦干,到处盖房子。好像只要盖了房子,钱就来了。得知深圳买房换户口政策取消后,我们在惠阳找了一块地。那时候,大亚湾正在开发。有一句广告语:你错过了深圳,你还想错过大亚湾吗?。惠阳县一家房地产厂公司看了很多买房的信息,很看好我们。很多实力比我们大很多的房地产公司都不理,执意要和我们合作。他们离开土地,我们盖房子,利润分成37%。
我们今天计划在惠阳市政府斜对面建一栋26层的楼,叫温州大厦,现在还准备卖给温州人。没想到,我们刚打好基础。6月,中央政府开始宏观调控。到了9月份,钱紧了,给我们盖房子的建筑公司本来是有资金的。这个时候,我们一分钱也借不到。我们温州大厦最终成了烂尾楼。
虽然我失去了所有的钱,但我仍然不放弃。我估计温州的情况很快就会在惠阳重演,于是我就借钱从外地运了100多辆三轮车来惠阳办牌照。谁知道,车还没落地就被没收了。
当时我在深圳,接到通知要拿6.5438+万元赎回这些三轮车。我的愤怒无以复加:车没着地。如果没有,你可以让我拉回来。为什么要没收车找我要65438+万元?这最后一击真的让我崩溃了。至今想起来,心都在滴血。人生中的打击没有这次大。当时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做点生意这么难?(记者注:记者注意到,林立人讲到这一段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久久说不出话来。)
一台BP机包含多少财富,对我来说是没有希望的。
1994,我什么都没完成。到了1995,我连1000都拿不出来,人生不确定,只好想办法谋生。尽管如此,当我在报纸上看到深圳正在招募志愿者时,我报了名。到目前为止,我在深圳做了10年的志愿服务,并于2002年荣获深圳五星志愿者(志愿者编号:0965)。我发现做志愿者可以让我安心,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偿。就我个人情况来说,太需要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在深圳义工联盟学到的人生真谛。
华联大厦对面通建大厦的通讯市场今天很大,波及到附近几栋楼。1995年,我在这里的一个柜台买了一个传呼机,很便宜。然后,我试着在街上贴了一个小广告:传呼机转让。没想到不到1小时就有人来买了,我赚了几十块。这次尝试之后,我花了200块钱,在报纸上登了一个分类广告。前前后后接到300多个要寻呼机的电话,又去通建大厦柜台拿货,于是做起了寻呼机的小生意。因为经常向同一个专柜要货,所以能拿到比普通买家更便宜的货。慢慢地,我和这个柜台的主人赵女士成了朋友。
很快,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传呼机越便宜,需求量越大,这种便宜的传呼机一般是两个手机换一个。我琢磨了一下,要想发财,必须找到二手机的来源,同时必须找到懂换频的技术人员。幸运的是,我认识了一个专门在日本买二手传呼机的台商。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几个知道如何改变频率的工程师。有了这两个资源,我不再做零售,而是做批发。我从那个台商那里买了第二部手机,然后让那些工程师给我换频率。然后,我把改装过的传呼机批发给零售商。我的朋友赵女士是我的供应商,我给她供货。
改变传呼机的频率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机会。那时候一个不用换频的二手传呼机,只要20块钱就能买到。换频后可以在国内使用,每个寻呼机价格涨了十倍。以卡片机为例。这台机器很像一张卡片。它很薄,外观也很漂亮。它卖得很好。我们进货,每20元变频后卖给供应商,每300元赚15倍毛利。就这样,很多零售商还在追着我要货。因为我货源充足,可以持续供应。到1998年,我的事业达到了一个顶峰,至少我是一个千万富翁。
虽然业务进行得很顺利,但我还是清楚地意识到,寻呼机无疑是一个夕阳产业,被手机取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必须找到另一个投资方向。另一方面,随着资产的膨胀,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不够,必须想办法充值。1998下半年,我来到北大,开始上经管类的课程,正式读1999的EMBA。这时寻呼机生意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薄。到2000年,我放弃了这个行业。
在北大读书期间,我做了两笔大的投资。一个是在教育行业。当时有一种呼声很高,认为教育行业潜力无限。我尝试和北大、清华、牛津商学院合作做企业营销管理培训,另一个是在阳江投资一个飞机驾驶培训学校。当时,有各种猜测认为,该国可能会向私人飞机开放天空。飞机驾驶培训诱人的前景让我做了这笔投资。两次投资都不够成功,我赔了一些钱。
但真正让我心痛的是b股市场。2006年2月1日b股市场向境内投资者开放。几个无限涨停后,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大举投资b股。今天回想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你千万不要做一个不熟悉的行业。不管别人做得多好,多赚钱,你做了,可能就亏了。做b股之前对股市一无所知。
当我进入b股市场时,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涨得很高。而且由于b股市场突然开放,港币很受欢迎。我用1换成了1.2的港币,这本身就是亏损。尽管如此,我买的股票一开始是赚钱的,但我不切实际地希望它继续上涨。但是6月份b股突然暴跌,我没有及时抛出,所有股票都被套牢了。这个时候如果我及时割肉出局,我还是没什么损失的。像大多数股票盲一样,当股票上涨时,我预计它会再次上涨,当股票下跌时,我预计它会迅速反转。然而,逆转始终没有到来。三年多的熊市让我越陷越深,资产缩水三分之二。
留在商界的最好方法是创业。
三次惨败,我历尽沧桑。痛定思痛后,我发现自己以前的成功在于大胆尝试,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商机,能够比别人先一步抓住机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投机性,而我的失败往往在于对宏观经济形态把握不准,方向感不强,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有点浮躁和冲动,没有巩固和发扬已经取得的成绩。
我决心踏踏实实的静下心来做事,摒弃过去那种靠一两次机会快速致富的心理,踏踏实实的练好基本功,一点一滴的积累。
2002年初,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把剩下的钱投资到了西乡一家叫伟博的数码相机厂。这次投资比较成功,我的本金全部收回,权益也有所增加。今年下半年,依托这家数码相机厂,我们公司开始经营99加1品牌数码相机。考虑到我们自身的资金实力,产品定位以及数码相机的特定市场环境,我们在营销上没有做那种大投入,也没有做什么加盟连锁,而是专注于电商。
我们有99+1网站,在阿里巴巴、淘宝、拍拍、易趣都有网店。我们18品种的数码相机,防水相机,摄像头都是针对中低端客户的,价格低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产品在中国有一定的销量,但主要用于出口。比如我们为微软生产的礼品数码相机,我们为德国沃尔玛供应的99+1数码相机,都是用于出口的。我们的业务主要以B2B为主,占80%,B2C只占20%。
我对公司的电子商务非常有信心,因为我不期望不切实际的一次性。我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我更愿意脚踏实地做我的诚信品牌,因为做电商首先要做的就是诚信。没有诚信,没人能和你在网上做生意。幸运的是,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12年,阿里巴巴网上诚信排名第一,网友都称我们林立人,网上交易诚信第一人。
我的目标是:做最好的网商,依靠我们的诚信在网上做销售。因为数码相机利润下降了,而我们做的是低端产品,只能以量取胜。另外,电商的低成本也保证了我们的利润。当然,公司新转型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我正和几个在深圳做生意的温州朋友一起谋求大动作。相信此举成功后,我们公司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也是中国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二十年。我用自己的经历见证了这二十年的历史。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现在还处于创业阶段。失败并不可怕。我这个年纪在温州做生意的谁没被骗过?你被抢劫了吗?谁不是身无分文,多年不敢回家?谁没睡过地板,甚至没睡过大街?重要的是不要被失败打败。只有那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得更加沮丧的人,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中国有句古话,创业难,守业更难。在科技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没有生意,只有生意。最好的生意就是不断创业。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99加1公司接到一个美国客户的电话,4400台99加1数码相机的50%预付款已经打到99加1公司的账户上。同时,还通知林先生3月3日去海外参加诚信网商活动。林立人笑着说:你是我的福星,好事连连。